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
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中西医结合基础是综合应用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及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研究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机制的一门学科,是具有中国特和时代特的学科。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之一,是全国首批设立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长江学者工作岗位的学科。本学科是教育部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是我国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教育部理科基础教学与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单位。
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是由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药理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循证医学等多学科组成的学科。承担国家科技部“973”计划、 “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北京市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多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奖多项。主编和副主编国家规划教材及其他专著多部。目前已形成以著名专家为核心、高层次中青年学者为主体、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及层次齐全的中西医结合基础人才培养体系,在国内同类学科
中处于领先地位。
二、研究方向
1.中医药理论的现代科学基础研究
2.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特别是常见病和难治病)的疗效和机理研究
3.应用循证医学评价中医药疗效标准的客观性
4.卫生政策与管理(卫生服务管理与成本、卫生经济与中医药政策)的理论和方法
三、培养目标
掌握中西医结合研究领域及各相关学科的研究方向、发展趋势及前沿内容,具有坚实、宽广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相关专业领域的实验操作技能,具备独立从事有关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的能力。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研素质,富有团结协作和求实精神;成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四、课程设置
1. 公共必修课
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2. 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
根据导师研究方向从下表中选取1门专业课、2门专业基础课,也可经论证、批准由导师自主开设专业课,如学校所开课程不能满足要求,可经导师批准到校外学习其它课程。
所选课程不能与硕士阶段重复。
医药卫生专业基础知识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高级生理学★
54
2
神经生理学
54
2
神经病理学★
54
2
心血管药理学★
54
2
药理学进展
54
2
分子细胞与疾病
54
2
循证中医药研究方法
54
2
感染性疾病研究进展◇
36
2
病理生理学进展◇
36
2
分子药理学研究进展◇
36
2
高级生物化学◇
36
2
卫生服务与成本研究★
36
2
卫生经济评价★
36
2
免疫学研究进展◇
54
2
中西医结合脑病
36
2
中药药理学
36
2
神经解剖学
36
2
细胞生物学
36
2
医学分子生物学
36
2
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
36
2
临床免疫学
36
2
现代内分泌学研究进展
36
2
免疫学实验技术
36
2
信号传导的分子生物学◇
36
2
临床流行病学
54
2
医学统计学
54
3
神经科学研究技术◇
36
2
卫生管理与政策专题
36
2
QOL测评学
36
2
◇:拟申报公开授课的新开课程;
★:为博士生导师独立申报,作为给自己所指导研究生授课的课程。
五、科研实训及要求
按照《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执行。鼓励积极参加国内外有关学术活动和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每学期不得少于1次,每学年至少2次参加校外有学分的学术活动。从第2学年起每年至少作1次学术专题报告(包括读书报告、文献综述、专题介绍及研究工作汇报等)。
六、中期考核
按照《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细则(试行)》执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