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杨柳”意象对唐诗的影响
收稿日期:2018-06-03
作者简介:李金坤(1953-),男,江苏金坛人,文学博士,江苏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与美学。
2018年第4期第36卷(总第195期)NO.4,2018Vol.36General No.195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意象,是我国古代文论尤其是古代诗论中出现最早而又运用广泛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概念。叶嘉莹先生指出:“中国文学批评对于意象方面虽然没有完整的理论,但是诗歌之贵在能有可具感的意象,则是古今中外所同然的。在中国诗歌中,写景的诗歌固然以‘如在目前’的描写为好,而抒情述志的
抒情则更贵在能将其抽象的情意概念化为可具感的意象。”[1]至于意象的生成问题,袁行霈先生有一个
较好的阐释,他说:“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的主观彩。这时它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和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和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意象中的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
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2]《诗经》的作者们,以他们的智慧、才情与生活实践,为我们创造了大量优
美的原型诗歌意象,成为后代诗人们乐此不疲、采撷不尽的艺术对象,从而丰富诗歌的内蕴。如《诗经》中“杨柳”意象对唐诗的影响,便具有接受美学的重要范式意义。
一、《诗经》:中国诗歌“杨柳”伤别意象的滥觞
杨柳,是古代送别诗中描写最多、最优美动人、情意缠绵的一个意象,其源头即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小雅·采薇》里。《采薇》是一位守边幸存的士兵于归家途中抚今追昔、抒发感慨的诗。全诗六章,末章云: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开头两句,是诗人回忆当初出征前离别家人时的季节与心情。杨柳,指代春天;“杨柳依依”,指柳条柔嫋随风飘拂的情态,甚切诗人离别时依依不舍、徘徊不定的感伤意绪。故“杨柳依依”四字,乃描写物态人情极佳之妙句,历来为人们所赏爱。《世说新语·文学(第四)》云:“谢公(谢安)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公曰:‘吁谟定命,远猷辰摘要:《诗经》“杨柳依依”所萌发的离情别绪的“杨柳”意象,经过唐代诗人的吸纳、改造、扩
充与创新之后,在杨柳意象所蕴含的离情别绪主旋律不变的基础下,又融合时代文化特质,以唐人特有的丰厚博大的诗思情怀,轻灵弹奏出了相思念远、怀土思乡、悼古伤今、感物伤已、美女之喻等悦人耳目的杨柳新声。此后历代诗人对于“杨柳”意象及其意蕴的运用,皆未超越唐人所定格的“杨柳”意象审美范式。这正是唐人兼容并包宽阔胸怀与开拓创新可贵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唐诗之美的根本缘由之一。
关键词:《诗经》;杨柳意象;唐诗;传承;拓展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39(2018)04-0091-06
《诗经“》“杨柳杨柳””意象对唐诗的影响
李金坤
(江苏大学文学院,江苏镇江212016)
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3]在谢安与谢玄叔侄二人的所谓雅俗辩说中,反倒体现出谢玄别有感悟的艺术眼光。刘勰则高度评价说:“‘依依’尽杨柳之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4]410又是“尽”,又是“无遗”,可见“杨柳依依”四字的确把物态人情淋漓尽致地描写出来了,可谓神来之笔。方玉润《诗经原始》评价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神伤。绝世文情,千古常新。”[5]钱钟书先生亦别有
会心地评赏道:“《采薇》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写景而情与之俱。征役之况,岁月之感,胥在言外。”[6]227又云:“《随园诗话》卷一:玉溪生:‘堤远意相随’,真写柳之魂魄。按此语乃自《诗经》‘杨柳依依’四字化出,添一‘意’字,便觉著力。写杨柳性态,无过《诗经》此四字者。”[6]187在《管锥编》中,钱钟书先生再次评价“杨柳依依”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按李嘉祐《自苏台至望亭驿怅然有作:‘远树依依如送客’,于此二语如齐一变至于鲁,尚著迹留痕也。李商隐《赠柳》:‘堤远意相随’,《随园诗话》卷一叹为‘真写柳之魂魄’者,于此二语遗貌存神,庶几鲁一变至于道矣。‘相随’,即‘依依如送’耳。拟议变化,可与皎然《诗式》卷一‘偷语’、‘偷意’、‘偷势’之说相参。”[7]由历代论者尤其是钱钟书先生多次对“杨柳依依”的高度评价之现象观之,《采薇》“杨柳依依”之所以如此深受人们的喜爱,关键在于“杨柳依依”之轻柔妩媚之态与征人依依惜别、深含感伤之情自然和谐地交融一起,使其最早地烙刻下亲友别离之意绪的印记。此其一。“杨柳依依”四字,描写物态人情维妙维肖,收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叙不尽之意犹在言外的“以少总多”的艺术效果。此其二。而对后世的影响,主要则在于“杨柳依依”所含蕴的惜别留恋、怀乡念亲的情感因素方面。
美国当代视觉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曾分析柳树为悲哀感伤意象之原因时指出:“一棵垂柳之所以看上去是悲哀的,并不是因为它看上去像是一个悲哀的人,而是因为垂柳枝条的形状、方向和柔软性本身就传递了一种被动下垂的表现性;那种将垂柳的结构与一个悲哀的人或悲哀的心理结构所进行的比较,却是在知觉到垂柳的表现性之后才进行的事情。”[8]这是从“异质同构”现象来考察柳意象感伤悲哀情
绪生成之因,这是对的。此外,从语言学现象来探究,汉字中的“柳”与“留”谐音相近,故折柳送别,则寓含殷勤挽留之意愿。这从送者与被送者来看,作为前者,主观上想尽量挽留,但客观上是留不住的;作为后者,主观上不想离别,但客观上又不得不离别。不管怎样,二者都得借寓含感伤彩的杨柳来吟咏别情,抒发愁绪。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战乱频仍,天灾连连,人们大都处在流离失所的流徙状态之中。而在唐代,则国家统一、经济发达、文化昌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人们的游宦、壮游、经商等活动也随之频繁起来,因此,自汉代以来形成的折柳送别的风气,便随着人员的大量流动而日益兴盛起来,至唐而达高潮。国外汉学家曾统计蘅塘退士所编《唐朝诗三百首》中树木意象,除泛指“木”者外,柳出现的次数最多,达29次。[9]台湾学者罗宗涛先生认为:“我们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杨柳。有人说,中国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树木是‘杨柳’,似有道理。杨柳是别离的象征,而中国人喜聚不喜散,最怕与亲人或朋友分开。但在人生的旅途中,不管是生离或死别,别离又是经常发生的,于是在我国诗中,别离成为重要的主题,诗人笔下,经常出现那依依的柳条,飘舞的柳絮,以及笛声呜咽的折扬柳曲。”[10]的确,由《诗经》“杨柳依依”而来的深含离情别绪意味的杨柳意象,已成为中国诗歌尤其是唐代诗歌别离主题中不可忽缺的主要角之一。
二、唐诗:“杨柳”伤别意象的承传与“杨柳”伤别意蕴的拓展
1.唐诗对杨柳”伤别意象的承传
林庚先生曾就杨柳意象的演变情况作过颇为精当的描述,他认为,在中国诗歌史上,《诗经》最早描写了杨柳对于人的情感意义,到了汉魏晋南北朝阶段,人们对“柳”情感意义的认识逐渐加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北朝民歌《折杨柳歌》,其中已经将人的感情直接融入杨柳之中,“‘柳’的真正的感情,从此被人认识。到了刘希夷的‘佳人眠洞房,回首见垂杨’,宋之问的‘思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这新的感情中的诗句已尽在不言中了”[11]。到了唐代,杨柳意象已极其普遍地出现于送别赠答诗中了。而直接描写折柳送别的诗也不胜枚举。这是因为,当时京城长安东边的灞水两岸植多柳树,灞水之上的灞桥,是人们由长安东去洛阳等地的必经之路,这是著名的送别之地,自汉代便有于此折柳送别
的风气,至唐代此风更盛。人们送别亲友至灞桥,多于此置酒、茶饯行,临别折下柳枝相赠,以寄托依依惜别之深情。如,刘驾《送友人下第游雁门》云:“相别灞水湄,夹水柳依依。”直接引用《诗经》“杨柳依依”词语。裴说《柳》云:“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思景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元稹《第三岁日咏春风凭杨员外寄长安柳》云:“三日春风已有情,拂人头面稍怜轻。殷勤为报长安柳,莫惜枝条动软声。”李益《途中寄李二》云:“杨柳含烟灞岸青,年年攀折为行人。”李商隐《柳》云:“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若嫩条。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罗隐《柳》云:“灞岸晴来送客频,相偎相依不胜春。自家飞絮犹不定,争解垂丝绊路人。”真个是“年年柳,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正由于灞桥折柳送别风气盛行之原因,后来人们便径取江淹《别赋》中名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之意,遂称灞
桥为“销魂桥”。无独有偶,还是在唐代,诗人雍陶为官简州(今四川简阳)阳安时,曾因折柳送别事而改桥名为“折柳”,一时传为佳话。其事云:“送客至桥,然情未已。揖让既久,欲更前车。客将曰:‘此处呼为情尽桥,向来送迎至此礼毕。’陶下马,命笔题其桥楹,改为‘折柳’。自兹送别,咸吟是诗。简郡风情,不革义路矣。诗曰:‘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何光远《鉴诫录》卷8,诗题为《题情尽桥》)。情尽桥在简州城外。较之改灞桥为“销魂桥”名来,雍陶改“情尽桥”为“折柳桥”,其桥名则更为形象而含蓄,使人很容易联想到折柳送别的特殊意义与动人情景。因折柳送别而改换桥名之事令人感动,而壁画中也大有折柳送别的内容。如西陲敦煌莫高窟第217窟,便有一幅生动逼真、栩栩如生的盛唐诗人折柳送别的壁画。在唐人眼里,杨柳已成为离别的代名词,及“别有滋味在心头”的独特心灵符号了。
由于唐代盛行折柳送别之风,因此,大量的《折杨柳》或《杨柳枝》等歌辞便应运而生。王之涣《凉州词》云:“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云:“谁象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刘禹锡《杨柳枝词》(其一)云:“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白居易《杨柳枝》(其一)云:“《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从这几位诗人的叙述中可知,唐人“新翻《杨柳枝》”现象是甚为普遍的。所谓“新翻《杨柳枝》”歌曲,是指唐人对汉魏六朝时期乐府旧曲《折杨柳》的改造与创新。乐府横吹曲中有《折杨
柳》曲,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歌辞》。《折杨柳枝词》,相和歌辞中有《折杨柳行》,清商曲辞中有《月节折杨柳歌》,它们均为五言古体诗。唐代许多诗人则改用为七言近体的七绝来创作《折柳枝词》,如白居易、刘禹锡以及晚唐的李商隐、温庭筠、薛能等,都是如此。以致于《杨柳枝词》、《折杨柳》便成为唐诗中颇为流行的一种体裁,所以《全唐诗》中像此类同题之作甚多。如《杨柳枝》曲,就有白居易、卢贞、刘禹锡、李商隐、韩琮、施肩吾、温庭筠、皇甫松、僧齐己、张祜、孙鲂、薛能、牛峤、和凝、孙光宪等同题之作。如此《杨柳枝》曲,所表达的内容多与离别主题有关。如施肩吾《杨柳枝》云:“伤见路边杨柳春,一枝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牛峤《杨柳枝》云:“解冻风来末上青,解垂罗袖拜卿卿。无端嫋娜临官路,舞送行人过一生。”又云:“桥北桥南千万条,恨伊张绪不相饶。金羁白马临风望,认得羊家静婉腰。”如此众多的《杨柳枝》歌曲的传唱翻唱,自然又促进了唐诗中杨柳别离意象的繁盛。
刘勰《文心雕龙·物》云:“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4]410唐代诗人对于杨柳似乎具有与生俱来的特别深厚的感情,他们对杨柳观察之细密、拟人之确切、内涵之丰厚,于中国诗坛堪称独占鳌头也。如,李白《劳劳亭》云:“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王之涣《送别》云:“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戴叔伦《堤上柳》云:“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这三首五言绝句,以柳拟人,联想丰富,别情依依,字字移情,均为杨柳送别的上乘之作。
在唐人送别诗中,我们还发现多喜用杨柳各个部分来表现离别相思之情者。如:以柳写别情者,有“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或称《渭城曲》、《阳关三叠》)、“柳杨新草路,白发故乡人”(李端《东门送客》),“濯濯方含,依依亦有情”(沈回《小苑春望宫池柳》);以柳丝写别情者,有“杨柳织别愁,千条万条丝”(孟郊《古别离二首》其一)、“如线如丝正牵恨,
王孙归路一何遥”(李商隐《柳》)、“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雍裕之《江边柳》》;以柳絮写别情者,有“春流送客不应赊,南入徐州见柳花”(韩翃《送客之江宁》)、“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乐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在三湘”(贾至《巴陵夜别王八员外》);以柳姿写别情者,有“官柳依依两乡,谁能此别不相忆”(钱起《送崔十三东游》)、“桐花暗淡柳惺惚,池带轻波柳带风”(元稹《送孙胜》)、“露桃涂颊依苔井,风柳夸腰住水村”(李商隐《汴水送李郢之苏州》)。总之,不管是叙写一株杨柳树,还是叙写杨柳树的某个方面,它们均含有别离惆怅的意味。
2.唐诗对“杨柳”伤别意蕴的拓展
唐代诗人送别主题中广泛使用的杨柳意象,主要是表达作者离情别绪的情感,但唐人对前代文学的态度是,既善于学习,又善于创新。他们在诗歌创作中除了沿用汉魏以来杨柳意象所蕴含的离情别绪意旨之外,又注入了不少新的内涵。
(1)相思念远
唐代送别诗十分发达,在这些诗中,人们已习以为常地大量使用柳意象来表达相思念远的情怀了。如,高适《人日寄杜二十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鱼玄机《杨柳枝》云:“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愿得西山无树木,免教人作泪悬悬。
(2)怀土思乡
由于科举功名、出塞边疆等因素,男士们往往是成年累月奔波于外,不得与亲人团聚,无以享受天伦之乐,唯有怀土思乡的精神煎熬。因此,柳树自然就成了他们怀土思乡情感的媒介。如,姚合《杨柳枝词》:“黄金丝挂粉墙头,动似颠狂静似愁。游客见时心自醉,无因得见谢家楼。”张籍《蓟北旅思》:“日日望乡国,空歌白宁词。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3)悼古伤今
柳意象具有“悼古伤今”的审美意蕴,多与隋堤、隋宫等地名并用有密切关系,其讽刺隋炀帝杨广荒淫误国之意甚明。而隋帝“杨”姓与杨柳之“杨”音形相同,其用意不言而喻。正因为如此,“隋堤柳”遂被无端蒙上了“亡国树”之罪名。如白居易《隋堤柳》云:“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
绿阴一千三百里。……后王何以鉴前王,请看隋堤亡国树。”又如李益《汴河曲》:“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韦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李山甫《隋堤柳》:“曾傍龙舟拂翠华,至今凝恨倚天涯,但经春还秋,不觉杨家是李家。”
(4)感物伤已
除了上述柳树意象具有“相思念远”、“怀土思乡”与“悼古伤今”的审美意蕴外,它还具“感物伤已”的审美功能。诗人们见到衰杨枯柳的情景之后,联系到自己诸如时光流逝、珠老黄、亲朋凋零、功业无成的种种状况,便油然会生“感物伤己”的情怀。如,刘长卿《七里滩送严维》:“秋江渺渺水空波,越客孤舟欲榜歌。手折衰杨悲老大,故人零落已无多。”白居易《勤政楼西老柳》:“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枝柳,长庆二年春。”
(5)美女之喻
魏晋时期品评人物风气甚盛,多以自然之物拟人。如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12]428又云:“严仲弼九皋之鸣鹤,空谷之白驹。……张威伯岁寒之茂松,幽夜之逸光。”[12]431将先秦时期形成的比德传统更为具象化、普遍化。《文选》李善注《古诗十九首》之“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云:“柳茂园中,以喻美人当窗牖也。”这是唐人对以柳
喻美女的最早发现。由于杨柳柔嫋细软的枝条、亭亭玉立的枝干、狭长清秀的柳叶,以及随风起舞、婀娜多姿的情态等,与青年女子的柔美细腰、颀长身段、清眉秀目、轻盈舞姿等十分相似。因此,中晚唐时期柳意象的女性彩更为浓郁,将柳人格化的词语广泛出现于诗中。如:柳眼、柳眉、柳脸、柳腰、柳身、柳姿、柳质、柳眠等,庶几达到了柳女不分、合而为一的融和情态了。
宋人葛立方尝云:“柳比妇人尚矣,条以比腰,叶以比眉,大垂手、小垂手以比舞态,故自古命侍儿,
多喜以柳为名。白乐天待儿名柳枝,所谓‘两枝杨柳小楼中,嫋嫋多年伴醉翁’是也。韩退之侍儿亦名柳枝,所谓‘别来杨柳街头树,摆撼春风只欲飞’是也。洛中里娘亦名柳枝,李义山欲至其家久矣,以其兄让山在焉,故不及昵。义山有《柳枝》五首,其间怨句甚多,所谓‘画屏绣步障,物物自成双;如何湖上望,只是见鸳鸯’之类是也。”[13]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韩愈直接称其侍儿为“柳枝”,一方面体现他们对其侍儿轻盈柔美体态之喜爱之意,一方面也表明他们对柳树婀娜多姿之钟爱深情,具有浓郁的自然生态意识。清人褚人获《坚觚补集》卷二尝云:“古人诗中,多以柳比美人,取其柔曼之态相似也。唐牛峤《柳枝词》云:‘吴王宫里偏深,一簇纤条万缕金。不惯钱塘苏小小,与郎松下结同心。’誉柳女石松,殊有趣。”刘禹锡《忆江南》:“嫋柳从风疑举袂”一句,简直就把随风轻摆的“嫋柳”,当成是翩翩起舞的青春少女了。孟棨《本事诗》载:“白尚书(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年既高迈,而小蛮方丰艳,乃作《杨柳枝》辞以托意曰:‘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14]13清人程梦星评李商隐诗尝指出:“唐人女子好以柳比之,如乐天之杨柳小蛮,昌黎之倩
桃风柳,以及《章台柳词》皆然。”[15]随着商业繁荣与都市的发展,尤其是皇帝的骄奢淫逸,柳又与青楼女子、皇妃宫女结下了不解之缘。如白居易《杨柳枝》所咏:“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韩翃尝与京城名妓柳氏相好,“后数年,淄青节度侯希逸奏为从事。以世方扰,不敢以柳自随,置之都下,期至而迓之。连三岁,不果迓,因以良金买练囊中寄之,题诗曰:‘章台柳,章台柳,往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柳复书,答诗曰:‘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柳以显独居,恐不自免,乃欲落发为尼,居佛寺。”[14]7后来,章台柳遂为青楼女子之代称。敦煌曲子词《望江南》中的青楼女子则径称自己是任人折攀之“柳”,即所谓“我是曲江临池柳,者人折了那人攀”。到了晚唐至北宋,杨柳意象与青楼女子及其处所联系则更为密切,如:柳市花街、柳陌花衢、柳际花边、花柳巷陌,等等,再后来竟然连性病亦称为“花柳病”了。
谢公离别处在唐代,京城遍植杨柳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韩翃《寒食》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云:“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因此,皇宫中也自然种植起许多杨柳来。白居易《诏取永丰柳植禁苑感赋》一诗就记载了植柳于宫中的史实:“一树衰残委泥土,双枝荣耀植天庭。定知玄象今春后,柳宿光中添两星。”既然宫中多植柳树,人们就自然而然地又将柳树的形态与气质比附于皇妃宫女的姿态与精神,将宫柳人格化。如韩琮《和白乐天诏取永丰柳植上苑,时为东都留守》云:“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清霄。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李商隐《柳》亦云:“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聘舞姬腰。”等等。
由上可知,唐诗中以柳喻美女者,委实已蔚为大观矣。
唐诗中涌现大量以柳喻美女的创作盛况,一方面是由于唐代诗人对杨柳自然意识审美程度的空前提高,而另一方面则由于受唐诗中折柳送别极为普遍之现象的影响,故而连带促进了以柳喻美女诗歌的兴盛。在所有以柳喻美女的唐诗中,贺知章的《咏柳》诗堪称为独占鳌头之绝唱。如果说李善注《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率先发现了以柳喻美女之审美价值的话,那么,贺知章的《咏柳》则真正开启了全力以柳喻美女的诗歌创作之先河。诗云: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拙文《从〈咏柳〉看唐宋诗审美特征之差异》曾就此诗以柳喻美女的审美特征作过简要的论析,认为:“诗人借助于一株早春柳树的描写,来歌咏可爱的新春气息。这种以一总万、以少胜多的表现技巧已属不易。而尤为妙者,乃在于诗人描写柳树时却处处绾合着美女的情事。垂柳的特征,多给人以轻柔、和顺、体贴、多情之感,她与年轻美女轻盈颀长的体态、潇洒披肩的长发及其温和清纯的气质甚相吻合。贺知章正是抓住了垂柳与美女之间共同的美感特征,进行全新的构思,从而开创了柳树喻美女的新的艺术境界。‘碧玉妆成一树高’,劈头一句,诗人即将柳树幻化成亭亭玉立、独领风骚的绝代美女。而‘万条垂下绿丝绦’,诗人又进一步将随风摇曵的千丝万缕之柳枝,想象成美女飘飘飞动的裙带。如此二句,则已将柳树写奇了,写神了,写活了,写出了柳树的万种风情和一片神韵。如果说前二句是侧重描
写‘美女’形貌妆饰之美的话,那么,‘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二句,则从‘女红’方面来突出‘美女’的心灵手巧之美。这‘裁出’与‘剪刀’,不正是‘美女’缝制衣物的行为与劳作工具吗?全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