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
河南省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三年级自我介绍作文
选择题
1、宗教建筑是宗教文化的表现之一,下图是下列哪一个宗教的特建筑()
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印度教
答案:C
世界上的宗教种类很多,其中信仰人数最多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图中所示的宗教建筑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故选C。
小提示:
2、《桃花源记》中这样描写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桃花源”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的最主要理由是()
A.城市,这里“阡陌交通”B.乡村,这里“屋舍俨然”
C.乡村,这里“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城市,这里“土地平旷”
答案:C
聚落是人们集中的居住在一起所形成的,其规模有大有小,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由题目可知,“桃花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说明人们从事的是农业生产活动,描述的聚落类型是乡村,结合题意,故选C。
3、某地区在一年中平均每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28个婴儿,死亡人数15人,那么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2 .8%B.1 .5%C.1 .3%D.4 .3%
答案:C
】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某地区在一年中平均每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28个婴儿,死亡15人,那么这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是28‰,人口死亡率是
15‰,所以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28‰-15‰=13‰=1 .3%,故本题选C。
4、图示居民主要人种和信仰的宗教是()
A.白人种、佛教B.黄人种、基督教
C.黑人种、伊斯兰教D.白人种、伊斯兰教
答案:D
从图中信息可知,图示为阿拉伯民族;西亚和北非地区多为阿拉伯国家,被称为“阿拉伯的世界”,居民主要为阿拉伯民族,讲阿拉伯语,为白人种,信奉伊斯兰教。故选D。
小提示:
5、关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寒冷地区,房屋墙体较厚B.山区聚落密集,数量众多
C.传统聚落,大多就地取材D.河流交汇处,易形成聚落
答案:B
聚落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一般寒冷地区,房屋墙体较厚;山区聚落密稀疏,数量较少;
传统聚落,大多就地取材;河流交汇处,易形成聚落;B符合题意。
小提示: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6、新疆阿尔泰山的喀纳斯是我国多雪地区,当地民居多为人字形屋顶、窗户较小的木屋,该民居结构主要功能是(  )
A.防御风沙B.防御台风
C.防御风雪D.防御地震
答案:C
依据题意,喀纳斯地区是多雪地区,人字型屋顶是为了让雪顺势而下,不会压塌房屋,窗户较小是为了防御风雪,防风保温,故本题选C。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7、下图是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示意图,其中亚洲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是(    )
A.中国印度尼西亚B.中国日本C.中国印度D.中国巴西
答案:C
由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示意图可以看出,亚洲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是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的人口都超
过了10亿,故选C。
8、下列属于经济全球化具体体现的有
①资源、技术共享
②人才、信息共享
③经济相互依赖
④生产分工不明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A
经济全球化体现在各国之间的资源、技术共享,人才和信息的共享,各国经济上相互依赖,生产分工十分明显,故选A.
小提示: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
9、关于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B.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西亚
C.非洲北部的居民以白人种为主D.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答案:C重阳节祝福老人的祝福语
题考查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的概况。人口问题包括人口增长过快和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故A
错误;世界三大宗教中的佛教,发源于古代印度,故B错误;非洲北部为阿拉伯人,为白人种,故C正确;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但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不是英语,故D错误,故选C。
10、欧洲的一些国家,如德国、意大利,近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引起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下列不是人口老龄化造成的社会问题是
A.就业困难B.劳动力短缺C.国防兵力不足D.社会养老压力增大
答案:A
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和社会养老的压力增大,就业困难是由于人口过快增长造成的,故选A。
11、下图中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居民都以白人种为主
B.两地纬度相同,气候类型相同
C.两地都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D.两地都是世界著名的产油区
答案:A
甲为阿拉伯半岛,乙地为印度北部,两地居民都以白人种为主,两地纬度相同,但甲为热带沙漠气候,乙为热带季风气候;两地都以小麦种植业为主;甲是世界著名的产油区,故选项A 正确。故选A。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亚洲的知识。
12、如图所示建筑是哪一宗教的活动场所()
A.伊斯兰教B.佛教C.基督教D.犹太教
答案:C
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是基督教的代表建筑基督教堂,十字架是其最典型的标志,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故选C.
小提示:本题考查基督教的有关知识.
13、中东地区的大多数民居墙厚、窗小、浅,这是因为
A.受地形影响B.受宗教习惯影响
C.抵御冬季的寒冷D.适应炎热干燥、多风沙的气候
答案:D
西亚地区属热带和亚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多风沙,墙后窗小可以抵御高温和风沙,浅是为了反射强烈的太阳光线的照射。所以选D。
14、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影响是()
解方程的步骤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C
qq空间可以关闭吗>教师节贺卡大全人口增长既不是越慢越好,也不是越快越好,要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人口增长过
快会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如题目中②水井的变迁和③不堪重负的地球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而①求职不再难和④托不住了是人口增长过慢导致的,故选C。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