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问题分析及建议
摘要
初二下册英语单词表客流预测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基础之一,影响整个规划过程,既是前期轨道交通投资决策的基础,又是轨道交通网络规模拟定的依据,也是网络客流预测的直接工具,还是多方案评选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中普遍存在着规划阶段的预测结果,与运营之后的实际客流有较大差异、实际客流远小于远期预测客流、不同机构预测的客流量离散性较大的问题, 本文在分析形成这些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政策协调和控制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共同发展、尽快建立我国城市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完整体系、加强城市交通基础数据调查
等改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预测 问题 建议
1 前言
客流量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营各环节的基本依据,客流预测是城市轨 道交通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各项设计工作的基础,预测结果的可靠与否直接关系 到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投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投资巨大, 客流预测的影响结果也就更为明显。 景德镇四大名瓷
东风日产尼桑逍客 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决策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可达 80-90%,客流量又是决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必要性和可行性的重要参数,在这个阶段中,客流预测工作做得科学细致,可以使城市轨道交通修建方面的许多不合理因素得到控制。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来说,如果预测结果偏大,客流不足,结果将造成运营费用和维 修费用的不合理的居高不下,使运营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需要政府财政巨额的补贴。如 果预测的客流偏小,则导致拥挤,服务质量下降。
客流预测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必要性、规模选择、经济效益分析和各项专业设计的基础 和前提依据,科学的客流预测,对城市轨道交通可行性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规划以 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建设水平等问题的决策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以科 学的态度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进行预测和分析。
2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普遍采用“出行产生、出行分布、交通方式选择、交通分配” 的交通规划“四阶段”法。从国内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 问题是,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结果与实际客流的确存在较大差异,实际客流量远小于远期 预测客流量,不同机构预测的客流量离散性较大。
例如 我们的青岛地铁公司在一期工程[4]可研报告客流预测中预测的初期 / 远期高峰小时单向断面 流量为 17800 人次(2008 年)/40500 人次(2030 年),但委托一家国外公司对客流进行核算 的结果为 21300 人次(2010 年)/26100 人次(2030 年)
上海地铁 1 号线[1](新龙华—纪蕴路)预测近期 2000 年全日客运量 133.1 万人次,而实 际仅有 30.06 万人次。地铁 2 号线东延伸段(龙东路~高科路站)初步设计中预测客流量初 期 2001 年 47.0 万人次,实际为 23.9 万人次,预测结果大多偏高。另外,上海几条地铁调查 数据表明,1998 年的实际客流量是 1996 年预测客流量的 18%—50%;1999 年的实际客流量 是 2000 年预测客流量的 12%—40%
广州地铁一号线[3]可研报告预测 1998 年全日客流为 29 万,项目运营自 1996 年 6 月 28 日开始运营后 3 年多的日平均客流在 17.5-18 万之间(节假日才超过 30 万人次),为预测客 流的 60%左右,高峰小时单向最大断面流量不到 2 万人次,距远期日运量 106 万人次(十 字线形成)甚远。
2.2 原因分析
归纳起来,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不准确的主要原因有:
(1) 预测前提条件的改变,比如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线网规划滞后或者常变,导致城市 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结果的不准确。
四阶段客流预测本身是一项相对长期的工作,是建立在目前的现实情况和对未来规划情 况一定的假设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进行客流预测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的基础之上的,如 果这个假设不能成立,那么要求预测结果准确也是不现实的。
该客流预测模式的特点是以现状分析为基础进行模型参数标定并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 主要适合于城市功能结构已趋完善、人口相对稳定的城市特征。如果在预测期内政府的城市
用地、交通规划有了重大的调整,以前的客流预测就没有任何的参考价值。而我国城市正处 于发展成长时期,城市的发展具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比如城市的规划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 的改动,政府当局的交通政策有了很大的变动,影响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等等,这样,在特定 的政策环境下产生的客流预测也会产生很大的出入。
比如,广州地铁一号线工程以及沿线物业的总拆迁面积达到 110 万平方米,涉及居民 10 万人,而这 10 万人在进行客流预测的过程中是考虑在内的,这样肯定会导致预测客流量 的偏大。
(2) 交通调查数据不足。
由于交通调查工程庞大,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持续的时间一般都很长,致使 我国的现状交通调查工作非常欠缺。我国大多数城市只有 80 年代末或 90 年代初的全民 OD 调查资料,在进行客流预测的时候只能依据过去的有限的资料,这样得出的客流预测结果的 精确性不可能高。
(3) 在我国计划部门目前的规定中,客流(主要是远期客流)大小是决定一个城市地铁 项
目是否可以建设的首要条件,规定只有客流量达到 3 万/小时,才能修建地铁,在客流量 达不到最小客流要求时,国家计划部门一般不会同意开工建设。由于这一限制的存在,有的 城市为了使地铁项目得以顺利、尽快地获得批准,为了证明其地铁项目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实 现盈利,一般人为地夸大客流量,均采用较高的客流预测数值,尤其是远期的预测客流量, 这就为建成后实际的运营埋下了隐患,有的城市地铁客流量达不到最低的建设临界客运量标 准,造成运营的严重亏损。
(4)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客流按照远期高峰小时客流量来计算,并考虑高峰小时内客 流的不均性,计入 1.2~1.4 的超高峰系数,客流预测人员受“宁取上限”、“留有充分余 地”、“建设规模宁大勿小”等思想的影响,预测客流时尽量往高来取值。
(5) 随着其它公交系统环境的改变和服务的提高,乘客有了更多的选择,分流了城市 轨道交通线的部分客流,致使客流情况比预测的情况差一些。
(6) 城市轨道交通没有形成网络规模效应
城市轨道交通发挥效益的关键在于形成网络。单一线路由于可达性差,除了沿线覆盖范 围
空调扇的制冷效果怎么样以外,基本上不能吸引径向客流。当形成轨道交通的基本网络以后,加上常规公交的配合, 这样才可以达到理想的客流水平。
(7) 客流预测时没有充分考虑我国城市自身现阶段的一些特点。
目前,在我国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中,流动人口都占有相当的比例,流动人口的出行特 征和常住居民又有很大的差别,而我国目前关于城市流动人口总量、出行规律这一领域的研 究还不是很多。另外,我国大中城市都在城郊兴建规模较大的居住小区,小区大批人员的出 行可能构成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客流预测中对这一问题重视不够。还 有,客流预测过多地考虑了城市发展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增加的影响,而忽视了我国城市实 施“有机疏散”,建设卫星城,引起的城市中心区(旧城区)人口下降,近郊区人口增加的
现实。
曾经那个少年(8) 关于客流预测方法方面的问题
国外的客流预测理论主要以四阶段法为代表,目前已经比较成熟,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得 到
五一手抄报内容写什么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国情以及城市间发展的差异,国外的这些成熟的理论我们难以照 搬使用。
3 改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建议
(1)充分利用政策来协调、控制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协调发展。
城市规划时要做长久考虑,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要用政策来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使 城市尽量按照规划的方向发展。不要在当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完成以后,城市用地发生很大的 不利于城市轨道交通吸引客流的变化,这样,城市轨道交通的修建不但对城市交通问题的解 决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会加重财政的负担。城市规划的短期行为和经常变更,将导致城市 发展的混乱和城市建设资金的浪费。
随着其它公交方式的发展,必然会出现与城市轨道交通争夺客流的现象,为了保证城市 轨道交通这样投资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效益,政府可以采取限制市区私人交通、限 制常规公共交通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同向重复设置以及票价控制等对城市轨道交通的优惠 政策,以引导客流流向城市轨道交通。这里并不是说不要发展其他道路交通,只是政府应
该 进行全面的考虑,避免由于不合理的竞争导致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下降,造成能力浪费以及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资金回收困难的问题。
莫斯科地铁始终追求的是地铁运输的社会效益,因此,采取低票价政策,鼓励、引导市 民乘坐地铁,同时政府对地铁公司保持一定比例的补贴,确保地铁公司的正常、满负荷运营。 其中,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起了关键的作用。而在北京,与地铁一号线平行的长安街 上布有十几条线的公交、巴士,复八线开通后地面公交线未作调整,另外,地铁环线上也有 始终与环线平行运行的地面几条主要公交线,形成地铁争夺客流源的局面。
(2)积极进行城市交通基础数据调查工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提供真实、可靠 的预测基础数据。
交通调查工作由于其复杂性、长期性以及投入较大的特点,限制了此项工作的开展,致 使我国城市现状交通调查工作非常欠缺。但是作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础资料, 又是客流 预测不可或缺的数据,交通调查应该由政府的相关部门长时间、大范围地每隔一定时间(一 般是几年或者十几年)就进行一次,不断更新交通情况调查资料。在完全掌握城市的出行规 律之后进行客流预测就会更加准确可靠。
(3)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时要以交通分析为主导,做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静态和动态相结合,近期规划与远景方案相结合。
(4)探讨是否可以改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决策完全依靠客流预测的做法。
《地铁规范》等国家技术标准明确规定,一个城市的地铁是否可以建设以及建设规模都 将由客流预测来决定。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