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财产性收入
【背景材料】
“财产性收入”,这个统计学上的名词,随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一时变成了热词。中央提出这一重大举措的深意何在?应该怎样创造条件,让老百姓的钱包更丰盈?
今天,我就给同学们讲讲这个问题。
什么是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中央为什么提出这一重大举措?
一、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
  近年来,城镇居民收入在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构成也发生了变化。财产性收入比重有所上
升,成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亮点。2006年人均财产性收入为244.01元,比2002年增长了138.9%什么是存款准备金;财产性收入比重为2.1%,比2002年增长了0.8个百分点。作为城镇居民收入主体的工资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比2002年都有所下降。5年来,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大大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我国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老百姓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9月末,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7.2万亿元,同比增长6.9%,比年初增加7621亿元。
  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有赖于投资渠道的拓宽、资本市场容量的扩大。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次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开业之初,上交所上市交易的仅有30种国库券、债券和被称为“老八股”的股票。随着股市等金融市场的繁荣,百姓投资理财热情高涨,目前A股个人投资者开户数超过1亿户,A股市场总值达到30万亿元以上。1991年成立第一批投资基金。近年来,投资者投资基金踊跃,基金资产规模成倍扩大。目前,基金个人投资账户数超过2500万。
二、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我国已经有一部分城镇居民获得了财产性收入,2006年城镇住户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家庭占18.2%,比200216.4%提高了1.8个百分点。但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获得财产性收入的人还比较少,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也就是少数高收入者获得了绝大多数的财产性收入。2006年最高收入10%家庭人均拥有的财产性收入为1279.28元,而最低收入10%家庭人均只有35.29元。5年来,高收入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增长幅度明显快于低收入家庭,2006年最高收入10%家庭的财产性收入是2002年的3倍,而最低收入10%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只是2002年的1.36倍。
  第二,获得的财产性收入比例还比较低。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获得的财产性收入仅为244.01元,占当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1%
第三,获得财产性收入的途径还比较狭窄,主要是通过出租房屋收入所得、股息与红利收入所得。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出租房屋收入占全部财产性收入的51.8%,人均股息与红利收入占22.9%
正因为如此,中央才提出让“更多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而不是“少数众”拥有。当年计划经
济时期,“一大二公”,谈“私”变,除了少量私人存款,老百姓多数没有财产性收入。过去我们还有一个观点,认为劳动所得是正当收入,按资(财产)分配是剥削。除了存款利息被认为是鼓励性报酬,一切财产性收入都视为非法。现在,财产性收入已经成为老百姓一个重要的收入形式。提出让更多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既是保护众私产,又是鼓励百姓拥有更多财产性收入,富有积极意义。
怎样“让更多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一、要想有“财”可理,“劳动收入”得稳步提高
  总起来说,让更多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提高众的劳动收入,劳动收入花不完、用不尽,剩余部分一定会转化为财产。拥有财产后,存到银行有利息,买股票有红利,买房出租有租金,自然就拥有了财产性收入。二是一定要保护私产。三是要有投资渠道。
   现在看来,让更多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最为关键的是劳动收入的提高。关于提高劳动收入,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如何落实十七大精神,真正提高普通百姓的劳动收入呢?
  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报酬,不能只谈利润与工资的分配比例,要投资方让利。初次分配包括三块:工资、利润、税金。现在,国家税收增长过快,是GDP增速的3倍。因此,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报酬,还有一个可行的办法是适当减税。
  我个人理解,要形成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企业员工工资的增长与企业收入增长保持同步,不然员工就不能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二是企业员工货币工资要与物价指数挂钩。如果物价上涨很快,超过工资上涨速度,就会造成实际工资收入下降。相对经济增速来说,目前通胀指数实际上不算太高。为什么老百姓普遍关注?主要原因是收入增长相对过慢。
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财产性收入的重要保证
  要增加众的财产性收入,就要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认为,要想保护老百姓财产性收入,必须要保持物价的长期稳定。通货膨胀在很多国家的历史上是剥夺老百姓财产的最大危害。很多人多年的积蓄经过一场高通货膨胀,一下就没了。
  要保证资产稳定的趋势,防止资产价格在短期内大起大落。历史上的经验证明,在一个大起大落的市场中,只有少数人赚钱。保持长期资产价格的稳定趋势,才会使大多数人获得利益。
要保持长期汇率稳步升值的趋势。汇率的大起大落是外国的少数投机者洗劫财富的一种手段。亚洲金融危机时,有不少国家一夜之间以美元计价的人均收入退后了15年。所以,绝对不能允许汇率大幅度波动,这是对老百姓财富的保护。
三、呼唤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
  财产或资产,并不是物,也不是财富,只有这些物及财富能够通过市场方式产生未来收入流时,这些物或财富才能够成为财产。要让“财富”成为财产,成为资本,就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个人财富必须要有清楚的产权界定。二是必须要有合适的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当前个人财产保护面临的缺陷很多。比如,国内许多地方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居民的一些住房被强制性拆迁,农民的一些土地被政府和不法商人低价侵占。
  另外,在经济转轨中,国有财富的转化与分配机制要做到公平公正,否则居民财产性收入
在最初始的地方就存在严重分配不公,这不仅不能够为广大众创造财产性收入,而且还会人为制造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导致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
   再有,随着我国物权法开始实施,目前我国还缺乏一个制度,就是理清哪些是合法财产、哪些是非法财产。按照国外的经验,只有申报的,而且讲得清楚合法来源的财产才应该是受法律保护的,所以阳光法案是治理腐败的最重要的保证。
四、完善市场,加紧理财教育
  对于很多人来说,股市是他们获得“财产性收入”最现实的渠道之一。这两年的牛市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体会到资本市场的魅力,并争先恐后地扎进股海里成为“股民”、“基民”。但“新兴”加“转轨”的特点决定了我国的股市远非成熟,最近股市的深幅调整又一次让股民们受到了“风险教育”。如何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一系列深层次矛盾亟待管理层破解。
  市场专业人士认为,投资者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下,想踩准每一个进场和出场时点并不容易,不如在把握趋势的前提下长期投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巴曙松认为,理财并不是要追求最高的收益,理财是根据每个人的风险收益偏好、家庭的结构、整个人生的不同的生命周期来进行相应的匹配和安排,只有最适合的理财方案,并没有最好的理财方案。
     
【热点分析】
(一)创造条件让更多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创造条件”是指多拓展渠道、多提供机会;“更多”意味着覆盖面更广;“拥有”就是合理合法拥有;“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1.经济:
⑴简述“创造条件让更多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经济学意义。
①(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目的和优越性 )有利于百姓收入的多元化,增加百姓财富,使更多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②(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有利于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③(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对我国分配制度的创新,有利于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
要素结合起来,完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与国家宏观调控)有利于促进股市等金融市场的发展,进一步繁荣资本市场,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⑤(联系热点)有利于扩大社会中间阶层的比重,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⑵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怎样“创造条件让更多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①稳定物价,防止通货膨胀,保持长期汇率稳步升值的趋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②(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认真落实《物权法》,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③(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关键的是提高众的劳动收入。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鼓励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与国家宏观调控)大力发展股票、债券、基金和商业保险等金融市场,并加强市场秩序的监管,鼓励公民投资在分散风险的同时,努力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2.政治:
(1)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创造条件让更多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①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②在我国任何公民都平等的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创造条件让更多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体现了社会公平。③由党的性质、地位、宗旨所决定的。“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决定了她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④创造条件让更多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才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妥善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因素,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④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密切党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⑤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结合政治常识说明如何创造条件让更多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①(中共的地位、作用等与党的基本路线)中国共产党应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实行政治领导,为让更多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实现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与政策、提出立法建议等。②(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国家切实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
职能,通过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完善法律法规,拓展众投资渠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为众增加财产性收入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③(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和依法治国原则,认真落实《物权法》,依法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打击侵犯公民私有财产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缩小收入分配之间的差距
    1.经济: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