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职业暴露,标准预防知识
一、标准预防
(一)标准预防的概念: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有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二)标准预防的措施
1.洗手及手消毒。  2.戴手套  3.穿防护服、戴眼罩、戴口罩。
4.遵守操作规程。  5.正确处理污物及污染的医疗用物。
6.预防锐器伤。    7.正确处置医疗废物。
二、职业暴露
(一)职业暴露的概念:
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
况,称之谓职业暴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又分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
(二)医务人员被针刺伤后:
1.紧急处理办法: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冲洗(粘膜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然后用消毒液(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2.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交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备案。
3.被HBV或HCV阳性患者血液 、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在其后1-3月再检查,仍未阴性可给予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制度
1.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 、体液及被血液、 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被视为具有传染性而加以防护
2.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 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 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 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 、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4.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 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卫生知识
5.在进行侵袭性诊疗、 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 、缝合针 、刀片等锐器刺伤。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 防渗漏的利器盒中。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 、刀片等锐器。
6.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污
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75酒精或者0.5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7.上报科室和医院感染管理科,对暴露源的种类和级别进行确定和评估,实施相应的预防用药方案。
8.感染管理科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对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 、地点、 经过;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暴露源种类 、处理方法、 用药情况 、定期检测及随访情况进行登记。
三、手卫生
(一)洗手与手卫生消毒应遵循的原则
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衣手。
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二)医务人员洗手或手消毒指征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三)严格执行手卫生:
1. 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擦手。
2. 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或透析单元内可能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应戴手套,离开透析单元时,
应脱下手套。
3. 医务人员在进行以下操作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操作时应戴口罩和手套:深V插管 、V穿刺 、注射药物、 抽血 、处理血标本、 处理插管及通路部位 、处理伤口 、处理或者清洗透析机。
4. 在接触不同患者、 进入不同单元、 清洗不同机器时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擦手,并更换手套。
5. 以下情况应强调洗手或快速手消毒液擦手:脱去个人保护装备后;开始操作或者结束操作后;从同一患者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及伤口前后;接触患者血液、 体液 、分泌物 、伤口敷料后;触摸被污染的物品后。
(四)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1.制定并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和手卫生实施规范,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措施提供必要的条件。
2.开展手卫生工作的全员性培训。使所有医务人员加强无菌观念和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必要的手卫生知识,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3.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的指导,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4.在不同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手卫生应达到如下要求:Ⅰ类和Ⅱ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5cfucm2.Ⅲ类区域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应≤10cfucm2.Ⅳ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5 cfucm2。各区域工作人员的手,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5.手卫生设施配置:流动水洗手,洗手液、肥皂、快速手消毒剂和干手设备。用于洗手的肥皂或者皂液应当置于洁净的容器内定期清洁和消毒。对器容进行清洁消毒时,容器内剩余的皂液应弃去,禁止将皂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取液器中。使用固体肥皂时应当保持干燥。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和部门应配备非手接触样式的水龙头,洗手 干手 手消毒等设施应避免二次污染。
6.外科卫生设施配置除必须符合上述要求外,洗手池设置在手术间附近,大小适度,易于清洁,洗手池水龙头的数量应根据手术台数量设置,不应当少于手术间的数量,用于刷手
的海绵 毛刷等用具应当一用一灭菌或者一次性使用,洗手池应当每日清洁。
7.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触病人的黏膜 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 伤口敷料之后。
3.穿脱隔离衣服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⑸.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 体液污染之后。   
5.洗手的方法
⑴.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⑵.取适量的肥皂或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 手背、 手指和指缝 。
⑶.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应注意清洗双手所用的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②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④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⑤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8.医务人员应掌握正确的六步洗手法,彻底洗净双手。在频繁接触病人的诊疗过程中,当手无可见污染物的时候,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代替洗手;当接触病人或被感染性物质污染后,应当先用流动水冲净双手,然后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外科手术时,禁止佩戴假指甲 、戒指等饰物。
四、血透室医院感染的应急预案
  血液透析是安全易行、应用广泛的一种血液净化方式,依赖血透存活的患者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比以往有明显提高,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大多伴有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免疫功能低下、严重营养不良等症状,部分患者还需依靠重复输血维持生命,大大增加了患者
的感染机会。目前病毒性肝炎仍然是世界各国血液净化中心最重要的感染疾病,乙、丙、丁型肝炎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含有血液成分的分泌物或排泄物均可成为肝炎的传播媒介。
一、目的
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血透室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及危害,规范血透室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血透室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对医患者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医患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
二、制定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2003年)》《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2006年试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0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2003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2006年)》、卫生部关于修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2003年)》(2006年)的通知等。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在血透室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医患双方身心
健康等的经血液传播的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四、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血透室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质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血透室可能引发医院乙肝、丙肝等感染事件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在血透室发生了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及时上报院感办及院领导,采取应急措施,隔离。
3、依法规范,措施果断。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完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制度,对突发事件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4、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突发事件应急工作要充分尊
重和依靠科学,要重视开展防范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培训,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提供保障。
五、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
㈠日常监测
1.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新入科血液透析病人要进行九项监测,老病人每半年监测一次。血透室出现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散发病例时,及时向(24小时内)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
2.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科室确定责任人,每日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交接等情况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或院感兼职护士报告,并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