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不分冷热的议论文
当网友纷纷疑惑于钟芳蓉“报考考古专业”的选择,质疑她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更热门更赚钱的专业时,一句“我觉得喜欢就够了呀”,既是这个有主见的女孩的心声,更是一股涤荡功利之心的清流。
文科热门专业网友为钟芳蓉感到惋惜,可能并非虚情假意,也没有什么不良用心,而是出于自身对于生活的真实感悟,认为钟芳蓉留守多年,其父母长期为了生活在外打工,一家人过得极不容易,既然高考成绩这么好,改善家庭经济条件应成为其挑选专业的首要目的。与其他热门专业相比,考古专业不仅要坐冷板凳,而且没“钱”途,因而为她感到惋惜。
这么多网友“真心为她好”,说明这一观点在社会上比较普遍,高中生轻文科重理科、高考后热门专业广受追捧等,都是这类观点的具体体现。其实,近年来部分专业由热迅速转冷是常见现象,正因如此,所以在报考专业时才不能盲目跟风,这也几乎成为专家每年都要提醒的一句话。即使从世俗的角度来看,追捧热门专业、看低考古等冷门专业,也是目光短浅之举。因为现在的选择可能会关涉到未来人生的发展方向、职业道路,所以更需要慎重,需要冷静,需要发自内心。原因很简单,只有你感兴趣、有爱好的专业领域,你才能更好地投入,
更好地付出。
兴趣是学好专业的原动力,从事自己所喜欢的工作能给人以莫大的成就感,并提高个人幸福指数。很多人一生都在从事自己不太喜欢的工作,虽然可以赚更多的钱,但过得并不十分幸福,时常会流露出些许遗憾。相比之下,如果个人爱好能与工作紧密结合,那么幸福感就会大幅提升。更何况冷门专业竞争不太激烈,再加上个人的兴趣浓厚,愿意积极进取,就比较容易在这项工作上取得成功。
我国成千上万的科研工作者都在坐冷板凳、下“笨功夫”,且很多人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比如“两弹一星”功臣,现在的大型飞机、航母、深海探测器、天眼、北斗系统的设计者,以及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战略科学家黄大年等科学家无不如此,假如他们当初带着世俗的观念来选择专业,认为搞中医、农业、地质等专业,或者整天坐在办公室画图纸,既难以出名又没“钱”途,就无法取得当前的巨大成就。
拥有梦想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也让人羡慕,钟芳蓉在众声嘈杂中能坚定地拒功利而就热爱,这本身就是值得肯定的事。专业选择是人生的大事,就应该以兴趣优先,不能人云亦云,完全被世俗牵着鼻子走,而是要像钟芳蓉这样,勇敢而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