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日本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课后习题)
中国超日本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材料一:
日本内阁府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2010年名义GDP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中国GDPwindows defender超日本正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自此,日本终结了二战后40多年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奇迹”。
据日本媒体报道称,日本内阁府公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商务部昨日在其网站也转载了纽约时报的一则报道,报道说,“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几十年令人炫目的发展之后,在今年的第二季度终于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虽然在二季度GDP总量上,中国超过日本,但中国人均GDP只有日本的1/10。有分析人士认为,不应单单以GDP数据夸大中日实力对比的变化,更不应对此过分乐观乃至盲目。GDP自然是衡量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但绝非唯一的重要指标。就综合国力而言,GDP更是一个相对片面的指标。中国GDP超过日本并不意味着中日经济实力对比的全面转变,它只意味着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而在人均GDP等诸多领域,中国依然大大落后于日本。
材料二:
中新社北京817日电
中国外交部政策司参赞、文稿办主任朱宏海17日在北京表示,中国坚持发展中国家属性,所承担的国际责任不由某一国家或者国家集团决定,而是由事情的是非曲直、中国的实际能力等共同决定。
  一段时间以来,媒体广泛报道今年中国将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外对此作出各种解读,国外有报道认为中国已不是发展中国家。外交部17日广邀专家学者举办专题会议,讨论当前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属性。
  对于国际社会有声音认为中国已是发达国家、呼吁甚至施压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声音,朱宏海表示,中国坚持自身发展中国家的属性,中国应承担的国际责任不由某一国家或者国家集团决定。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马振岗则表示,中国的属性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
  朱宏海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属性:从GDP厨具品牌排行看,按照2010年《世界银行发
展报告》的数据,中国2008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仅为2940美元,居世界第130BBA位,划入下中等收入国家之列。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中国2008年人均GDP排名105位,同样属于中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之列;
  从经济发展布局看,结构性问题突出。产业结构不平衡,中国在第一、二产业集中了过多的劳动力资源,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2008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15,高于法国、瑞士、美国,也高于罗马尼亚、印度和马来西亚等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仙4攻略
  从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看,中国公共福利事业仍有待发展和完善,公共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社会保障任务艰巨,2008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口达886万人,超过澳大利亚人口的1/360岁以上老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5%,“未富先老”已是事实;
  从贸易结构看,中国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出口中消耗资源和人力的货物贸易比重大,技术和知识含量高的服务贸易比重小。
朱宏海表示,中国将会牢牢把握自身属性,树立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形象。
材料三:
导读:日本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让中国在2010年第二季度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从人均年收入来看,中国仍然差美国和日本很远。迎中秋庆国庆的内容怎么写
  成为世界经济老二的中国经济何去何从?早在今年5月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就在其内部刊物《中国与世界观察》上著文指出,成为世界经济老二的中国经济面临着更加复杂更加严峻的经济形势。“韬光养晦”应该成为未来三十年间中国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大战略,成为大国心态下的文化基石。
  以下为李稻葵文章全文:
  成为世界经济老二的中国经济面临着更加复杂更加严峻的经济形势。金融危机就是这一形势转变过程的催化剂。金融危机不仅让我们提升了经济的相对体量,坐上了世界经济体量第二的交椅,更让世界看清了中国在某些方面(如,果断决策、强力执行)的相对优势,看清了我们的发展潜力。
  经济发达国家,比如美国,会在各个方面、用各种不同方式把中国假想为其潜在对手,以此来激发本国百姓和精英的斗志,这是美国精英长期惯用的伎俩。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
也更加焦虑地看待中国的发展,担心中国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发展在资源、环境、能源等方面的影响,会以各种方式侵占他们发展的空间,他们更加担心自己的发展前景。
七一座谈会发言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自身的发展,也碰到了国内各种因素的约束,包括社会的多元化、民众利益诉求的公开化,环境、资源的矛盾更加突出,以及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内需相对不足、城市化进程过慢、资产价格高涨等不利影响。
  怎么办?我认为,“韬光养晦”,应该成为未来三十年间中国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大战略,成为我们大国心态下的文化基石。
  为什么这么讲?
  第一,国际形势对中国愈加不利。当全球还没有意识到中国的发展潜力,尤其是发达国家还在用怀疑的眼光来观察分析中国的发展的时候,中国并没有带来对他们的威胁,而今天中国迅速发展的能力,中国政府动员各种资源来应对重大危机的处理能力已经让世人不再怀疑。
  于是,对中国的担忧基调已经转为对中国的恐惧。当今之中国就像一个十六岁的姚明,具
有两米的身高,在世界经济这个篮球场上,已经是一个巨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韬光养晦,不遗余力打消外界对中国的猜疑,更要打消外界对中国的恐惧,要反复强调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全球发展的更多机遇,中国的发展不仅是和平的,而且是共赢的。
  第二,从国内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等等方面的矛盾已日益突出,需要中国的政治领导人和社会的精英花费非常大的精力来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我们被要求参加更多的国际事务,承担与中国身份不符合的国际责任,这无疑直接妨碍了我们处理国内事务基本的能力和精力,对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是不利的。
  顺势而为者,昌。那么,具体该如何贯彻韬光养晦的基本战略思维呢?以下五条供讨论思考。
  第一、要充分厘清中国发展的核心利益和非核心利益。中国发展的核心利益是主权的尊严、领土的完整、社会的稳定。具体说包括: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繁荣;西沙岛等尚有争议的领土问题上的主权尊严……
  与此相比,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非核心利益,则主要包括:短时期内的汇率波动;对外投
资、对外经济关系方面的调整,等等。在这些非核心利益问题上,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相关政策加以应对和调整,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友好协商,实现互利共赢。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由于在一些非核心利益上的纠结,导致了敌对势力利用关乎到中国经济的核心利益的问题大做文章,以至于带来对中国整个发展不利的影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