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流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8)集流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一.雨水集流面的集流效率
    (一)影响集流效率的因素
    1.降雨特性与集流效率的关系
    由降水,经流或产流机理分析可知,随着每次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增加,集流效率也增大,因此当小雨量,小雨强的过程多时,其集流效率也较低,若降水量小于某一值时,可能不产流。而且集流面的吸水性、透水性越强,降雨特性对集流效率影响越明显。
2 集流面材料的影响
    集流面材料的吸水性,透水性越强,其集流效率越低,根据试验结果表明,以混凝土、完整裸露塑料膜和水泥瓦的集流效率较高,可达70%~90%,而土料集流效率一般在30%以下,几中常见集流面材料集流效率大小依次为完整裸露塑料膜、混凝土、水泥瓦、浆砌石、机瓦、塑膜覆砂、塑膜覆土、青瓦、三七灰土夯实、原状土夯实。用化学方法处理土质集流场,可提高集流效率。
3 集流面特性的影响
    集流面坡度对集水效率的影响。一般较大集流面坡度可减小降雨集流过程中的水层厚度,增加径流速度,缩短汇流时间,因而可提高集流效率,坡度对土质集流面的集流效率影响更大,为提高集流效率,一般建议土质集流场纵坡宜不小于1/10
    集流面面积对集水效率的影响。当其它条件相同时,集水区面积越大,尤其是汇流路径越长,入渗以及滞留的水量就会越多,从而使集流效率越低。而且集流面积对吸水性、透水性强的集流面的集水效率影响会更严重。
    集流面前期含水量对集流效率的影响。集流面前期含水量对有吸水性、透水性的集流面的集流效率亦有影响,集流面在降雨前含水量越高、吸水性越弱,降雨集流效率就高。特别对土质集流影响明显,而对混凝土集流面影响较小。
    (二)集流效率的计算方法
    当能获得每次降水量,平均降水强度和集流面前期含水量时,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所经过5α的研究,取得研究成果[14],现仅列出部分计算公式。
1 已知次降水量,平均降水强度以及集水面前期含水量的集水效率计算公式为:
Eh=1.0-cp-aI-bW-d                  (3-1)
2 已知次降水量,次平均降水强度的集水效率公式
Eh=1.0-cp-aI-b                    3-2
式中:Eh—各次降水的集水效率,为小数;
      P—各次降水量(mm);
      I—次降水平均强度(mm/mim);
      W—集流面前期含水量,为小数;
      abcd—待定常数,它们综合反映了集流面材料,坡度、施工质量以及一些随机因素对集水效率的影响,以该种材料集流面的试验观测资料,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即可得到它们的值。
    各种材料年集流效率可按在不同降雨情况下的试验资料确定。在降水资料不说或缺乏试验资料的地区,可直接建立降水与径流关系,如降雨与径流关系曲线等,也可参考类似地区选用相应集流效率或按表3-1的规定取值。
3-1  不同材料集流场在不同降水量及保证率情况下全年集流效率表
多年平均降水量(mm
保证率(%
集流效率(%
前期工程费
混凝土
塑膜覆砂
水泥土
水泥瓦
机瓦
青瓦
黄土夯实
沥青路面
自然土坡
400~500
50
80
46
53
75
50
40
25
68
8
75
79
45
25
74
48
38
23
67
7
95
76
36
41
69
39
31
19
65
6
300~400
50
80
46
52
75
49
40
26
68
8
75
78
41
46
72
42
34
21
66
7
95
75
34
40
67
37
29
17
64
5
200~300
50
78
41
47
71
41
34
20
66
6
75
75
34
40
66
34
28
17
64
5
95
73
28
33
62
30
24
13
62
4
二、集流场位置与集流面材料的选择
    集流场是汇集雨水的场所,其位置应充分利用房顶瓦屋面,庭院、场院、荒山坡地、乡村道路和公路路面等,当现有的集流面面积小,满足不了集水量要求时,可考虑修建人工防渗集流场。人工集流场位置要选在靠近住房和需灌溉的农田,并应尽量利用空闲土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在人均耕地较多的地方,可采用土地轮休的方法,用塑膜覆盖部分耕地作为集流面,第二年该集流面转为耕地,再选另一块耕地作为集流面。而为灌溉供水的集流场,宜使集流面和拟灌溉地之间有一定高差,以便进行自压灌溉。在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小流域治理,利用荒山荒坡作为集流面,并按设计要求修建截水沟和输水沟,把水引入蓄水设施,或修建谷坊塘坝拦蓄雨洪。
    集流面的材料有很多种,如混凝土、水泥土片(块)石衬砌、瓦、塑料薄膜、沥青公路路面、天然土坡面夯实以及化学材料等。选用材料时应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提高集流效率和降低工程造价的原则进行。
    用以发展庭院经济灌溉和生活用水的集流面工程,应优先考虑瓦屋集流面。但当现有屋面为或铅皮时,因其对健康有害,宜忙乱建为瓦屋面,并优先采用水泥瓦,以提高集流效
率;原状土夯实的集流面,其集流效率低,一般在30%以下,因而所需集流面积较大,而且随着年降雨水平的不同,其集水效率亦不同,差别较大。若细心夯实土壤,或对于平坦地面改造成小块有坡度的条形地块,可获得提高集水的效果。修建人工防渗集流面时,若当地砂石料丰富,运输距离较近时,可优先采用混凝土集流面,因其渗适系数小,在较小的雨量和雨强下即能产生径流,集流效率高且比较稳定,而且水质卫生,维护费低,使用期长,但在大面积集水区域使用时工程费用较高。用塑料膜覆盖部分耕地的集流面,其集流效率较高,而塑膜寿命短,采用埋藏式塑膜可延长塑膜寿命,但集流效率较低。用化学方法固结土壤的集流面能获得良好效果,如用钠盐可以使粘土粒转化而形成一个不透水层,涂上沥青或焦油可以填塞地面土壤孔隙,还可以定期重复处理,以维持地面集水的水密性等。总之,集流面材料有多种,其集流效率和费用各有差别,各种集流面材料的选择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二. 集流面的设计与施工
(一) 瓦集流面
瓦有水泥瓦、机瓦、青瓦等种类,水泥瓦的集流效率高,宜尽量选用。瓦屋集流面的设计施
工可按当地建房要求进行,一般水泥瓦屋面坡度比为1/4,瓦与瓦之间应搭接良好。有的斜土坡可模拟屋顶面修建斜土坡铺瓦作为集流面。屋顶集流面可采用接水槽或在屋檐下的地面上修建汇流沟汇流。汇流沟可采用混凝土现浇或预制或块(片)石、砖衬砌的矩形、U形渠,也可采用土渠。汇流沟的纵向坡度应根据地形确定,衬砌渠(沟)一般不宜小于1/300,土渠(沟)不宜小于1/500,断面尺寸应按汇流量确定。瓦屋面集流效率较高,水体较为清洁,并可节约耕地,投资少,易于管理,可长期利用,但其面积较小,一般为100~200m2
(二) 土质集流面
利用土质道路作为集流面的,要进行路面平整并设置向路边排水的横向坡度。利用荒山坡地建造原土翻夯、灰土集流面的厚度应不小于30cm。原土翻夯可按最优含水量分两层夯实,每层铺松土应不大于20cm,夯实后干容重应不小于1.5t/m3。灰土中白灰与土的体积比例宜为37。土质集流面的纵坡宜不小于1/10。利用道路、自然坡面或新建专用集流面集流时,均应修汇流沟。土质集流面因地制宜,施工简易,费用低,但其集流效率低,而且集水易受污染,含泥土量大易使储水体淤积。
(三) 塑料薄膜流面
可分为裸露式和埋藏式两种,裸露式塑膜集流面可采用农用地膜或棚膜。埋藏式塑膜集流面宜采用0.1~0.2mm厚聚氯乙烯或聚氯乙烯塑料薄膜,覆盖材料可采用厚度5cm左右的或中、粗砂。
塑料薄膜集流面的土基,要求铲除杂草,整平地面进行适当拍实或夯实,以人踩不落陷为准。塑膜铺设接缝可采用焊接和搭接两种,焊接时两幅膜重叠宽度不宜小于10cm;搭接可采取折叠止水,重叠宽度不得小于30cm。裸露式塑膜的四周及表面适当部位宜用砖块,石块或木条压实。埋藏式塑膜的覆盖层应厚度均匀,抹压密实平整,砂覆盖层应摊铺均匀,塑膜铺设宜避开高温及寒冷天气。
塑膜轻便,造价不高,而且易移动,集流效率较高,水质较清洁,但塑膜易老化,而埋藏式塑膜比裸露式塑膜使用年限长,但降低了集流效率。
(四) 混凝土集流面
混凝土集流面宜采用厚度3~4C15现浇混凝土,集流面横向坡宜采用1/10~1/20,纵向坡度1/50~1/100。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地基进行洒水翻夯处理,翻夯厚度以30cm为宜,夯实后干
容重不小于1.5t/m3,有时也可采用砂砾石作垫层。浇筑分块尺寸为1.5m×1.5m~2.0m×2.0m,两块之间留有伸缩缝宽1.0~1.5cm,缝间填塞浸油沥青、牛皮纸、油毡、水泥砂浆或红胶泥等,若作为生活饮用水集流面时,不宜用沥青作填缝材料。伸缩缝应做到全部混凝土深度。
混凝土工程选用的砂、石、水泥和水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质量要求。混凝土浇筑时加强捣固,保证密实。混凝土面初凝后,要覆盖麦草,草袋等物洒水养护7d以上。夏天炎热时每天洒水不得少于4次。
(五) 水泥土集流面
配置水泥土的土料为沙、粉土或粘土以及它们的混合物,水泥土中的泥含量宜8%~12%。水泥土厚度宜为10cm,夯实干容重应不小于1.55t/m3。水泥土施工前土基处理与混凝土集流面相同。水泥土铺设夯实后,再铲刮平整,表面抹一层水泥浆,稍干后即洒水养护14d
(六) 浆砌片(块)石集流面]
浆砌片(块)石集流面可采用一层石料平铺。应采用砂浆座浆砌筑和勾缝,不得先干砌再灌缝。砌筑应做到石料安砌平整、稳当,砌缝应用砂浆填充密实。石料砌筑前,应先湿润表面。勾缝应采用平缝。座浆水泥砂浆标号不宜低于M7.5,勾缝砂浆不宜低于M10
(七) 固结剂集流面
用化学方法固结土壤的集流面是用化学材料如用钠盐、粗石蜡、硅有机树脂或防蚀剂、防水剂等处理的集流面,以提高集流效率。例如用钠盐处理集流面,能够促进土壤表面形成壳层,减少降水入渗,增加地表产流,提高集水效率。其处理形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将干盐粒铺在地表或喷洒盐溶液于地表;另一种是在集水面处理的最后阶段,将盐混合(掺合)到土壤中,在国外,80年代以后,集流面偏向用化学方法处理[14]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