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何自命“祖龙”?秦始皇做了多少年皇帝
导语:大秦帝国“尚黑崇六”,命河曰“德水”,皆缘于秦始皇自命“祖龙”。 中国历代皇帝自命“真龙天子”,应该源自那位始皇帝赢政。 秦始皇当年
大秦帝国“尚黑崇六”,命河曰“德水”,皆缘于秦始皇自命“祖龙”。
中国历代皇帝自命“真龙天子”,应该源自那位始皇帝赢政。
秦朝历代皇帝秦始皇当年自命“祖龙”却是大有玄机所在,其意图则是为继承大统戴上一顶“君权神授”的帽子。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有载:战国时期齐人邹衍曾宣扬“五德终始说”,其核心思想即“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苦兹”。邹衍提出做天子者必须具备“五德”中的一德,当此德衰落时,便会有“五德”中的另一德取而代之。
“五德”源于远古先民的“五行”说,即金、木、水、火、土。在邹衍的这一学说中,周王朝被视为拥有“火德”,故按照“五行”相生相克、循环往复的推理,取代周王朝“火德”的应该是“水德”。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便如获至宝似地采用“五德终始说”,大肆宣扬秦取代周是“水德”代替“火德”,是“受命于天”。其用心无疑是为改朝换代寻一个“理论依据”,使之成为秦王朝统治百姓、巩固政权的思想工具。
但是,按照邹衍“符应苦兹”的说法,“五德”间的取代还应该有“符应”出现,而秦一统全国时却并不见特别的“符应”征兆。
于是便有御用文人顺着秦始皇的意愿,挖空心思地弄出一个“符应”:五百年前秦文公外出狩猎时,曾获得一条“黑龙”,“黑龙”代表阴柔,象征“水”,说明五百年前就已经出现“符应”——秦必然取代周。
秦始皇听后欣喜若狂,于是便信手拈来那条祖先捕获的“黑龙”,开始自命为“祖龙”,并根据“五德”说“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上黑,度以六为名,音上大吕,事统上法”(《史记·封禅书》)。
这些制度明显带有“黑龙”、“五德”的神秘彩,让百姓们对秦王朝产生一种神秘感。
在秦朝,代表那“黑龙”(祖龙)水德的黑与六之数,可以说是无孔不入,随处可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