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学院本科第二专业招生简章
开设第二专业是学校推进学分制教学改革、落实“以学生成才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学生知识面,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决定,自2005级学生开始,实施第二专业(辅修)修读制度。
一、修读条件
1、在校全日制2005级本科生,每学期修读主修专业课程成绩全部合格,平均学分绩点达到2.0及以上,品行优良,学有余力者;
2、学生必须跨一级学科修读第二专业(辅修);
3、符合开设第二专业(辅修)学院的招生条件;
4、每个学生只能申请一个第二专业(辅修)。
二、报名时间及程序
1、报名时间:1月18日-19日。
2、申请修读的学生先向本人所在二级学院提出申请,经二级学院审核盖章后,到各第二专业(辅修)报名地点报名。
3、报名修读的学生经开设第二专业(辅修)学院审核同意,报教务处审批。教务处公布修读学生名单,申请修读的学生及时到计财处和开班学院办理缴费和报到手续后,方可听课。
三、修读方式
1、第二专业(辅修)课程一般采取单独编班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原则上安排在晚上、双休日或假期。如果修读人数少于20人(不含20人),不予开班。
2、第二专业(辅修)教学环节如果与主修专业教学环节相冲突,应首先保证主修专业的要求。
四、证书发放
1、学生只有在取得主修专业毕业资格的前提下,并完成第二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至少修满45学分),方可获得由学校颁发的第二专业毕业证书。
2、非师范类学生修读师范类专业,教师资格证需由学生另行考取。
3、对未能完成第二专业规定的全部课程,但已获得25学分以上(含25学分)的学生,或完成第二专业学习要求但未达主修专业毕业要求者,学校发放辅修证书。
4、对于根据自己兴趣选读第二专业的几门课程,考试合格,且所获学分在15至25学分之间者,学校发放第二专业课程成绩证明书。
五、学费
1、学费由开办第二专业(辅修)学院按课程学分数(每学分75元)核定,学生按学期到计财处缴费。逾期不缴,其所选课程作为自动退选处理。
2、中途因各种原因终止修读第二专业(辅修)的,学费一律不予退还。
本次共有13个本科专业面向全校2005级本科学生开设第二专业,具体见下表:
序号 | 专业名称 | 科类 | 计划 招生数 | 所在学院 | 备 注 |
1 | 汉语言文学 | 文学 | 60 | 人文学院 | |
2 | 历史学 | 历史学 | 30 | 人文学院 | |
3 | 思想政治教育 | 法学 | 30 | 人文学院 | |
4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 临海第二校区100;椒江校区100 | 经贸管理学院 | |
5 | 英语 | 文学 | 200 | 外国语学院 | |
6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学 | 60 |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 |
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60 |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 |
8 | 物理学 | 理学 | 60 |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
9 | 电子信息工程 | 工学 | 60 |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
10 | 生物科学 | 理学 | 60 | 生命科学学院 | 盲学生不宜报考 |
11 | 化学 | 理学 | 60 | 医药化工学院 | 盲、弱学生不宜报考 |
12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工学 | 60 | 医药化工学院 | 盲、弱学生不宜报考 |
13 | 小学教育 | 教育学 | 60 | 教育学院 | |
专业简介
汉语言文学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比较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相关的实践能力,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或从事新闻传播工作和文秘工作以及相关领域工作的应用复合型文科专业人才。
二、主要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 写作 文学概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 外国文学 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 语文教育学(师范必修) 秘书学(非师范必修)
三、报名地点:临海第二校区1号楼3楼人文学院办公室
联系人:傅光军
:5137052,661298。
历史学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素质高、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从事历史教育教学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
二、主要课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中国文化史 历史文选 西方文化史 中国史学史 西方史学史 史学概论 中学历史教学法
三、报名地点:临海第二校区1号楼3楼人文学院办公室
联系人:傅光军
:5137052,661298。
思想政治教育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素养,具备哲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教育发展需要的中等学校合格的政治教师和能基本适应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 政治经济学 法学概论 政治学原理 形式逻辑 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现代西方哲学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 思想政治工作概论
三、报名地点:临海第二校区1号楼3楼人文学院办公室
联系人:傅光军
:5137052,661298。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以理工等非经管类专业知识为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为辅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向型企业和有关部门从事对外贸易业务、涉外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等工作。
二、主要课程
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学、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国际商务函电、经济法、世界经济概论、国际企业管理、国际贸易案例、外贸口语。
三、报名地点: 临海第二校区3号教学楼410室
椒江校区A楼4楼经贸学院办公室
联系人:李银丹、李常香、秦艳丁
:8661952,668077,665277
英语
一、培养目标
培养既有理、工、文、商等专业背景,又有较强的运用英语进行得体交际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本专业通过针对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技能进行系统、严格的训练,并增加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英美文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良好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主要课程
基础英语、高级英语、听力、会话、语法、写作、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函电、翻译理论与实践、口译、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文学作品选读。
三、报名地点:临海第二校区1号教学楼2楼外国语学院办公室
联系人:王力天
:5137057
数学与应用数学
一、培养目标
培养理、工、商等学生具有较高数学素养,掌握常用的数学方法,并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和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数学教育学、数学史、复变函数、概率统计、微分方程、离散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方法。
三、报名地点:临海第二校区6号教学楼1楼数信学院办公室6101室
联系人: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郑晓莉
:513706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在达到第一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能够从事计算机技术开发、应用、管理、维护的复合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与电子、数据结构、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Delphi程序设计。
三、报名地点:临海第二校区6号教学楼1楼数信学院办公室6101室
联系人:郑晓莉
:5137063。
物理学
一、培养目标
通过修读物理学第二专业课程,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或培养能在物理学及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
普通物理专题、普通物理专题实验、近代物理学、物理学史、中学物理竞赛指导、物理教学论、中学物理实验与教学技能基本训练、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近代物理实验。
三、报名地点:临海第二校区5号教学楼2楼物电学院办公室。
联系人:郑赛红、陈基根
:5139032、661646、620579 。
电子信息工程
一、培养目标
通过修读电子信息工程第二专业课程,掌握一定的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传输和处理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既具有第一专业相关知识
和技能,同时又能从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领域工作,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主要课程
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单片机原理、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电子基本技能、电子线路CAD、EDA技术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及应用、DSP芯片原理。
三、报名地点:临海第二校区5号教学楼2楼物电学院办公室。
联系人:郑赛红、吴志刚
:5139032、661646、616034。
生物科学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生物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工业、
医药、食品、农林等行业的企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科学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
植物学、动物学、植物生理学、人解及动物生理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相关课程的实验技能训练。
三、报名地点:临海第二校区4号教学楼1楼生命科学学院办公室(4120室)
联系人:董成娣
联系人:董成娣
:5137065 663398
化学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符合地方经济建设需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化学学科专门人才。
二、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基础、基础化学实验、中级无机化学、仪器分析、结构化学基础、高等有机化学、当代化学前沿
三、报名地点:临海第二校区8号教学楼107室即医化学院办公室
联系人:周晓薇
:5137265
化学工程与工艺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21世纪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工工艺专业的系统知识,能较熟练掌握化工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专业技能和研究方法,具有从事化工及相关行业生产控制和管理,产品和过程研究开发,生产装置的设计、放大和优化等工作能力的高等化工专业技术的综合性人才。。
二、主要课程
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化工机械设计基础、化工工艺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