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古代官制
历史趋势:皇权逐渐加强相权日益削弱
1.秦朝
确立了皇帝制度,规定皇权至高无上。并建立三公九卿制度。即在中央设置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负责管理军事)、御史大夫(执掌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这就是三公。三公以下设诸卿,分掌具体政务
2.汉朝
内外朝制度是汉武帝创立的一种官僚政治制度。所谓内朝,即以皇帝左右的亲信和宾客为班底,对国家大事进行商议和决策的政治制度。与之对应的是外朝,即以丞相为首,由九卿和其他官员构成的行政官僚体制。
内外朝制度产生的背景
地方层面,即郡国并行制。汉朝在建立之初,为了巩固统治需要分封了一批异姓诸侯王,
这些独立于中央管辖之外的封国在刘邦吕后的严厉政策下被一一剪除并将领土和爵位改封给刘氏宗亲。然而战乱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改善,在景帝时,晁错的削藩政策引发了 「 ”吴楚七国之乱”,使得中央的统治一度变得摇摇欲坠。这种中央集权程度低造成的隐患时刻提醒着汉朝早期的每一位帝王。
中央层面,军权与相权的矛盾。在中央,汉朝基本沿袭了秦朝遗留下来的官僚制度和行政运行体系,所谓「 ”汉承秦制”,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汉朝沿用了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在这种固有体制下,丞相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包括官员任命、财政支出、行政决策在内的一系列关键政治事务,丞相都有决策权或建议权。 相比之下,皇帝的权力更多的体现在最后的拍板决定和大方向的把握上,对具体行政事务其实知之甚少。
二、内朝的人员构成内朝的人员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一是皇帝身边的近臣二是少府官员。三是皇帝的心腹大臣。
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势必要选择信得过的人充实到自己身边,形成特殊的决策集团。而这些人除了近臣以外,往往以外戚或宦官居多,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外戚专权或宦官专权
的局面,这种情况尤以东汉末年最甚。汉朝的内外朝制度影响深远。
3.隋唐
确立并发展了三省六部制。隋文帝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唐太宗时期进一步明确划分了三省的职权。三省是中央最高的政府机构: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重要的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六部是尚书省下设机构,包括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户部(主管户口、赋税等)、礼部(主管国家的礼仪制度)、兵部(主管军政)、刑部(主管刑法)、工部(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
4.北宋
在中央,分散宰相权力。在宰相之下设立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收入等,分割宰相的财政权。这样,把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便有皇帝总揽大权。在军事上,将中央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
宋初实行“二府三司制”,宰相职权被一分为三。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设"中书门下"
作为宰相办公机构。 宰相只保留行政权,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权力相互制衡。 将政务、财政、监察等权分开,而大权则系於皇帝手中。 故宋代实行"二府三司"之中央政制。 二府,以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 (政事堂、东府)和掌管军事的枢密院 (西府)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为当时最高国务机关 (中书门下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的长官即枢密使,地位略低于相)。 宰相:虽仍行三省,但中书、门下或尚书省长官,要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方为正宰相,而且只管行政事务。 "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六部仍直辖於尚书省。 枢密院:长官与副官分别为枢密使和枢密副使,而官职多为文人出任。
5.元朝
在中央,设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和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此外,另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6.明朝
在中央,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六部各设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设内阁。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沿袭了元朝的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长官为左右丞相,以掌管六部。但是朱元璋对丞相的权力是十分忌惮的,在全国局势稳定后,他便试图去削弱中书省的权力。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杀丞相胡惟庸,这件事牵甚广,对明朝政治有着巨大的影响。随后,朱元璋乘机也废除了中书省,丞相自然也被废除了。中书省被废除,原本归属于中书省管辖的六部就直辖于皇帝,皇帝的权力空前扩大了。
不过废除丞相,也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烦恼,尤其是政务繁多。因此设置大学士,但大学士很少能够参与决策,只是参谋顾问而已。
朱棣执政后,内阁制度正式产生了
明朝中期的内阁“无丞相之名,而有承相之实”。始终不是法定中央一级机构。
7.清朝
清朝初年,中央政权机构大体上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还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凡军国大事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皇权受到限制
康熙亲政以后,设南书房,参与机密,替皇帝草拟谕旨。从此,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削弱。康熙帝把中枢权力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相互牵制,最后集权到皇帝手中
为了加强皇权,雍正时期设立了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大臣充任军机大臣。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负责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直接听从皇帝指挥。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帝时期撤销。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秦朝历代皇帝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主要的中央行政制度是皇帝制度、宰相制度、秦汉时期确立的三公九卿制度和隋唐时期确立的三省六部制度。
1、皇帝制度(论述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
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并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封建时代历代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从秦始皇起,皇帝的特权从制度上进一步明确。明代,皇帝废除宰相制度,直接统管政府,并建立庞大的宦官机构和厂卫制度,实行专制特务统治,皇帝制度走向极端。明末清初,我国著名的思想家黄宗羲针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在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以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政体代替君主专制政体。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实行民主共和制度。1912年,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中华民国的建立,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寿终正寝。
2、宰相(丞相)制度的发展变革:
秦在中央设三公制,丞相为首,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西汉汉武帝改革官制,实行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
东汉光武帝扩大尚书台权力,形成“虽置王台,事归台阁”的局面;
隋唐设三省六部制,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体现皇权的加强;
北宋在宰相下增设参政知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军权,设三司使分割财权,把宰相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
元朝设中书省,置右、左丞相,行宰相职权,为最高行政机关;
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永乐朝设内阁,实行“票拟”;
清朝设军机处,丞相制残余荡然无存,这一巨变反映皇权已达到顶峰。
从变化之中看到,皇帝对相权的分割、削弱,一步步把各种大权集中到自己手中,从而有效地实行君主专制。
3、三公九卿制
(1)形成和演变:秦朝统一以后,为建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在确定皇权至高无上的基础上,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其中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他们都由皇帝任免,都必须绝对服从和执行皇帝的命令。汉承秦制,只是在某些官职的名称上有所变化,职权范围变化不大
(2)特点:中央行政工作的分工比过去更为清晰,职权也比较分明,但它只适应中央集权的初级行政管理模式,有待发展和完善
(3)影响:秦汉时期三公九卿制的确立和发展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对以后历代王朝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三省六部制
(1)形成和演变:三省六部制是在继承魏晋以来的中央行政制度的基础上创立的,唐朝对此加以发展和完善,宋、元、明、清等朝代沿袭此制度,只是在隋唐官制格局的基础上在形式上稍微有所变化
(2)特点:三省六部制是在继承和发展前代的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形成和完善的,体现了承上启下的特点;由于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各有职掌,却又相互牵制,这就使得相权被进一步削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大大加强了
(3)影响: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中央行政机构的建立,表明我国古代封建国家的官僚制度完全趋向于成熟;它有效的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政权更加巩固,并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繁荣,成为唐朝强盛的政治保障;三省六部制对后世影响巨大,唐朝以后的中央行政机构的格局一直没有发生重大的变化
5、论述中央行政制度-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的比较
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两项中央行政制度,三省六部制是对三公九卿制的发展与完善,但二者之间也存在众多的不同。
(1)确立和盛行的时代不同。三公九卿制确立于秦朝,盛行于汉朝;三省六部制确立与隋朝,盛行于唐朝;
(2)内部结构不同。三公九卿制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机构,其中行政、军事、监察融为一体,皇帝的家政国政混为一谈;三省六部制则是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机构,各部门之间的分工更加明确,彼此相互制约;
(3)丞相的组成和地位不同。三公九卿制下的丞相只有一个,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审议和行政大权,对皇权有较大威胁;三省六部制下,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彼此的分工使相权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提高了皇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