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历史文化景点相关内容
1、南京明城墙:整体包括明朝时期修筑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四重城墙,现多指保存完好的京城城墙。
2、甘熙故居:在中山南路升州路交界处,地处闹市,并且有一部分已经被商业开发,形成了南熙里文化餐饮中心,类似于1912的民国风情,不过更古老,是明清风格的,而且餐饮氛围也更加民族化。
3、江苏路民国建筑:在江苏路与西桥交界处,过去是国民党高官和西方各国使节的别墅区,有着强烈的民国风格和西方古典风格,现在已经被政府重新收购,加以整饰,用于总部经济以及旅游资源。
4、金陵刻经院::正在申报世遗资料,地处淮海路与延龄巷交界处,闹市中独显其古老与沉淀,周围的拆迁工作也将围绕它来进行。
延伸阅读
耳扩是什么文化
耳扩是一些追崇朋克的新人类喜欢的装扮。辅助耳洞扩大的工具,叫扩耳器。扎耳洞之后想继续扩张洞的面积,使得耳洞无法闭合,甚至更大,达到夸张的效果。以至于放入更大枚的耳饰。当然也要相对付出更大的痛苦。也有宗教认为扩耳洞是美丽的象征,但这种做法确实另类。
正山小种的起源
“正山小种”红茶一词在欧洲最早称wuyi bohea,其中wuyi是武夷的谐音;在欧洲(英国)它是中国茶的象征,后因贸易繁荣,当地人为区别其它假冒的小种红茶(人工小种或烟小种)扰乱市场,故取名为“正山小种”,“正山”指的是桐木及与桐木周边相同海拔、相同地域、用相同一种传统工艺制作、品质相同、独具桂圆汤味的红茶,统称“正山小种”,“正山”既指正确正宗的意义。
正山小种的分布
正山小种的原产地初步界定范围为东经117°38"6′~117°44"30′北纬27°41"35′′~27°49"00′′。方圆565平方公里,东至麻粟,西至挂墩,南至皮坑,古王坑,北至桐木关。产地仍以桐木
南京历史文化关为中心,另崇安、建阳、光泽三县交界处的高地茶园亦有生产。产地仍以桐木关为中心,另崇安、建阳、光泽三县交界处的高地茶园均有生产。
正山小种的特性
真正的桐木红茶外形条索肥实,泽乌润,泡水后汤红浓,香气高长带松烟香,滋味醇厚,带有桂圆汤味,加入牛奶茶香味不减,形成糖浆状奶茶,液更为绚丽。其成品茶外形紧结匀整,泽铁青带褐,较油润,有天然花香,香不强烈,细而含蓄,味醇厚甘爽,喉韵明显,汤橙黄清明
正山小种的功效
在红茶中的和芳香物质联合作用下,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提高肾小球过滤率,扩张肾微血管,并抑制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于是促成尿量增加。如此有利于排除体内的乳酸、尿酸(与痛风有关)、过多的盐分(与高血压有关)、有害物等,以及缓和心脏病或肾炎造成的水肿。
驰名中外的金华火腿文化
金华火腿是浙江金华汉族特风味食品,是金华市最负盛名的汉族传统名产。相传起源于北宋,迄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北宋名将宗泽战胜而还,乡亲争送猪腿让其带回开封慰劳将士,因路途遥远,便撒盐腌制以便携带。
腌制而成的猪腿红似火,称为火腿。清时被列为贡品。金华出产的“两头乌”猪,后腿肥大、肉嫩,经过上盐、整形、翻腿、洗晒、风干等程序,数月乃成。据传南宋抗金名将宗泽是火腿业的祖师爷;有的传说讲他把家乡猪肉经过腌制带至皇宫,进献给皇上,皇帝见到剖开的腿肉红似火,即把它命名为金华“火腿”。
金华火腿,据考证金华民间腌制火腿,始于唐代。唐开元年间(713-742)陈藏器撰写的《本草拾遗》载:“火腿,产金华者佳”。距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相传,宋代义乌籍抗金名将宗泽,曾把家乡“腌腿”献给朝廷,康王赵构见其肉鲜红似火,赞不绝口,赐名“火腿”,故又称“贡腿”。
因火腿集中产于金华一带,俗称“金华火腿”。后辈为了纪念宗泽,把他奉为火腿业的祖师爷。至本世纪30年代,义乌人在杭州开设“同顺昌腿行”和“太阳公火腿店”,堂前仍悬挂着宗泽画像,显示正宗,誉满杭城。
金华火腿是盐腌过后,再风干、发酵的猪腿,原产于浙江金华,宋朝被列为贡品。制金华火腿必用的猪种是“两头乌”,特点是皮薄及骨架细,脂肪丰富,味道甘香。金华火腿只取肥大、肉嫩的猪后腿,5至9公斤的猪腿是首选。经过腌渍、洗腿、风干、上架及发酵等工序,足足要一年时间,金华火腿才诞生。
浙江金华风味食品。相传起源于北宋,北宋抗金名将宗泽战胜而还,乡亲争送猪腿让其带回开封慰劳将士,因路途遥远,便撒盐腌制风干以便携带。腌制而成的猪腿红似火,称为火腿。清时亦被列为贡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