中国元素与西方形式的建构者——王澍
中国元素与西方形式的建构者——王澍                                         福州大学建筑学院  121520001  陈锦椿
                                                              指导老师  朱永春
摘要:在王澍的建筑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很巧妙地将中国传统古典元素与西方现代形式连接起来,从而创造出了自己很鲜明独特的风格。本文将通过王澍的几个作品来阐述他的设计思想。
关键词:王澍,传统,现代,中国,西方
Abstract: In  Wang  Shus  design  works,  We  can  find  that  he  skillfully  combin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elements  with  modern  western  forms.  And  created  his  own  distinctive  style. This  article  through  several  his  design  works  to  illustrate  his  design  ideas.
Key  words:  Wang  Shu,  Tradition,  Modern,  China,  Western   
引言
王澍获得了2012年普利茨克奖,作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首位有中国本土的建筑师挤入这个最高殿堂。以前有美籍华人贝聿铭获得了这个荣誉,而作为在中国土生土长的王澍,自小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这更给中国本土的建筑师带来更振奋人心的憧憬。
王澍的获奖对于处在急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建筑界更有一种特别的意味:大还是小?快还是慢?拆还是保?老还是新?传承还是发展?……评委会认为,王澍的作品超越了这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将会对中国以及世界建筑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启示那些忙碌的职业建筑师们,那些主宰建筑命运的领导和业主们,那些社会媒体和大众们都能静下片刻,认真思考建筑对我们的人居环境,对我们的文化发展所应具有的重要意义。
(一)中西方建筑文化传统的差异与了解
王澍说过,把中国建筑的文化传统想象成和西方建筑文化传统完全不同的东西肯定是一种误解,在他看来,它们之间只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却可能是决定性的。尽管用“西方”,“中国”这样的概念进行比较有把问题简单化的危险,但在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上,确实有一些重要的不同。在西方,建筑一直享有面对自然的独立地位,但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建筑在山水自然中只是一种不可忽略的次要之物,换句话说,在中国文化里,自然
曾经远比建筑重要,建筑更像是一种人造的自然物。人们不断地像自然学习,使人的生活回复到某种非常接近自然的状态,一直是中国的人文理想,就就是王澍眼里所谓的“自然之道”。这就决定了中国建筑在每一处自然地形中总是喜爱选择一种谦卑的姿态,整个建造体系关心的不是人间社会固定的永恒,而是追随自然的演变。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中国建筑一向自觉地选择自然材料,建造方式力图尽可能少破坏自然。而在我特别喜爱的中国园林的建造中,这种思想发展到一种和自然之物心灵唱和的更复杂,更精致的哲学状态。园林不仅是对自然的模仿,更是人们以建筑的方式,通过对自然法则的学习,经过内心智性和诗意的转化,主动与自然积极对话的半人工半自然之物,在中国的园林里,城市,建筑,自然和诗歌,绘画形成了一种不可分离,难以分类并密集混合的综合状态。而在西方建筑文化传统里,自然和建筑总是以简明的方式区别开来,自然让人喜爱,但也总是意味着危险。费恩在接受一次访谈时也谈到:挪威人喜爱自然的方式是直接而简单的,在挪威的文化中,不存在面对自然的一种哲学。
(二)中国元素与西方形式的建构者——王澍中国有几个诺贝尔奖
王澍能够引起如此多的轰动性的,激烈的争辩,这本身就代表着成功。而他也确实值得我
们去研究他的作品及其他的思想。从他的作品上看,处处能够体会到“重建一种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的主张。王澍认为,之所以要探索一种中国本土的当代建筑,是因为他不相信单一世界的存在,事实上,面对中国建筑传统全面崩溃的现实,王澍关注的是中国正在失去自己关于生活价值的自主判断。所以,他一直坚持着重建那个充满自然山水诗意的生活世界。至于借鉴西方建筑,那是不可避免的,今天中国所有的建筑建造体系已经完全是西方方式。所面对的以城市化为核心的大量问题已经不是中国建筑传统可以自然消化的,例如,巨构建筑与高层建筑的抽象概念,与它实际存在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建筑现实去对话。其实去探索现代建筑中的中国元素,而通过西方建构形式表现出来的研究早在之前许多国内建筑大师就已有所涉猎,王澍所在的母校东南大学里的几个建筑师,如钟训正,孙钟阳,王文卿等他们的设计方向就是这个方面,只是王澍在传承几个老师的基础上,走的更远,并形成他自己独特的形式语言体系。建筑师今天都喜欢把“自然”挂在嘴上,但大多是抽象地谈,形式地谈,象征地谈,却几乎没有可以重新进入真实的自然事物的方式。就最基础的建造问题来说,我们不得不想办法把传统的材料运用与建造体系同现代技术相结合,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要提升传统工艺技术。这也是王澍在使用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体系的同时,大量使用手工艺技艺的原因。王澍说过,技艺掌握在工匠的
手中,是活的传统,是地方文化差异性的根基。如果不用,即使在形式上模仿传统,传统必死,而如果传统一旦死亡,我们就没有未来。〔1〕
下面我举王澍的几个作品来阐述他的作品中是如何将中国元素与西方形式创新地融合在一起:
1.宁波博物馆
在宁波博物馆方案上,王澍提出的概念源于宋代画家李唐的一幅画——“万壑松风图”,他想让人们能够感受到画里的意境,并不仅仅是从意念里想象,而是直接能从现场里体会的到。在以自然之道为约束的人文地理和以“山”,“水”为沉思对
图1—1
象的景观诗学为背景,是他的“重建一种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的典型主张。对“自然之道”的认识和体验,将重新成为设计与建造活动的出发点。博物馆从设计语言上看,重点表达了“介于自然和人类之间”的概念,平面是简洁的长方形集中式布置,但两层以上,建筑开裂,
微微倾斜,演变成抽象的山体。这种形体的变化使建筑整体呈微微向南滑动的态势,场地北部为一片水域,建筑因而具有刚从水中上岸的意向。而在建筑内部,两层以上为一高低起伏的公共活动平台,从建筑整体分裂出的五个单体,和而不同,围绕这个平台,又成传统城镇的格局和尺度。传统中国关于“山”,“水”与建筑关系的美学被有深度地重新转化了。
图2—2
图2—2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如果说,这种深度的诗意表达多少还是抽象的,博物馆在外墙材料上的探索就使抽象的诗意有了具体的物性和质感。外墙用“瓦爿墙”和“竹条模板混凝土”混合构成,使用“瓦爿墙”除了它能体现宁波地域的传统建造体系,质感和彩能完全融入自然,它的另一个意义在于对时间的保存,回收的旧砖瓦,承载着几十年甚至百年以上的时间,而工匠在砌筑时的即兴发挥,使它更加鲜活。“竹条模板混凝土”则是一种全新创造,“竹”和江南地域存在感的物
性关系,“竹”的弹性和对自然的敏感,都使原本僵硬的混凝土发生了艺术质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