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綦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20.11.18
∙【字 号】綦江府办发〔2020〕44号
∙【施行日期】2020.11.1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村镇建设
正文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印发关于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相关部门,有关单位:
《关于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11月18日
关于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有效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16〕247号),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以下简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和“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紧扣“一点三区一地”发展思路,打造主城都市区重要支点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服务区、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发展试验区、知名休闲旅游目的地。立足全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制度、技术和销售模式创新为动力,坚持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积极建立农业和二
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促进农文旅、产加销一体化,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培育新型业态,引导产业集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二)发展目标。拓展深化农业功能,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高效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业和农村电商服务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到2022年,基本形成产业链完整、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萝卜、辣椒、生猪、特粮油、禽蜂5个十亿级特产业链基本形成,农产品加工产值达50亿元。依托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建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个、市级休闲农村和乡村旅游示范镇村10个,乡村旅游经营收入每年增长率不低于10%,吸纳农民就业3万人。
二、实现路径
(三)推进种养循环融合。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产加销旅一体发展。推广标准化养殖场加规模化种植园、稻鱼(鸭)同田、鱼菜(粮)共生等模式。在横山、郭扶、三角、东溪、永新、石角等地发展壮大优质稻标准化示范基地,推广稻—鸭、稻—鱼、稻—油等绿种养模式,着重提单产、优效益,
做大做响农业产业品牌。在相关街镇推广发展标准化生猪、家禽等养殖场与规模化种植园相结合的粪污就地消纳综合利用种养循环“一场一园”、“林下蛋鸡”等种养循环模式,开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试点示范工作。抓好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建设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农膜回收利用站。大力发展林果、林药、林禽、林蜂等林下经济。积极发展创意农业、农业生产租赁业,培育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精致农业等新型业态。(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区生态环境局、区林业局)
(四)提升产加销融合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推进产后商品化处理,支持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改善储藏、保鲜、清选分级等设施装备条件,配强加工设施,提高产品处理能力。持续推动初加工用电享受农用电政策,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积极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一批以饭遭殃、金星为首的加工示范企业,强化农产品加工业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坚持招引、挖潜、扶持、培育多措并举,扶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商务委、食品园区管委会、区供销合作社)
(五)强化农旅融合发展。发挥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品牌作用,大力推动休闲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挖掘特农业基地、特镇村、农村自然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打造东溪古镇、永城镇等特农旅镇。围绕特产业园、三角红岩坪、永新梨花山、石角刘罗坪等农业特产业片区,建设集科普、教育及农耕文化、生态文化展示为一体的体验养生区,发展农业观光、果蔬采摘、农事体验等乡村旅游区。做精5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持续道路、供电、供水、停车场、环卫、观景台、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加强农村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改善等标准制定与实施,促进服务设施、食宿条件和环境卫生改造升级,在每条精品线路上聚力打造1-2个“地标”项目。创新发展森林人家、民宿产业、田园客栈、乡村酒店、生态庄园等,打造横山、高庙、丁山等乡村避暑基地,建设古剑山、老瀛山等乡村康养旅游基地,推动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实施一批乡村旅游项目,推出一批乡村旅游产品,打造一批乡村精品游线,开发一批乡村旅游商品,办好一批乡村旅游节会。(牵头单位:区文化旅游委,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生态环境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农业农村委、区商务委、区林业局、区市场监管局)。
(六)深化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加快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2022年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5个。推广合作式、托管式、订单式等农业生产性服务。培育乡村产业创新主体,加
强与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完善萝卜、辣椒等优势主导产业发展技术支撑服务体系,创新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方式,探索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因地制宜开展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等服务。完善街镇商业设施布局,规划建设街镇微型商圈,配置品牌连锁超市、农贸市场或特市场、品牌餐饮、星级农家乐等商业设施。建立健全农村电商三级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消费品、农资、农产品等流通网络,培育发展农民经纪人和个体工商户。支持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商务委、区供销合作社、区市场监管局)
(七)加大农业与文化融合力度。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鼓励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为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提供多种形式的创意设计服务,提高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包装力度,增强品牌影响力,增加农业产品附加值。扩大农耕文化、地方特文化宣传交流,开展农耕文化宣传教育进单位、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引导公众参与农业科普和农事体验。(牵头单位:区文化旅游委,责任单位:区教委、区民政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农业农村委、区商务委)
(八)促进农业与信息化紧密融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农村电子
商务,促进农业产业化、科技化,推广企业零售、农场直供、产品溯源、订单农业、线上线下、社区支持农业等电商模式,完善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体系。制定适合电子商务的农产品分等分级、产品包装、物流配送、业务规范等标准。到2022年,建成21个农村电商镇级公共服务中心和100个农村电商村级服务站,培育一条完整的农产品供应链,实现有条件、有需求的街镇和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能力及物流配送能力全覆盖。大力推进电子商务消费带动产业扶贫,促进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各个环节深入融合。到2022年,建设以生猪养殖为重点的智能化养殖示范场200个以上,实现智能化养殖畜禽50万头(只)以上。积极搭建政务服务、科技服务、生产管理等网络信息应用平台,大力推进特产业智能化改造。打造“互联网小镇”2个、“移动互联网村”20个以上。(牵头单位:区商务委,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农业农村委、区大数据局、区供销合作社)
(九)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聚集交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冷链物流、仓储保鲜等短板,加强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推进建设一批牵引力强、有利于生产消费“双升级”的现代农业设施。有序推进宜机化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机推广,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农业机械化在农村普遍应用,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智慧农业发
展,大力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良种、良质、良品、良技、良机“五良”融合。推进传统农业智慧化改造,建设一批智慧果园、智慧畜禽养殖场、智慧水产养殖场。(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区商务委、区大数据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