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333名词解释
333名词解释:
1、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是汉代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的高等专科学校。创立于东汉灵帝,它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鸿都门学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产物,即宦官派为了培养用户自己的知识分子而与士族势力占据地盘的太学相抗衡的产物。但在教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
2、鸿都门学的意义:
首先,它打破儒家独尊的教育传统,以诗、赋、书画作为教育内容,这是教育史上的一大变革。
其次,鸿都门学作为一种专门学校,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为后来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2、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在自己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中提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所
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临近发展阶段间的过度状态。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上都不仅考虑到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而且能根据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这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
3、大教育观
是基于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的一种教育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一种“泛教育观”。教育不仅在时间上贯穿人的全程,在空间上也往往充注于人生所处的各种场所,最终目标是为了维持或改变生存处境,提高生活质量。这种教育落脚于提高人的学习能力,从而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教育别人和自己的教育者),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
4、迁移
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的知识、技能或态度形成的影响,它不仅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也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不仅包括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也包括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
5、教学模式
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
或者是一整套开展教学活动的方法论体系。教学模式的研究是解决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问题。它主要包括五个要素: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实施条件和教学评价。这五个要素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6、小先生制
是陶行知在生活教育实践中倡导并推广实施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即在儿童教育中采取大的教小的,会的教不会的方法。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与宝山之间筹办了山海工学团,在其中的儿童工学团中采取了小先生制。陶行知吧“小先生制”看作是普及教育中“攻破先生关”的有效手段。“小先生制”是对解放区的普及教育活动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7、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的官立学校,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之门而得名。稷下学宫采用“官家主办,私家主持”的办学形式,并且稷下学宫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如不治而议论、自由辩论和学无常师等。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体现了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它既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
心和缩影也是当时教育上教育的重要创造。稷下学宫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
8、苏格拉底法
是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此方法不是将现成的结论硬性灌输或强加于对方,而是引导对方自己得出正确结论,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已知到未知的规则,当然,它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和适度范围内使用。
9、哈多报告
1926年-1933年以哈多为主席的教育调查委员会,在对英国全日制小学进行调查后,先后三次提出的《关于青少年教育的报告》,一般称为哈多报告,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26年报告。主要内容有:小学教育应重新称为初等教育(8-11岁,初级小学);11岁后接受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均称为中等教育;11岁选择性考试。哈多报告对英国教育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第一次从国家角度阐明中等教育成为面向全体儿童教育的思想,并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明确提出了初等教育的终点和初等教育后教育分流的主张。
10、教师共同体
是一种专业性的团体,是教师基于共同目标和兴趣资源组织的,旨在通过合作对话和分享性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师团体。教师共同体不仅具有共同的文化历史传统,而且个体和个体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的系统,每个教师在系统中获得了身份。教师共同体构建的目的在于:①加强教师之间的密切合作,促进教师自主发展;②教师间相互学习,提升专业水平;
③推动学校的改进和发展。
11、豫时孙摩
这是《学记》总结出来的四条重要的教学原则。“豫”是预防性原则,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发生的不良倾向,采取预防措施;“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摩”是指学习观摩原则,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12、要素主义教育
是20世纪30年代末作为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的对立面出现的,巴格莱被视为要素主义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要素主义教育理论具有以下要点:①与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尖锐对立;②把人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③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④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⑤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13、全人生指导
是杨贤江提出了来的,指对青年进行全面的关心、教育和引导,不仅关心他们的文化知识学习,也要对他们生活各种实际问题给予正确的指点和疏导,使之在德智体美、知情意行等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成为一个“完成的人”,以适应社会改进之所用。
14、结构主义教育
它是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结构主义教育理论有:①强调教育和教学应该注意学生的智能发展;②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③主张学科基础的早起学习;④提倡“发现学习法”;⑤教师是结构教学中的主要辅助者。
15、班级授课制
萌芽于昆体良,夸美纽斯系统的论述了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就是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为不同的班级,根据课表和作息时间表,由老师有计划的对同一个班的全体学生同时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16、道尔顿制
是由美国教育学家帕克赫斯特提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其目的是废除年级和班级教学,教师和学生采取合约的形式进行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自主动的在实验室内,根据拟定的学习计划,以不同的教材,不同的速度和时间进行学习,用以适应其能力、兴趣和需要,从而发展其个性。
17、场依存型
是指基本依赖于外在的参照的一种认知风格,场依存型学习者,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低,在信息加工时,对外在的环境有较大的依赖倾向,往往较多的依赖外在参考去知觉事物,或者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不能从复杂情境中区分实物的若干要素或组成部分。
18、下位学习
如果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容和概括的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新知识与旧知识所构成的这种关系就是一种类属关系,又称下位关系,这种学习便称为下位学习。类属学习的效率取决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起类属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巩固程度,有两种不同的类属过程,一种是派生类属过程,另一种是相关类属过程。
19、三舍法
是北宋王安石变法科目之一,即用学校教育取代科举考试。“三舍法”是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等,上舍优秀的学生可以直接授予官职,这一改革举措,事实上将太学变成科举的一个层次,学校变成选官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把养士和取士同归于学校的做法在中国历史上是一大创举。
20、三纲五常
是西汉董仲舒提倡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
常”即“仁、义、礼、智、信”。董仲舒把“三纲五常”及其相应的忠孝等封建道德,说成是上天赋予的,是违背不了的,旨在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忠臣顺民。21、课程标准
又称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22、癸卯学制
中国近代第一个政府法令公布实施的血脂、1903年清政府大臣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依日本学制拟定《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它规定的立学宗旨是“无论何等学堂,均以患孝为本,以中国经是为基。俾学生之术亦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其知识,练其技能”。
23、双轨制
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文化历史条件的影响下,由古代学校演变来的,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人民子女入学的众性现代学校,都同时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由此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一轨是为上层社会服务的,有着优良师资和设备条件的教育体系,其结构是——大学和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家庭教育;另一轨是为下层劳动阶级服务的办学条件较差的教育体系,其结构是——中学、小学。两轨之间平行并列,互不衔接,也不沟通。双轨学制的阶级对立性十分明显。
24、分斋教学法
是胡瑗在主持湖州教学时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在学校内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经义斋是学习儒家主义,以培养较高的统治人才为目标;治事斋分设治兵、治民、水利、算数等学科,以培养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技术管理人才。在中国教学制度发展史上,分斋教学法第一次开了主修和辅修制度的先河。使其他学科也取得了儒家经学的同等地位,在当时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25、试误学习
是桑代克提出来的,他认为所有的学习都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通过一系列尝试错误的过程逐渐达到的;换言之,在学习之初,学习者一定会经历一个被动、盲目的探索阶段,犹如猫初次进入迷箱中一样,而后,经过不断尝试错误后,正确的反应逐渐增多,而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这种心理历程就叫做尝试与错误学习。
26、头脑风暴法
是奥斯本于1957年提出来的,其基本原则是、;在集体解决问题的课堂上,暂缓作出评价,以便于学生踊跃发言,从而引出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案。为此,教学活动应遵守以下规则:①禁止提出批评性意见;②鼓励提出各种意见;③鼓励各种想法多多益善;④追求与众不同甚至离题的想法。
27、大教学论
是夸美纽斯的成名作品,《大教学论》的问世,使教育从以往哲学、社会学等论述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在这部著作中,始终贯穿着正确的教育应该在各方面跟自然相适应的思想,即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28、大学
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儒家学者讨论大学教育的一篇论文,提出了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是其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
29、中庸
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人生哲学和修养问题,提出了“中庸之道”:①性与教。开篇就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指上天赐给的叫做性,顺从和发扬本性叫做道,把道家以修明和推广,使之实行这就是教)。
②中庸(两端执其中,中立而不倚、中和)。是最高道德标准,也是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准则和方法。
③自诚明和自明诚,遵德性和道问学。实质是强调内心修养,外在努力学习,合二为一。④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对求知学习过程的阐述。
30、文教政策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在董仲舒的建议下,国家政策和文化教育皆以儒术为本,儒学成为统一的指导思想。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用严格的师法代替自由讲学,书本知识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长句古训代替了现实问题的探讨,这便是“独尊儒术”政策对教育的重大影响。
②兴太学以养士。这是落实“独尊儒术”的重要步骤。汉武帝下令为五经博士设弟子,标志着太学正式成立,以经学教育为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正式成立。
③重选举以选用贤才。建立察举制度,是对太学养士选才得补充,保障了读书做官、以儒术取士的落实,称为科举制度的先导。
31、西晋国子学
西晋时期,在统治阶级内部形成一个贵族阶层--门阀士族。为了保证他们受教育的特权,晋武帝咸宁二年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四年设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惠帝时规定五品官以上子弟入国子学,六品以下子弟入太学。此后,各朝中央官学都是国子学和太学并立,以体现“贵族
士庶皆需教”的原则。西晋国子学是我国古代于太学之外专门为世族子弟设学之始,是门阀士族享有特权在教育上的反映。
32、颜氏家训
是我国南朝梁时期的教育家颜之推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所写的一部比较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成为后来封建社会家庭的重要材料。其中论家庭教育:①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②严
慈相济(爱与教相结合)。③均爱原则。④重视语言和道德教育。
对当代教育的启示:①倡导早期教育。②重视道德启蒙。③掌握情感原则。④进行环境的陶冶。⑤重视语言教育,特别是外语教育。
33、科举制
产生于隋朝,发展于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士制度。采用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以考试为主,荐举为辅。科举制是隋朝的一大壮举,经唐、宋、明、清各朝代的发展更加完备。清末1905年废除,共存1300多年,对封建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科举制产生前期,刺激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为封建国家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形成了整个社会热爱学习的风气,但是由于宋代以后,各朝各代偏重科举,忽视兴学,导致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科举的弊端显露无疑,各种消极作用凸显出
来。总之,科举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至今仍然有重要影响,研究价值显著。
34、监生历事
是明朝国子监监生实习的制度,历事是指到监外历练政事,规定国子监监生学习到一定的年限,分拨在京各衙门历练事物,锻炼和考察政务才能,历事后进行考核,上等送吏部可授予官职,中等再行历练,下等送回国子监读书。
35、社学
创立于元朝,是设在农村地区,利用农村空隙时间,以8岁-15岁的农家子弟为对象的初等教育模式,并带有某种强制性。明代继承鹤发展社学,社学制度更趋完善,普遍设立,成为对民间儿童进行初步文化知识和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清代各省的州县都设立“社学”,普及面更广。社学是对于发展农村地区文化组织形式上的一种创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6、京师同文馆
1862年洋务派最早创办的外国语学堂,专门培养洋务人才,课程侧重于“西文”“西艺”,采用西方的教学制度,实行班级授课制。它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产物,是带有某些资本主义因素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学堂,是洋务学堂的典型。在近代教育史上,它被称为中国政府自行创建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标志着中国
专科生考研条件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
37、《白鹿洞书院教条》
又叫《白鹿洞书院揭示》,它是最早的一个专门供学校管理使用的学规,成为以后全国各类学校及书院共同遵行的教育指导方针,它不仅对我国宋末及元、明、清时期的教育有过深刻的影响,而且对邻国日本的教育也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
38、山海工学团
是陶行知在其生活教育实践中筹办的一所集学校、工场、社会于一体的乡村教育机构。1932年9月筹办,位于上海与宝山之间。山海工学团包括青年工学团、儿童工学团、妇女工学团、棉花工学团、养鱼工学团和山海木工场等。山海工学团的教学活动完全体现了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和生活教育的思想。抗战爆发后,山海工学团的实验停止。
39、民办公助
是革命根据地办学的一种形式,就是由众集资、出力自己办学,主要是家长和学生通过劳动来解决资金和人才问题,也采用集资、提取结余、开学田、组织文教合作社等方式来筹集办学资金,政府则给予方针上的指导、物质上的补助和师资上的支援。民办公助后来成为根据地教育的重要经验。
40、庚款兴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向清政府索取了巨额的战争赔款,视为“庚子赔款”,后列强退还部分赔款,用于在中国兴办教育事业,史称“庚款兴学”。退还庚款的总倡导者是美国,1908年,美国政府决定将应得赔款的一般,作为派遣留学生赴美的费用,并在北京创办了一所留美学校,即清华学堂(清华大学的前身)。“庚款兴学”反映了列强对中国加强了精神和文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