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
作者:李瑞祥 邵红能
来源:《科学大众(中学)》2019年第08期
作者:李瑞祥 邵红能
来源:《科学大众(中学)》2019年第08期
我国的大运河(主要指“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被列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一大批水利专家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的伟大创造。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全长近3200千米,開凿至今已有
2500多年,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大运河展现出的,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勇气,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明,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历史悠久横跨南北
大运河跨越京、津、冀、鲁、苏、浙、豫、皖等六省二市,沟通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距离最长、持续发挥效益最久的人工运河。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此外,它不仅是一条运输线,更是一条文化带和遗产长廊。如今,京杭大运河作为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的主要渠道,通过疏浚整修、拓宽主航道,提高了大运河调水功能和航运保证率,这一千年古航道因南水北调工程重新焕发青春与生机。
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至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明、清两代京杭大运河成为南北水运干线。相对于长江、黄河等河流,运河人工开挖的特点决定了其首先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辩证地看,这关系中既蕴含着人定胜天的积极态度,也有相地而流、本乎时势的理性,是人类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这一永恒矛盾的权衡。当这两种思想共同反映在运河河道开挖、疏通、改变及维护的层
面上,就形成一种技术层面的文化,可以分为水运工程、引水工程、蓄水系统、整治系统、防灾系统等。其中,节制工程、穿越工程、跨江河工程、闸坝工程等专门性工程是工程技术的核心。这些完备且颇具技术含量的工程浓缩了历代官员、水利专家以及大量百姓的心血与智慧,使得中国古代的运河技术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什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