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检测内容:第一单元
得分________卷后分________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建立的是( A )
A.隋朝B.唐朝C.北宋D.明朝
2.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主要是肯定大运河( A )
A.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B.便利人们游玩江南
C.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D.加快了隋朝的灭亡
3.XXX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他所说的这种考试制度在我国正式诞生于( B )
A.XXX时期B.XXX时期
C.XXX时期D.XXX时期
4.XXX从隋亡中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训是( D )
A.必须重用贤臣,善于纳谏
B.必须保证农民有土地和生产时间
C.完善科举制度
D.认识到君与民的关系是舟与水的关系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什么
5.XXX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贞观年间出现“贞观之治”。有关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D )
A.XXX注意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务
B.XXX正视纳谏,善于用人,前进行政效率
C.轻徭薄赋,一定程度上保证农时
D.提拔XXX、XXX等一批有才干的人
6.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中,XXX作为我国汗青上唯独的女皇帝,引发了时人和后人更多的关注和争议。下列这些批评中,最准确的是( B )
A.严刑酷法,实行残暴统治
B.很有作为,推进了社会经济文明继续发展
C.奢侈腐化,心狠手辣
D.选贤任能,政治清明,创“开元盛世”
7.古代帝王的励精图治能促使盛世场面的形成。下列搭配精确的是( D )
A.文景之治——汉高祖B.光武中兴——汉武帝
C.贞观之治——武则天D.开元盛世——唐玄宗
8.改革与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下图是唐朝改进和创制的两种工具,它们是( A )
①曲辕犁②直辕犁③水排④筒车⑤翻车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⑤
9.唐朝时期长安城里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的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由此最能体现出唐朝时期( D )
A.统一国家发展B.民族大融合
C.民族政权林立D.繁荣与开放
10.XXX和XXX联姻的故事是我国千古佳话。从下图选项中,我们可知XXX远嫁之地是( B )
A.①B.②C.③D.④
11.XXX题写春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称颂被誉为“诗圣”的现实主义诗人( D )
A.XXXB.XXX
C.XXXD.XXX
12.中印两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下列史实能体现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是( C )
A.XXX东渡B.XXX出使西域
C.XXX西行D.丝绸之路
13.在一次鉴宝活动中,某持宝人持有《颜氏家庙碑》书法名篇,专家鉴定组介绍它的特点是“端庄劲美,雄浑敦厚”。如果鉴定结果该作品为真迹,其作者是( C )
A.XXXB.XXXC.XXXD.XXX
14.使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A )
A.安史之乱B.唐末农民大起义
C.XXX的暴政D.少数民族的内侵
15.(2018·四川泸州)分歧的汗青时期出现分歧的阶段特征。下列最能体现隋唐时期阶段特征的是( C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华与开放的社会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非选择题(第16题18分,第17题22分,共4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材料二:XXX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的情景时,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三:科第之设,草泽(普通百姓)望之起家,XXX(世家大族)望之继世。
——XXX《唐摭言》
(1)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哪一朝代?(3分)
隋朝。
(2)根据材料一,你认为在唐朝占主导地位的科举考试科目是什么?(3分)
进士科。
(3)材料二、三反映了科举制度的什么作用?你认为科举制对教育有什么影响?(7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