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x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英文名称:CHINESE PEDAGOGY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课程类型: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
课时数:54课时
教材:《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刘永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任务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它既注重理论建构又密切关注教学实践,具有理论上的综合性与实践上的应用性特征。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主要研究的是语文“教什么”和“怎样教”,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与一般课程与教学论之间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以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包括语文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历史,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践问题等,旨在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教学规律,指导语文教学实践。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语文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利用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指导语文教学实践。
通过名课研习、教病诊治、模拟教学、实习等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的语文学科的基本从教能力。
通过系统的语文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教学技能的训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教育事业,为祖国语文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贡献力量。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在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中应用最广泛,且其他各种方法在运用中常常要与讲授法结合。
专题讨论:倡导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就是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按照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范围、教学重点、围绕特定的主题来进行组织教学。激发学生进行深刻的思考,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到较深层次的知识。
案例研习:研究教学案例,既要研究成功的,也研究失败的,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学会运用理论的能力。
微格训练: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模拟教学实践活动。将学生划分为学习小组,从备课、上课再到评课,以小组的活动方式进行。加强学生的授课训练,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
四、教学内容与体系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
了解“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基本内容、学习任务和基本学习方法。掌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基本结构框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必修课,这门课是在教育学、心理学、汉语言文学以及其它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中小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内容和特点建立起来的,它是课程论与教学论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化。它主要揭示中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过程的特点和方法。本章主要介绍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任务、学习方法等,旨在让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以及学习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四个方面:
第一,了解“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基本性质。
第二,了解“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三,明确学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基本任务。
第四,了解学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语文课程的性质、功能与目标
【教学目标】
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功能、目标;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掌握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一、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虽然这一表述存在很大争议,但它已经从较深层次触及到了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工具性”与“人文性”既是相互对立,又是相互依存的,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从语言的性质来看,语言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语言所承载的思想、情感与语言的形式是一个统一体,两者不可分割,语言的内容总要通过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把语言形式的教学与语言内容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既要坚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要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对这一部分的理解是本章的难点。
二、语文课程的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新课标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要素,凸显了主体精神的回归。语言的学习就是伴随着人的精神经验的
丰富与成长。这里的情感强调的是学生内心体验与心灵世界的丰富感受,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还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求真的科学态度以及求美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强调的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在内心建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而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注意融进学生的情感体验,要注重学生的思维操作过程,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这一部分的理解,关系到师范生语文教育观念的形成,是本章的重点。
第三章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
【教学目标】
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和功能;认识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的关系;理解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所体现的基本精神;掌握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能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有效从事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一、认识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指导和规范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它总结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吸收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研究的新成果,在研究语文教育的现状与时代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构建新的语文教育体系,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
2011年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分为''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和“附录”四个部分。
“前言”包括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等内容。
“课程目标与内容”包括总体目标和内容,阶段目标和内容等内容。
“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开发与运用建议等内容。
“附录”包括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语法修辞知识要点,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义务教育语文常用字表。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结构大致相同。只是第二部分(目标)有较大区别,提出了必修课和选修课要达到的五个方面的要求。
三、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把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四大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四、把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二)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三)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五、掌握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
(一)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进行全面解读。
第四章阅读教学
第1讲阅读教学基本原理之一:顾及全篇,把握整体
【教学目标】
了解“顾及全篇,把握整体”的阅读教学原理的基本内涵;掌握“顾及全篇,把握整体”的基本策略与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一、“顾及全篇,把握整体”的基本内涵
“顾及全篇,把握整体”就是从整体出发培养学生阅读的综合能力。阅读的综合能力包括感知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要借助于引导学生对读物作整体的握。所以《义标》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二、“顾及全篇,把握整体”的基本策略与方法
第一,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关照;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必须重视整体性原则,要始终把课文看作一个整体网络,从解词、释义到课文分析,都要考虑整体性质对部分的制约关系。
第二,从整体出发注意抓点睛之笔;
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捕捉住文眼和诗眼,从整体出发挖掘其中的微言大义。
第三,不能肢解有机整体,不作断章取义的说教;
在整体关照的基础上循文入义,分析理解文本的内容和意义;在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意义的基础上因意悟文,品味文章的语言艺术。
第四,把分段作为认识整体的一种方式。
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学设计部分共有四项,前三项都强调语文教学设计的整体把握。我们研究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原则,为我们整体把握教学设计确实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只有这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