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模拟题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5题)
1.中国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
A.元朝末年B.明朝末年C.清朝末年D.民国初期
2.课程可被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对课程进行这种划分的角度是( )
A.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B.课程管理制度C.课程的组织核心D.课程的存在形式
3.“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个人”的提出者是( )
A.苏霍姆林斯基B.马卡连柯C.加里宁D.陶行知
4.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是贮存在哪一种记忆中的两种记忆方式( )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感觉记忆
5.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是()。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理想信念与价值观
C.知识与技能、创新与实践、情感态度与科学观
D.知识与技能、理解与运用、人生观与价值观
6.凯洛夫《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更侧重于哪一个教育流派?()
A.形式教育派B.实质教育派C.传统教育派D.现代教育派
7.明确提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近代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洛克C.乌申斯基D.第斯多惠
8.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B.实习作业法C.练习法D.实践活动法
9.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 )
A.教学B.社会实践活动C.课外活动D.班主任工作
10.在教育合力形成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是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社区教育
11.下列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的是( )
A.教育方法的多样化B.教育形式的集体化C.教育内容的生活化D.教育方式的情感化
12.张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经常采用表扬、奖励、批评、处分等方法来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水平。这种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个人修养法C.榜样示范法D.品德评价法
13.一个外表充满魅力的人,其品行往往也会得到较高的评价。这种现象所反映的社会知觉效应是
A.刻板效应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效应
上海专升本学校14.某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能够产生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观念和事物。他的这种能力属于
A.概括能力B.创造能力C.观察能力D.模仿能力
15.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
A.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B.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C.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D.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16.关心集体、对人热情、乐于助人、为人谦虚等特点,属于|生格的()
A.理智特征B.情绪特征C.意志特征D.态度特征
17.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倡导过“产婆术”,其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谈话法B.讲授法C.练习法D.情境教学法
18.通过实验提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的心理学家是( )
A.斯皮尔曼B.艾宾浩斯C.斯腾伯格D.麦克里兰
19.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无意识现象的流派是()。
A.机能主义心理学B.精神分析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人本主义心理学
20.“说明心理与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体现的心理学研究目标是()。
A.陈述B.解释C.预测D.控制
21.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其中美国的鲍尔斯与金蒂斯倡导的是()。
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
22.我国于1985年颁布的,旨在“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教育改革文件是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C.《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D.《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3.在全部教育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教育目的B.教育制度C.教育机构D.教育功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