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古渡“君子津”
作者:郭文达
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2021年第11期
作者:郭文达
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2021年第11期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是战国赵武灵王时代的云中城和云中郡,也是秦始皇设立的三十六郡之一,唐代曾为单于大都督府,辽、金、元时代为东胜州,后为土默特部落游牧地。历史上,托克托县与包头的古城湾、清水河县的喇嘛湾以及黄河南岸的准格尔旗,是黄河上游东端的重要临河古城镇。曾闻,“先有河口镇,后有托县城”。
“君子津”美名传佳话
河口镇位于托克托县南,黄河北岸,与准格尔旗隔河相望,现名河口村。河口,蒙古语名“湖滩河朔”,因发源于阴山山脉大青山段的大黑河,自北向南注入黄河,在河口相会,故而得名。此处有一古渡口,明代叫“君子津”,清代称为河口镇,也称作“黄河渡”。因它在历史上是繁盛一时的水陆码头而永载史册。一直以来,这一带正是黄河“几”字弯上西向东转北向南的拐点,也是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处。
关于“君子津”名称的来历,有一个故事。相传东汉的时候,有一位专门从事长途贩运的商人,常带些盐米等生活用品,运送到今呼和浩特一带换皮毛。商人每次贩运回东西,都要到河口镇摆渡过河才能回家。黄河渡的老船工是位忠厚老实的人,世代以摆渡过活。这一次,商人照例用马驮着皮毛,背上还扛着换得的几褡裢银钱。由于疲于奔波,赶路心切,商人累病了,一上船,就一头栽倒在船上。老船工把商人扶到了自己的家里,精心地照顾了3天3夜。但是商人一直没睁开眼睛,也没说一句话就离开了人世。老人用自己仅有的银两埋葬了商人,把他随身携带的财物原封不动地保存了起来。半年后,商人的儿子出来寻父亲,在黄河渡口问到老船工,才知道父亲已经过世了,是老船工埋葬了父亲。老船工将商人
的财物如数还给商人的儿子。商人的儿子看到健壮的马匹、完好的货物,非常感动,便送给老船工银子以示谢意,老船工执意不收。商人的儿子无以为报,但又为老船工的善行所感动,最后托一个在朝做官的亲戚奏秉皇上,皇上听后,说道:“老船工,君子也。”这事一传出去,人们就把黄河渡改名为“君子津”。故事已经过去近2000年,但老船工的形象和“君子津”的名称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里,人们记住这些,不仅仅是因为“君子津”动听的名字,更重要的是一种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流经河口段水流平稳,以河口为中转枢纽的黄河水运,上联宁夏、青海,下达山西、陕西,河口正处中段“黄金水道”。河口镇,历史悠久,在辽、金、元时期就是繁华之地,清代时,河口为西北蒙盐、皮毛及药材的重要集散码头。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设吉兰泰、磴口、河口3大盐使,并于河口镇设立各引地(发盐行销区域)口岸。在300年的航运史上,河口始终是土默特平原的粮油从水路运往山西、陕西两省的唯一码头。后因为黄河水患,河口镇官渡遭淹,以及民国时期绥远到包头铁路的开通,河口官渡也就此转移到了包头南海子。
在近300年的历史进程中,山西、陕西两省的商人,利用这条“黄金水道”将边塞草原人
们需要的食物、布匹、茶叶及各种用品运载过来,再将这里的牲畜、皮毛等土特产品运回内地,每日河面上大小船只来来往往,热闹非凡。清同治年间,这里有名的商号就有“双和店”“广全店”等,较大的船行也有不少,河口镇声名远播。有一部电视连续剧《黄河人》,讲的就是这里的故事。河口镇商业经济兴盛之时,亦是当地文化艺术繁荣之际,人才荟萃孕育之地。东汉桓帝刘志到西部榆中(今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一带)巡视,而后又转向东行,曾路经此处。隋大业三年(607年)九月,隋炀帝坐船从榆林(今准格尔旗十二连城)出发,经过河口转到金河(今宝贝河)向东北方向,抵达启民可汗帐。《绥远通志稿·要隘》中记述:“考湖滩河朔之著于世,因其地设有官渡,并有巡河防御官驻扎。故当清初康熙帝亲征噶尔丹,道出此间,鉴于河防之重要,乃谕令归化城土默特旗增设巡河防御二员,巡丁若干,分驻于南海子与湖滩河朔两地。而湖滩河朔巡河防御驻地虽在河口,但其所辖应巡之界,则南暨于喇嘛湾。” 当年,康熙亲征噶尔丹来到河口镇,见“流凌始下,舟行之顷,河水莹洁,波浪忽平”,一时诗兴大发,吟诗一首:
黄涛何汹汹,寒至始流凌。
解缆风犹紧,移舟浪不兴。
威行宜气肃,恩布觉阳升。
化理应多洽,嚣氛顷刻澄。
近代有李裕智、苏谦益等革命先驱为国献身的传奇故事,还有人们喜爱的独具特的双墙秧歌、高跷、龙灯、旱船等社火活动。
蟠龙铸铁旗杆,见证古镇的历史发展
当年因水路交通枢纽而繁盛一时的河口镇,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普通的村庄,黄河水也早已改道而行。有水有人聚居的地方就离不开庙,历史上龙王庙是官府祭祀及广大民众遇旱祈雨、久霖祷晴的地方,河口镇也不例外,镇北有龙王庙,镇中有禹王庙,镇南有关帝庙、奶奶庙和五道庙,后街有财神庙,镇东有真武庙,沿河堤还有两个河神庙。现在这些庙宇都已经不存在了,最具神韵的则是矗立于原来龙王庙里那对高大挺拔的巨型蟠龙铸铁旗杆,当地百姓为了保护铁旗杆,在四周修筑了红仿古院墙,形成一个院落,院落里收纳部分当时留下来的文物。
黄河的传说 据《绥远通志稿》记载:“河口龙王庙建于清咸丰年间。”据当地老人讲,清道光三十年
(1850年)秋,七月二日五更时分,黄河水上涨,镇南河堤决口,将河口镇全部淹没,近1个月之久大水才退,河口镇损失惨重。洪水退后,在当地的乡绅们带头下,河口镇全民集资修建了龙王庙。据说,庙址处有眼神泉,一位法号叫心富的云游和尚在神泉处打了一眼井,后来水井也干枯了。1991年文物部门的人员在重新挖泥修筑古井的过程中发现了两条巨石,等将巨石取走后,清泉再一次涌出,转眼间水面距井口3尺有余,尝一口井水甜美甘洌。
河口镇龙王庙建成后, 香火很是旺盛。到清同治元年(1862年), 河口镇的富商“双和店”老板贾子莹,联合庆合店薛清、普益恒吴助周等商号经理,从山西太原府太谷县请来“聚德隆”金火匠人,用了6个多月的时间铸造了两根三丈六尺高的铸铁旗杆,左右对称,竖立在龙王庙门前,使得该龙王庙更加与众不同。这旗杆造型壮美,做工精细,充分反映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和精雕细刻的高超技艺, 据说,旗杆埋入地下的部分套进了9個石磨盘,7个碾轱辘。旗杆的高度是三丈六尺五寸,旗杆底端固定在两块方形抱箍石之间,每根旗杆顶部都置一圆形铜球体,铜球下端的托盘上挂有4只风铃,体现了古代天圆地方之说。旗杆的中部,铸有一条长达3米的大蟠龙。蟠龙缠绕旗杆,盘旋而上。两根旗杆的龙头相对,其龙身造型精美,堪称一绝。在龙头上方,有一四面翘角的镂空方斗。方斗的每面都镂刻有两条小龙,连同大蟠龙,一共九龙,故民间有“生铁旗杆十八条龙”之说。
旗杆下端的最粗部位铸有一副工整的楷书对联:“海晏河清威灵著绩 风调雨顺亿兆蒙休”,颂扬着“黄河龙王”的功德,企盼着世代人的安康。对联上端各有六角斗方一个,斗方上各铸唐诗五言绝句一首,每句用真、草、隶、篆4种字体书写。左面是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右面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旗杆下端斗方与旗杆夹石的铁帽上铸有琴棋书画、梅兰竹菊、八骏马、暗八仙等图案。此外,还分别铸有记事铭文。左面铸:“经理:德懋张励行,双和店贾子莹,庆合店薛清,普益恒吴助周,山西太原府太谷县,金火炉朝阳聚盛隆造。金火匠人路安府襄邑南漳村,王聚文、付美、付信,吉日成造。”右面铸:“主持僧心富率徒侄圆明,徒弟圆昭,徒孙广灵。大清同治元年,岁次壬戌律应仲吕谷旦,合镇叩敬。”后龙王庙被毁,那两根铁旗杆保留了下来,如今成为重点文物。
管理龙王庙的周姓老人不仅向我们讲述了这对铁旗杆的来历,还朗诵了一段流传了百余年的民谣:
一对对石狮子门前站 ,一对对虎钗(即兽头门环)把门看
开开山门就把那旗杆看 ,生铁旗杆十八条龙
南到黄河一澄清 ,北到阴山归化城
双和店财主榆次人, 山西太原请匠人
正月里动工七月里成 ,旗杆顶上蟠了龙
铁翘板, 四方墩, 一对花瓶往上行
八骏马 ,四斗方, 绫罗斗, 做了个精
……
如今,河口镇以黄河为依托,以当地的生态植物、湖泊为核心,营造出浓郁的农家风情,推出“神泉生态旅游区”等特产业,但仍有欠缺,当地资源没有很好地整合利用起来。笔者认为,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推进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和城市协同发展,强化呼、包、鄂的带动作用,充分挖掘提炼“君子津”文化内涵,讲活黄河文化的历史传说和当代故事, 将历史、文化、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形成一个集文化、休闲、旅
游融合发展为一体的黄河实景展示区,既能充分展示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还能对人们进行传统教育,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