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经典,森海的HD600、HD650,⼗年之后都可以让你舍不得抛弃玩家对器材的褒贬,不代表⼄迷观点。
作者:空中的硬币
真的,⼗多年下来了,过⼿的⽿机、⽿塞、播放器什么的真的不少了。如果按照前⾯张⼤妈家
有位烧友⾃⼰的经历,折腾了六七万,那么⼀路看看⾃⼰这是⼗多年下来折腾的已然三四⼗万
了,如果把这些钱拿来他⽤,车我可以换⼀辆不烧油的特斯拉了,南京这边的江北新区的⾸付
也可以搞⼀套了,更别说现在住在百家湖,⼀套像模像样⾳箱系统更不成问题。
有时候⼈就是这样,从⼊迷变的⼊魔,慢慢就淡忘了初⼼--享受⾳乐。因为,我发现我们不断地
换前端,换更贵的器材,⼝⾥说着⼤把的⽞学术语,最终⼤家是否还记第⼀幅⽿机中传来的那
种感动?
还记得前段时间跟南京⼀位⼀起玩⽿机的⼩友聊天。从⼤学时代在南京,⼗年之后在南京安
家、成婚,闲聊玩⽿机的事,最让他印象深刻的声⾳,还是2011年在南京东宇的⼀场试听会,
那套拜亚蓝圈版的DT880+⼩不点的MK8组合。
有时候我们总想从新的、贵的器材上⾯寻着印象中那个模糊的声⾳,但却发现不是贵与便宜
的事,⽽是我们的⼼变了,变的盲从了,变的没有⼈味了,变的不知道所以然了,变的去改变
⾃⼰听歌的习惯,变的让⾃⼰的炭基⼤脑往硅基芯⽚上去解毒⾳乐。
当然,也有个好处,变的让我们想⽅设法的去挣钱来满⾜⾃⼰这个扭曲的欲望了。
经典的总让⼈着迷
就⽐如今天要说的森海的HD600、650这两款⽿机,⽆论是在现在新⼈选择还是⽼烧的⾃娱⾃乐
你都能看到他们的⾝影。在早些年,那时候⼤家钱都不多的情况下。当然还有拜亚的DT880与
DT990,这个下次再说。你要知道的是早年竟然因为两个品牌,两款⽿机⽽分成两⼤对⽴的派
别,森海党与拜亚党。
森海党鄙视拜亚的清汤寡⽔,拜亚党吐槽森海党的浓墨重彩,势成⽔⽕,互相敌视。主要还是
因为没钱,不像现在可以双修,所以⼀定要争个你死我活,争个天下第⼀。
你就像2011年那时因为收⼊没有这么多,⽽像HD600、650的价格也是3600多,⽽拜亚的价格
也要2500多,⽽那时⼀款三单元的⽿塞也就1800多,不像现在反着来的。那时候万元是个什么
概念呢?万元就是⽿机⼀套⾛起,安然退烧,但是真正玩的起的却寥寥⼏⼈,⼤部分还是国产
⼟炮流⾏,声价⽐相对更划算。
⽽当你选择了森海的HD600、650⼜或者选择了DT880、DT990,那⾃然不管对于什么⼈来
说,认真了就会上瘾,有了就不满⾜,还希望更好,有钱的⼀步到位,没钱的慢慢爬楼梯。但
是看似异曲同⼯的两条路却有着千差万别。
⽽森海的HD6系列与拜亚的DT系列就是这样的存在,你⽤⼀两千块钱的设备能玩出⾃⼰喜欢的
声⾳,你⽤⼀两万的设备也能玩出不⼀样的新世界,在这九重天之中,总有⼀个属于你的世
界。所以今天之说森海的HD600与HD650,拜亚咱们下周再说。
⼀花⼀世界——HD6系列的世界很庞⼤
HD600开始,有了650,也有了现在的660s。但他们不像HD600那样,它的魅⼒在于,它打开
了初烧或者预算不⾼的烧友通往古典⾳乐的⼤道,也许和新⼀代旗舰、超旗舰相⽐,它的素质
已经不在线了,但它的现场感和极富时代特⾊的调⾳即使和旗舰级相⽐,也是⽆法忽略的。
世界上最贵的车是哪辆⾸先说明,就HD600来说,到⽬前为⽌已知的版本差不多就有⼋九个版本了。⽽对于这⼋九个不同时期、不同产地的版本来说,像⼤家坛上也有专业的评述——差异不⼤!!!所以版本追求完全没有必要。HD600虽然对系统的要求没有旗舰级⽿机那么敏感,但是⽐较讲究搭配,究其原因还是在于HD600的调⾳⾮常独特,⽐如堂⾳这个HD600最⼤的特征。
你听的是HD600的辉煌
不得不说,只要提到HD600基本就是古典⾳乐,⽽且古典表现也不是同价位的⼤部分⽿机可以⽐拟的(放在以前拜亚党这时候就要吐槽了,你那个堂⾳就是严重的⾳染,谈什么HIFI )。堂⾳这个神奇的EQ啊,HD600在表现⼤型交响乐的规模感与辉煌度来说有着极其⼤的优势,⽽且它侧重于整体⼤⽓平衡的风格,所以很多⼈都说HD600听⼤编制最有临场感、听上去更加有⽓势。
但是在表现乐器独奏或者⼩编制这⼀类的⾳乐,HD600的细节刻画就不够那么真实了,就⽐如说乐器的形体感不够强,弦乐⾥⾯⽐如⼩提琴或者⼤提琴的表现不够精致,如果⽤HD600的弦乐对⽐K701这样的,往往就是两败俱伤,所以在独奏的弦乐上,注重乐器形体感、结像感这⼀类更应该选择K701这个。⽽不应该想尽办法的去把HD600往K701上⾯折腾,套⽤句台词——⾂妾做不到啊
HD600只是⼀个凡⼈,不是神
录⾳合成的流⾏歌曲对HD600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好的现场录⾳除外,⽐如说加州⿊
店,HD600表现的还是不错的。但是现在的流⾏乐使⽤的时候⼤量电⼦合成伴奏、效果器、激励器,在通过调⾳台来拉近⼈声,调整⾳场。如果⽤HD600听来这两天朋友圈刷屏的周董的《MOJITO》,那滋味,请看我的表情
HD600在流⾏⼝⽔歌上的⽀持都是灾难,说实话你就是⽤⼀个跟HD600价格差不多的⽿塞都能随便把它轻松PK掉。主要还是这堂⾳会让流⾏伴奏显的问题多多,听上去的⾳场乖乖的;再有就是HD600的调⾳本⾝还是针对各类古典乐器上,最⼤的问题就是在以⼈声为主的⾳乐时,⼈声会被伴奏乐器给抢了,也就造成很多⼈说HD600⼈声远,结像不清晰的⽑病,当然这也是因为HD600本⾝调⾳的时候中频是略凹的,这对流⾏⼈声来说不太友好。
所以选择HD600的你,⼀定是以听传统的古典、器乐类的⾳乐为主,你⾮要⽤它听流⾏⼈声,可以,听听歌剧多好,否则——成妾做不到啊
HD650不是经典的经典
对于HD650来说,它是⼀个杀⼿,它不像HD600那般,⽽HD650的调⾳就注定了它的经典。有⼈愿意⽤万元的设备来搭配它,⽽不愿意去搭配更⾼的旗舰HD800、800s;有⼈愿意就⽤个像七彩虹C4这样的播放器陪伴着它,⽽不选择上台上放,就像HD600⼀样,HD650也保持着对系统需求的宽容性。
说实话,我并不喜欢HD650,买过也出过,来来回回⼏次。因为这个⽿机承载了森海从⼤奥之后太多的调⾳理念,以⾄于它本⾝的素质已经承载不了这么多,最终选择暗声个性也是⽆奈之举。但你依旧能在650上听到了森海⾦⾊的⾳染,这也许是对第⼀代⼤奥那种雍容和宽厚的敬礼。
搭配好的HD650凭良⼼说,有着HD600那种森海庄重⽽富丽堂皇的影⼦的,⼜有着HD600没有的饱满⼈声。⽽这点上,HD800却做不到了,HD800或许还能靠⾃⾝特性和素质和巨⼤的声场来继续森海的野⼼,但再也发不出森海黄⾦时代HD650那独具魅⼒的中频⼈声了。
有⼈说它是森海最经典的⽿机
是的,有⼈说HD650是最经典的⽿机,没有之⼀。因为它有HD600没有的,也有HD600有的。但就是因
为这样也造成了HD650的声⾳夹杂着⼀个极端,厚重。当然它的厚重不是源于局部的厚重,⽽是整体带来的感觉,但你要真的听完,反⽽觉得HD650厚重吗?HD650黯淡⽆光?实际上都没有。
HD650更我愿意⽤黄昏来形容,因为声⾳特⾊是相对昏暗的,但是黄昏也依然是美丽的,这种听感绝对的舒适,⽤来听男⼥中⾳这种再合适不过,或者民谣类⾳乐也是⾮常好听的,虽然声⾳不够活泼,但就是⼀个稳重,《⽆间道》⾥⾯那句台词怎么说的,中⾳稳。
HD650对声⾳密度和细节结合有⾃⼰的风格,它对声⾳细节表现听感上更偏重于密度或声⾳的饱满,整体风格不够舒展,显得声⾳很扎实、成熟稳重。虽然⾼频部分不错,但如果跟K701相⽐,还是显得K701更加轻巧⾃如⼀些。⽽在中频和低频表现上,HD650如果推⼒跟的上,则声⾳相当饱满有⼒,若推⼒跟不上,那声⾳也不会差到哪。
哪怕过了⼗年,你依旧会喜欢的HD650
与HD600的专精古典不同,HD650有⼈说它杂⾷,但其实HD650可以看做是弥补了HD600短板的好好先⽣。⽐如说HD600的中频是严谨、直⽩的,但对于⼈声来说会变成远、薄的问题。⽽HD650的中频是温暖的,真实的,⼈声⽐HD600近了许多。但你认为HD650的⼈声就是⼀个近,那就错了。应该说HD650的⼈声相⽐伴奏更加突出,⼈声的细节会更加清晰,这样造成了HD650⼈声近了。
但这也造成了HD650不如HD600对于古典可以营造更和谐的听感,你听上去总会觉得不那么井然有序,乐器之间的层级感总觉得不是那么清晰,似乎都揉捏在了⼀起。但如果是弦乐或者⼩编制,则会感觉⽐HD600要清晰、层次感⼜是HD600⽆法体现的。
穷玩与富玩只在脑放之间
当然了玩好HD600,这个玩好⼆字很耐⼈寻味了,很难定义。对于第⼀次购买⼤⽿的⼈,说实话,多多少少都把预期⽬标定的很⾼,特别是还没听过,只是从字⾥⾏间⾥或者云视听的录⾳中了解的⼈,请把脑放的开关关⼩点,真的容易闪了腰的。
HD600对于需要的输出功率其实并不算⼤,但如果从⾳乐的体现上来说,特别是古典⾳乐这种⼤动态的⾳乐中,那么它需要的输出功率也不是算下来四五⼗mW就能搞定的,很多⽐较低端的⽿放看起来输出功率挺⾼,但是压摆不够,对于HD600来说是⽆法满⾜。
个⼈认为⽿机和系统的搭配⽐单纯系统的投⼊更重要,不合适的搭配,贵真的⽐便宜的更难听。这点在HD600上深有体会,某些搭配不好的万元系统推HD600甚⾄可能不如风格对⼝的⼊门⼀体机,对HD600这种⾮旗舰级⽿机来说,对⾳源的要求并没旗舰级⽿机那么⾼,这样⼀来⽿放的搭配反⽽显得更重要。
所以搭配上,HD600的系统应该以突出强项为主,⽽不应该过度的去弥补短处,再⼀个声⾳搭配上应该
以中性为佳。你就⽐如说,HD600本⾝就是古典强项,你⾮要整个流⾏,你折腾的这个钱⼲嘛不换⼀副⽿机呢,有可能你花了⼩⼀万的投⼊折腾了⼀套流⾏⼈声的系统,结果那听感还赶不上像铁三⾓这样的⼈声⽿机,你说从投⼊产出来说,哪个更划算?
再⼀个就是调⾳搭配了,HD600本⾝就是浓妆艳抹的声⾳,所以前端搭配应该是偏重中性没有偏向的前端,如果你搭配⼀款染⾊偏重的,很容易丧失森海特有的调⾳风格,声⾳会变成什么样,就这真的让⼈尴尬了。
我⽬前的搭配,仅供参考
就我个⼈搭配来说,⽬前HD600我主要三套来应对不同的需求。⽐如说睡前,我就⽐较在意轻便;⼩憩的时候,我考虑⽅便;⼀个⼈放飞⾃我的时候,那必须完完整整的享受HD600带来的欢乐。所以第⼀套我在意的是听感上的满⾜,第⼆套则是追求听感上的提升,第三套则是希望完整的发挥实⼒(理论上)
床头机
我的床头机⾮常简单,更多的是想睡前爽⼀爽,更加在意⽿机与前端整体搭配带来听感上的整体性。⼤晚上的太过追求细节表现,实在太费脑了,毕竟⼈脑还不是硅基的。⼀开始⽤的是和
弦的HUGO2,搭配着,这套声⾳⾮常的协调。本⾝HUGO2的调⾳相对中⼼,所以搭配上HUGO2确实
可以获得相当不错的听感与素质追求。但是突然发现书桌套的QUTEST出掉之后没有解码了,就把HUGO2拿去做解码单独使⽤了,来回接插也挺⿇烦的。去年看到乂度新出的那个XD-05plus就果断⼊⼿⼀试了,⽤⽤就⼀直作为我的床头⼆奶机使⽤了。
当初选择XD-50plus的理由也很简单,推⼒⼤,能换运放,跟胆放的玩法差不多,可以⾃⼰调⾳。这样的话,我就可以根据HD600或者HD650的特性来根据⾃⼰的喜好调⾳声⾳了。⽽且相对体积来说跟HUGO2⼩了很多,如果HUGO2不使⽤电源供电开启桌⾯模式时,XD05plus与HUGO2的素质差异并不是很⼤,不过开启桌⾯模式的HUGO2才是完整的,你要硬拿⼀个千元的机器跟⼀个完全的机器较真也没意义。
就像前⾯说的,HD600、650其实对于系统的要求旗舰⼩很多,更多的在于调⾳的搭配上。只要满⾜了它们所需要的推⼒,那剩下的就是调⾳上能否达到你的听感追求了。所以XD-05plus在我⾃⼰的调校下,对于专门⽤来听古典的HD600来说,已经符合我追求的那种恢宏场景,同时有清晰的规模感,关键体积⼩啊,放在枕头边上发热量还没HUGO2⼤,晚上忘了关机也不怕被烫醒了。
书桌套
RSA家的“The Raptor”我个⼈认为外观最漂亮的⼩胆机之⼀,⽐起德国的EMS好看(我是这么认为的)。它魅⼒在于,既有电⼦管的温润,⼜有晶体管的精致,当然体积对于我放在桌⾯前也是⼤⼩合适
的,再有更换不同的电⼦管可以带来不同的⾳⾊感受,也⽅便搭配不同的⽿机使⽤,这有点跟上⾯的XD05plus⽐较类似,毕竟⼀机多⽤的实⽤价值更⾼。
⽽且相对其他电⼦管⽿放来说,管⼦便宜,哪怕是古董管12AU7、5687这两个型号,也没有达到天价⽔平,玩⼀玩古董管也是可以滴。对HD600来说,它的输出功率绰绰有余,配上任何解码,我能拥有HD600在⼩胆机上听到⽐较恢宏的古典表现,也能搭配HD650享受流⾏⼈声的表现。但价格来说,还是⽐较贵的,⽽且现在RSA似乎也不再更新新的产品了。话说当年RSA的⿊鸟SR71/SR71A那也是⽤个电池就能把HD600推出不错听感的⼩⽿放啊。
所以,你说HD600、650不适合⽤胆机?完全不存在,关键还是看胆机的调⾳是中性的还是偏重⾳染的。毕竟胆机好听是因为偶次谐波的原因,但这跟电路调⾳是两码事,不是说胆机就肯定=⾳染=暖声。有幸曾听过EMS,搭配HD600来说,确实别有⼀番风味,⽆奈EMS⽤的古董管跟我等穷⼈⽆缘,果断放弃,折腾不起啊。⾄于要不要折腾仿EMS,我个⼈决定玩玩可以别当真就⾏。
⼤全套
⼗年九不开的⼀套了,如果单说价格还没我书桌套的“The Raptor”价格贵,但胜在调⾳合适。你别说,似乎到了⼀定适合,你就觉得电⼦管似乎才是发烧的真谛。所以我⾃⼰也反思了⼀下,过⼿的⽿放中,最后留下的都是电⼦管,可能也是年纪⼤了,⽿朵退化的缘故吧。
⼩不点的MK8我不仅⽤来搭配HD600、650,最主要的是搭配DT880为主,不过这个DT880的内容留在下篇再说吧。就拿HD600跟MK8来说,必须古典,⽽且肯定要企鹅三星带花才享受。恢宏的场景,加上⾼质量的录⾳,让你有种是在指挥的位置上聆听的幻觉,这种感觉⾮常震撼。弦乐就在脚边,铜管稍微远⼀点,打击在更远⼀点,⼀座富丽堂皇⽽且空旷漆⿊的⼤
厅,80-100⼈的⼤编制,所有乐器鲜活⽣动,森海的堂⾳感完美释放。
当然这⾥简单说说经典古典专辑诸如像EMI、DG、Philips的都很正统,很规矩,且顶级录⾳⽆数,⽽且好的作品,你能发现企鹅三星⾥⼤都被他们包了,他们的录⾳⼤都为了强调整体的统⼀,所以会忽略了个别乐器的细节表现,⽽这并不是你系统出现的解析差、信息量不够的问题,因为⾳源本⾝就这样。有⼈就会决定在好点的系统下,显得不够还原,怀疑是不是⽿机本⾝的问题。
其实⼤可不必,有的录⾳特别强调了各个乐器的⾳质与表现,在稍微过得去的⾳响条件下,显得格外⽣动悦⽿;有的追求整体性,追求整体有和谐统⼀,所以在考究系统的时候也应考虑⾳源是追求细节表现的还是追求整体和谐的,这样才能定论你的系统是否符合你的感受。
你就⽐如说TELARC的录⾳,有的曲⽬听上去就⽐较嘈杂,没有RR的那种和谐整体与那种庞⼤的⽓势。但TACET的录⾳真的⾮常棒,是我喜欢的类型,尤其那个⽼柴的弦乐四重奏,⼩提琴的声⾳简了。不过⽑病是室内乐较多,⼤编制很少。 DECCA也是我的最爱之⼀,尤其是Lagends传奇系列,真是很传奇。
⾄于RCA和Mercury就不说了,⼤家都知道原因。
友情提⽰:
曾经询问我玩公路车的朋友,为什么不考虑⼀步到位,朋友这样说道,“⾸先,不⽤你怎么知道适不适合⾃⼰,再⼀个,旗舰都那么贵,买回来不适合⾃⼰损失谁付?另外,我都长成囫囵个了,这最后到底是要我来配合车还是让车来配合我?总不能让我重长吧?”
所以,发烧的历程如同⼈⽣的旅途,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经历,让你⼀下活到99来个轮回谁都不愿意吧。要知道好风景都在路上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