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字的由来和演变
德字的由来和演变
“德”,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dé,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德”的基本含义为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如美德、品德;引申含义为心意,信念,如一心一德。
德”是道的外显,是道的载体和表现形态,道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高能量物质。“德”充满宇宙太空,养育滋润着天地人万物,大至宇空星,小至物质夸克,一切生命的生存与发展,都是道德能量物质的巨大作用力。德蓄聚的厚薄深浅,决定着万物“道能”质量层次的高低,规范着物性的特征和物体的轻重大小,及其运化过程的长短。“德”就像人类万物生存不能离开的阳光、空气和雨水一样,离开就是生命的终结。
“德”,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甲骨文“德”字中的“普通话的来历彳”或“行”花示道路、方向;“直”用眼睛直视的样子表示正直。金文又加上“心”按正直的准则去做、去想,就是“德”,本义是道德,后来陆续在商朝金文、楚系简帛、秦朝小篆中发现,“德”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