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神秘的海底金字塔之谜
探秘神秘的海底金字塔之谜
探秘神秘的海底金字塔之谜 
探秘神秘的海底金字塔之谜(1)
这种说法听起来很玄,似乎不太可能。可是,一则出乎意料的新闻使人们大为吃惊。1977年4月7日,法新社发自墨西哥的一则电讯说,科学家们在百慕大三角区的海底,发现了一座比埃及胡夫金字塔还要大的金字塔。这真是一件奇闻异事。
一 百慕大海底金字塔
百慕大三角区海域,使无数的船只、飞机和人神秘地失踪,因而也引来了各种科学猜测。其中有一种假设性猜测认为:百慕大三角区海域深处,有一股极强的磁力,可以使船只飞机的罗盘失灵。有人补充说,考虑到此海域的南部就是失踪的玛雅文明的所在地,所以百慕大三角区海底下面一定掩埋着玛雅文明的某些神秘之物,说不定,玛雅文明时代的原子核废料的堆集场就在此海水下面。
这种说法听起来很玄,似乎不太可能。可是,一则出乎意料的新闻使人们大为吃惊。1977年4月7日,法新社发自墨西哥的一则电讯说,科学家们在百慕大三角区的海底,发现了一座比埃及胡夫金字塔还要大的金字塔。这真是一件奇事珍闻。
人们知道,埃及是以金字塔而着称于世的,而事实上,除了埃及之外,在今天的墨西哥、洪都拉斯、秘鲁等地,即古代玛雅人活动的地区,都先后发现有金字塔式的宏伟建筑。然而,玛雅的金字塔和埃及的金字塔略有不同,埃及的金字塔是尖顶的,而玛雅的金宇塔的顶端却是平的一块,相对而言,玛雅的金字塔大多比埃及的金字塔要小。
据称,百慕大三角区海底有一座巨大的金字塔是由一位美国海军上校发现的。尽管当时许多人,包括他本人在内,都不太相信这是真的,但是,声纳探测装置上清楚地显示出这座金字塔位于360米的海面之下。高度约为230米,每边长300 -米,在金字塔的四周是乎坦的海底,没有火山喷发过的痕迹,也没有海底山脉从中横过。
于是,有关方面便成立了一支探险队,到该地区从事进一步的探测,使用深水潜艇、水下闭路电视摄像机等先进设备,以期能够揭示海底金字塔的真相。
如果百慕大三角区之谜被解开的话,如果证明海底金字塔确实是人工之杰作的话,那么,科学史就将要作修改,甚至人类的历史也要改写。就目前来说.没有人相信,这座金字塔是在海水下面建造起来的。因为以现代科技能力来说,要在 360米以下的海底建造如此之大的金宇塔,乃是不可能的,况且它又何必修建在海底呢?人们宁愿相信这座金字塔原先是建造在地面上的。
而如今金字塔却在海底,想必一定是因为陆地下沉的缘故。科学家们相信其中之理,但不敢贸然接受这样的一个结论,因为仅在短短的数千年中.这块陆地怎么“沉人”得那么深?是因为这块陆地的下面是一块巨大的海底盆地?也就是说,这块原来被用来修建大金字塔的陆地不但沉人海中,而且沉得比原来的海底还要凹深一些。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关键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个位于海水下面360米的金字塔,会对海上的船只、天上的飞机的失踪产生影响,而且是每一次失踪事件发生后都为什么没有留下痕迹?这真是怪事!
探秘神秘的海底金字塔之谜(2)
二 日本琉球岛的水下金字塔
一座位于太平洋的水下金字塔,牵扯出人类历史上一段说不清的秘密 与那国岛位于日本琉球岛南端,距我国台湾东海岸不过百余公里。多年前,人们在附近海域发现一处水下石头遗迹,虽然有一些科学家坚持认为这是频繁地 
百慕大三角区
一座位于太平洋的“水下金字塔”,牵扯出人类历史上一段“说不清的秘密”
与那国岛位于日本琉球岛南端,距我国台湾东海岸不过百余公里。多年前,人们在附近海域发现一处水下石头遗迹,虽然有一些科学家坚持认为这是频繁地质运动造成的自然奇观,但也有不少证据证明,这与传说中的“MU文明”不无瓜葛。
“MU文明”由美国学者James Churchward提出,他认为史前太平洋全部区域,包括日本主岛、台湾等,都是整片相连的大陆,在这块土地上曾有过高度发达的“MU文明”,这个古文明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而淹没于大海之中,如古玛雅文明一般神秘消失,未被记载。
这处位于太平洋西端的“疑似遗迹”恰恰为此提供了证据:水下金字塔高约25米,最上方有类似城门、回廊、瞭望塔的建筑物。这里还有雕刻而成的人脸图像、类似动物的岩石,石墙上有些图案甚至可能是某种象形文字。
最重要的是,这处金字塔和远在太平洋东岸的玛雅文明的金字塔“长得很像”。如果能证明这两处相隔整个太平洋的金字塔确实存在关系,人类历史将会翻开新的篇章。
不过,这还不知道需要多少代人的深入研究。所幸,当地政府虽然拥有这处海底遗迹的所有权,但游客和研究人员可以自由潜入。即便我们暂时无法知晓她的来历,但可以先亲眼见识一下。
探秘神秘的海底金字塔之谜(3)
三 我国云南抚仙湖的水底金字塔
湖面面积216.6平方公里的抚仙湖,是除东北长白山天池外我国已知的第二大深水湖泊。其平均深度95.2米,最深处达158.9米,水质为可直接饮用的I类水。 1992年,随着一个被当地人称为水鬼的潜水爱好
湖面面积216.6平方公里的抚仙湖,是除东北长白山天池外我国已知的第二大深水湖泊。其平均深度95.2米,最深处达158.9米,水质为可直接饮用的I类水。
1992年,随着一个被当地人称为“水鬼”的潜水爱好者耿卫在抚仙湖潜水探险时的一个惊人发现,抚仙湖水下古遗迹进入人们的视野。2001年6月,首次抚仙湖水下考古探秘活动举行,参与专家各抒己见,水下遗迹的“身份”扑朔迷离,还有众多的谜团待解。
目前已经探明的水下古城遗迹面积已达2.4平方公里,规模不逊于上世纪70年代发现的澄江县城。这座古城究竟是什么样子?什么时间开始建城?它是史书记载的俞元古城,还是古滇国国都?它们是同一个城市吗?是什么原因使它在约1800年前沉入湖底?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生活、劳动方式是什么样子的?考古学家在抚仙湖周边地区发现了大量古代青铜器,这一地区与中华文明的发源有什么关系?对抚仙湖水下古城的探秘将有助于进一步揭开这些谜团。
抚仙湖水下古城发现者、抚仙湖水下考古协会会长耿卫此次公布了抚仙湖水下古遗迹建筑基本方位图,涉及的范围大概有1.2平方公里,共有12个主要建筑,分布错落有致。其中两个高大阶梯状建筑和一座圆形建筑最为重要。
一座高大的阶梯状建筑共分3层,基本走向为中国古代传统的南北走向,东高西低。由东向西共分3层,第一阶梯距离水面10-20米,第二阶梯距离水面20-30米,最低
的第三阶梯距离水面30-40米,而且台阶整齐对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