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方言语气词“舍”的语气功能及其来源
袁子会
贵州方言是西南官话中的一种地域性语言,其语音特点为普通话里的一二三四声读成一三四二声,平翘舌不分,翘舌读为平舌。在贵州方言里,语气词使用率较高,如“啊”、“哈”、“咯”、“嘞”“舍”等。相比而言,“舍”的使用率比“啊”、“哈”、“咯”、“嘞”等要低。“舍”为实字时词义丰富,运用范围广。在贵州方言里,“舍”可以为语气词,“舍”的音“she”被读成“se”,与实字“舍”不存在语义关系,语气词“舍”为实义字“舍”的假借字。贵州方言语气词“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位于复句分句句末、表假设、推论、承接与转折,用于假设复句、因果复句、关系复句与转折复句;二是位于某些句子成分之后,表停顿。“舍”的来源与“嘇”类语气词有关,“舍”是“嘇”类语气词的变体。
一、贵州方言语气词“舍”的语气功能
“舍”在贵州方言里有两大用法,一是用于复句分句句末,表假设、推论、承接与转折;二是用于某些成分之后,表停顿。第一种用法可以细化为三种用法,“舍”主要出现在假设复句、因果复句、关系复句与转折复句中。首先,“舍”用于假设复句中假设分句的末尾,表强调、提醒,警告、假设情况不存在;其次,“舍”用于因果复句中偏句的末尾,表推论;最后,“舍”用于关系复句的第一个句末,表承接,这类复句常用关联词,强调情况的变化转折。因而“舍”带有转折的语法功能,常放于带关联词的复句中偏句的末尾,
这种偏句也可称为转折复句。
(一)位于复句分句句末, 表假设、推论、承接与转折
1.“舍”用于假设复句中假设分句的末尾,表强调、提醒,警告、假设情况不存在。
例如:
(1)你再不去舍,就望不到他咯。
(2)你再给我哭一句舍,我就把你落在这点。
(3)我能活到120岁舍,怕是睡觉都要笑醒哦。
“舍”放于假设复句分句末尾,整个分句含“如果……/要是……的话”的意思。例(1)里假设条件为“不去”,结果为“望不到”某人,带有特意强调假设的条件的功能,意为“如果你再不去的话,你就再也看不到他了”;例(2)里假设分句末尾,假设条件为“哭”,结果为“落”,带有警告、威胁听话人的意思,意为“要是你再继续哭的话,我就把你一个人留在这里”;例(3)里假设条件为“活到120岁”,结果“睡觉笑醒”的状态表明假设情况是不存在的或是不可能实现的,意为“我要是能活到120岁的话,我可能睡觉都会笑醒的”。
2.“舍”用于因果复句中偏句的末尾,表推论,带有推测者在情感上的一定的主观彩。如:
(4)他都有了舍,我就不给他了。
(5)他是好久没来了舍,怕是都不来咯。
因果复句会分正句与偏句,其前后存在因果关系,含“既然……就……、可能/应该……估计……”的意思,表示推测
的结果,含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例(4)中偏句推断条件是“有”,结果断定为“不给”,意为“既然他都有了,我就不能给他了”,情感上也带有说话人的主观彩;例(5)偏句条件为“好久没来”,根据事实定论“他不来”,因前因后果而进行推论,意为“他应该是很久没有来过这里了,估计以后都不会来了”,“舍”带有一定的主观彩。
3. “舍”用于关系复句的第一个句末,表承接与转折。这类复句常用关联词,强调情况的变化转折。因而“舍”带有转折功能,常放于带关联词的复句中偏句的末尾,这种偏句也可称为转折复句。如:
(6)你平时看着挺正常的嘛,一喊你去考试舍,你像发疯一样不听劝。
(7)喊你拿舍,你又不拿。
关系复句常用关联词连接两个分句,“舍”用于承接前一分句,表示转折变化,带有“怎么……就……、既……又……”的含义。例(6)“舍”位于句末,表示对前一分句情况的变化转折。“舍”承接前一分句,即“平时正常”这种状态,再遇“考试”便会产生“发疯不听劝”的新状态,意为“你平时挺正常啊,怎么一要求你去考试,你就发疯似的不听劝啊”,还带有说话人调侃的意味。例(7)“舍”位于复句偏句句末,表转折。偏句强调“拿”,结果为“不拿”,含“我既叫你拿着,可你又偏偏不拿”的意思,带有说话人不悦、埋怨的感情彩。
(二) 位于某些句子成分之后,表停顿
“舍”与许多语气词一样,具有停顿的语气功能。如:
(8)明天舍,会出大太阳哦。
(9)那张桌子舍,早就丢咯。
(10)那个人舍,好久没见咯。
“舍”位于某些成分之后,表停顿,一般用于陈述句。例(8)“舍”位于状语“明天”之后,强调时间,表停顿,突出“明天”会“出太阳”这样情况;例(9)“舍”位于受事主语“桌子”之后,表停顿,强调“桌子”被“丢”的状态;例(10) “舍”位于宾语“那个人”之后,停顿语气,表说话人对许久没见“那个人”这种情
况的描述。
贵州方言“舍”还能与“嘞”组合而用,如贵阳话里的“嘞话舍”,其用法与贵州方言语气词“舍”大致相同,一般用于假设复句,位于复句的前一分句句末,表示“虚拟假设”,也有“提醒、警醒”的意思,语气功能较强,如“她不要嘞话舍,你就拿到走咩”;“假设我不走嘞话舍,你又能拿我咋个咯”;“你要是不放开他嘞话舍,你一定会后悔咧”。
二、贵州方言语气词“舍”的来源
实义字“舍”被广泛使用,“舍”曾被误释为语气词。如“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舍”被释为名词“客舍”、动词“住宿”;动词“止”;副词“止”;代词“啥”;语气词等。但“舍”为语气词这种观点无法佐证,贵州方言语气词“舍”与“舍
贵州财经大学花溪区,贵州贵阳550000
摘 要:“舍”在贵州方言里使用率较高,一般为实义词,常用词组为“舍得”或“舍不得”。在贵州方言语气词中,“舍”为假借字,与实义词“舍”字形相同,不存在语义关系。语气词“舍”是“嘇”类语气词的变体,表提顿、假设。“嘇”类语气词表提顿、假设时是由“时”发生语法化而来。与“嘇”类语气词相比,“舍”的语气功能较弱,在贵州方言里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位于复句分句句末、表假设、推论、承接与转折,用于假设复句、因果复句、关系复句与转折复句;二是位于某些句子成分之后,表停顿。
关键词:贵州方言;语气词;“舍”;语气功能;来源
73
(上接第72页)
写字的美是人为刻意创造的,人们在写字的过程中会去刻意的注重它的结构以及写完之后它的效果要达到自己审美观的要求,而书法的美是一种技法与情感的自然流露。一方面,书法的美是技法的自然流露。通过点线,文字的斜正、均衡、大小、错落、动静、收放来表达“书意”,使其在不失法度的情况下融入自己的笔法,表达书者的性情从而达到最高境界;另一方面,书法的美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就拿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来说,它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全文行笔较快,结体宽博,笔法圆转,线条遒劲而舒和,章法浑然天成,字距时疏时密、随心所欲,墨法流畅自然,时有枯笔,燥而无润,挥洒自如。作品中墨浓淡的变化、枯笔的运用,皆为书者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是书者将情感寄于笔端的一种宣泄,这是一件悲痛到极致的泣血之作,给人以酣畅淋漓的感觉。
《祭侄文稿》上的涂改较多,枯笔的运用也产生了大量的“飞白”,这并不是书者有意为之,而完全是一种真实情感的流露。面对亲人的离世,国家的动荡不安,一代书法大师将自己内心所有的情感全部寄于笔墨之上,字里行间洋溢着颜真卿对亲人离世的悲痛和对敌人的恨。《祭侄文稿》是一篇将情感与艺术结合的罕见佳作,其艺术价值不可估量,也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总而言之,写字的美是人为刻意创造的,而书法的美更多的是自然的流露。我总觉得用好看一词来形容书法是不对的,好看一词更侧重于对一个物质、事物外观特征的肯定,而美不一样,它可以是内在的,也可以是外在的,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它比好看这个词的意境更深,境界更高。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象征,有着极大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魅力,集美学、结字、章法、构图、情感等于一体,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几千年来,它不仅具有文字本身具有的实用性,而且更具艺术性。它所显露出的或古拙,或秀媚,或端雅,或玄妙,其收与放,疏与密,虚与实,方与圆,意境无限,美妙无比,奇异瑰丽,成为当之无愧的艺术之魂,等等这些当然并非书者能刻意为之。我想以上便是书法与写字最大的区别了。
作者简介:
史高鹏,男,汉族,在校大学生,现就读于天水师范数学与统计学院。爱好颇多,涉及写作、书法、秦腔、音乐、历史之类。在书法领域,现主攻柳公权楷书《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及篆书,并兴趣盎然,临池不辍。作品曾多次在天水师范学院“校庆60周年社团联合嘉年华”书画展、2020年“逸雅杯”全国诗书画艺术大赛、天水市四校联谊“丹青晕染冬景,翰墨连接英”等书画邀请展中参与展览并取得一系列成绩,其中在2020年10月,篆书作品《春江花月夜》四条屏有幸入展由兰州大学举办的全国大学生第三十三届“神笔杯”书画大赛。
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中的“舍”无关。
实义字“舍”是由象形字发展而来,关于语气词“舍”来源的研究较少。据《贵州省志·汉语方言志》与《汉语方言大词典》记载,语气词“se”有很多方言变体,在贵州方言里为“舍”。张庆翔、陈逸然(2018)提到“se”类语气词起初不叫“se”,有确切的字形,将其统称为“嘇”类,这类语气词读音、功能用法相似或相同、来源相近,有很多的方言变体,如“嘇、舍、时、些、啥、唦、时价”。这些方言变体字主要使用范围在中南部、西北部各省。例如湖南、四川、贵州、湖北、陕西、山西等,其产生与各地语音差异有关。“嘇”类语气词变体多样,其来源与古词“时”有关。刑向东(2005)提到,表虚拟假设的语气词是由“时”发生语法化而来。山东方言里,“嘇”被认为是“时间”一词的合音。“间”与“价”读音相似,因而“时价”由“时间”发生语音变化而来。在许多方言里,“时”与“价”合音,语气词连用,发生语法化现象,且程度深,“价”被弱化,呈合音或是儿化状态,音为[sɛ]、[sɐr],“时”被认为是“嘇”类语气词的来源,因而[sɛ]、[sɐr]因语音习惯或发音变化产生了许多的方音,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多个变体字。表假设虚拟与停顿功能的这类语气词在语音上的语法化过程为:“时”---“时间”---“时价”---“嘇/些/唦/舍等;“时”的意义变化过程为:“时”(时间名词)---“时间-时价”(时间名词-假设语气助词)--- “嘇/些/唦/舍”(假设语气助词)---停顿语气助词。
三、结语
贵州方言语气词“舍”是汉语方言“嘇”类语气词的变体。“嘇”类语气词有三种功能,表提顿、假设、祈使语气。表提顿、假设时与“时”有关,表祈使时与“些”有关。“舍”表假设、提顿,由“时”发生语法化而来。此外,语气词“舍”在四川,广西也有此类用法。在四川成都方言中,“舍”字主要表示舒缓语气。如:再这样骄傲舍要失败哟!在玉林方言中,“舍”也可以与其他语气词组合而用。如:“明日我人出街口啊舍”,用于表示征求意见,位于是非句的句末,有“……好吧”或者“……如何/怎么样”的含义。相对四川、广西方言而言,语气词“舍”在贵州方言里所呈现的语法功能较多,主要位于复句的分句句末,表假设、推论、承接与转折;还可以位于句中某个成分之后,表停顿。
参考文献:
[1]涂光禄.贵阳方言语气词初探[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78-83.
[2]姚丽娟.贵州省绥阳方言的语气词[J].大家,2010,(15).
[3]胡光斌.遵义方言的语气词[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80-90.
普通话的来历[4]纪凌云.“舍”义辨——《孟子·滕文公上》“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20,36(1):88-95.
[5]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贵州省志 汉语方言志[M]. 北京:方志出版社, 1998.06.
[6]许宝华,(日)宫田一郎主编. 汉语方言大词典 2[M]. 北京:中华书局, 1999.04.
[7]张庆翔,陈逸然.“嘇”类语气词及其演变[J].现代语文,2018(4):4-9.
[8]苏丽红.玉林话的语气词[J].汉语学报,2011(1):38-43.
74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