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讲解词[整理版]
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皖西烈士陵园)解说词
导游指南:概况介绍,旅游线路: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大别山革命文化馆——辉煌历史——将军摇蓝——浩气长存——红韵流长。
各位来宾,欢迎你们来六安参观考察,在进入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之前,请允许我将纪念馆所在地——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作一简单介绍。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总面积为135000平方米,其中陆地面积约90000平方米,水面面积约45000平方米。陆地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北侧的30000平方米地均为六安市人民政府旧址,经改造后建为人民广场;南侧的60000平方米地块为原皖西纪念馆区,现已改造成集纪念、休闲、健身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式公园。公园分为纪念活动区和休闲区两个功能区。纪念活动区包括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广场和纪念像(许继慎)广场;休闲区包括环园道路、景观道路及12个小广场,园内绿化覆盖率达85.5%。如今,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已成为我市城市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每逢节假日,游人如织;处处欢歌笑语,尽展兴兴向荣之气象。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国家AAA级景区——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前身为皖西烈士陵园)。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六安市中心风光旖旎的九墩塘畔,是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的核心景点。始建于1952年,是安徽省建国后兴建的第一所陈列全省各地著名烈士褒扬场所。
陵园占地108亩(水面40亩),三面环水,风景秀丽。原建有烈士纪念塔,烈士铜像,烈士纪念馆,皖西
纪念英烈的留言籍108位将军事迹陈列馆,悼念广场,纪念亭等设施。建国后征集、收藏有大量的革命文物和史料。中央领导和国际友人,国内名流也曾先后在此瞻仰和题词。198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烈士纪念馆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1991年以来,先后被民政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南京军区政治部、总参合肥炮兵学院、武警安徽省总队、皖西学院等单位树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被中央列为全国100个“红旅游经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以上。
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50多年来为“三个文明”建设,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由于陈列馆年久失修已成危房,2004年,六安市委、市政府把纪念馆改造扩建列为城市重点工程,改造扩建后面积达208亩。拆除旧馆、新建综合纪念馆,采用多媒体、声、光、电高科技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布置大别山革命简史、烈士事迹和将军事迹展览。修缮了纪念塔及护栏花墙、悼念广场等纪念性设施,新建了8处纪念亭、阁、长廊和万余平方米的将军广场。在广场三面建设三座凸现大别山红旅游主题“千里跃进、将军故乡”大型雕塑。即一座高10米,长30米汉白玉材质浮雕。内容是大别山革命根据地走出去徐海东、王树生、许世友、洪学智、陈锡联、李德生等14位大将、上将全身像,皮定均等39位中将半身像及96位少将头像镌刻姓名,分四层排列其中。两座纪念雕塑,各长20米,高5米。第一座主题《八月桂花遍地开》具体内容为大别山三大起义。黄麻起义成立的红11军31师,立夏起义成立的红11军32师,六霍起义成立的红11军33师。军旗各一面,军旗下显示各大起义场景。
第二座主题是“千里跃进大别山”场面缩影。兴建纪念碑林,主要内容是将中央领导人、等
题词,洪学智等将军墨宝,朱蕴山、赵朴初等社会名流题字,原苏联、东欧、朝鲜等国际友人留言(有译文),周狷之、詹谷堂等烈士诗词、手书镌刻在大理石碑、假山、大型块石上,分别立于亭廊或绿草坪上。整个纪念馆投资7000万元,于2006年底竣工。如今,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已成为安徽一流的,具有感染力、震撼力的高品位的红旅游经典景区。
下面,我们一起参观纪念馆。大家知道,大别山是一块红的土地,这里相继点燃了黄麻、商南,六霍起义的烽火,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在这里走出了341位共和国的开国将军,也留下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光辉足迹。这里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现在的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分为上下两层,陈展内容分为辉煌历史、将军摇篮、浩气长存和红韵流长四大部分。
这浮雕上的十五位名人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董必武、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红一军军长许继慎等。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沙盘。大别山方圆800里,曾发动了黄麻、商南,六霍三大农民起义,组建了三个红军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创建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包括湖北的红安、大悟,河南的新县、光山,安徽的金寨、霍山等30个市县区,总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
现在,请大家跟我走进“辉煌历史”,参观革命斗争史的第一部分:星火燎原。
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风云变换,广大人民众身受
三座大山的压迫,强烈要求革命。刚刚诞生不久的中国共产党顺应民众,肩负起历史的重任,点燃了星星之火。
从1920年开始,董必武、陈潭秋以武汉为中心,积极宣传马列主义,率先在鄂豫皖建立了党小组。
1923年,在曹蕴真等人的领导下,建立了安徽省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寿县小甸集特别支部。(这就是中共寿县小甸集特别支部的复原场景)。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苏家埠战役, 苏家埠战役在徐向前的指挥下,经历了48个日日夜夜,共歼敌3万余人,成为红军史上的空前大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在革命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革命的第一。在党的“八七会议”的号召下,大别山区爆发了黄麻、商南、六霍三大农民起义,并将红三十一师、红三十二师、红三十三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这就是红一军旧址箭场河,这位是红一军军长许继慎。星星之火,终于在大别山区燃成燎原之势,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第一、第二、第三次军事围剿。面对革命的胜利,当时担任佛堂坳小学校长的罗银清激情澎湃,创作了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歌唱红了神州大地。
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主力开始转移,组建了红25军,于1934年11月16日开始长征,成为率先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支工农红军。这就是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线图。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革命斗争史的第二部分:红旗飘扬。
红军长征之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开始了艰难困苦的历程,进入了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为了壮大红军的声威,粉碎国民党的清剿,皖西北道委书记高敬亭奉鄂豫皖省委之命,重建红二十八军,全军一千余人。
高敬亭:出生于河南新县,192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率部坚持了3年游击战争,为保卫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作出了突出贡献。
这位是金刚台妇女排成员之一张敏烈士。在敌人疯狂的追剿下,为了不使自己孩子的哭声暴露目标,在给孩子哺完最后一次乳后,含泪将孩子闷死在自己的怀里。这就是张敏烈士最后一次为孩子哺乳的情景。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第三部分:抗日烽火。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红二十八军军长高敬亭向国民党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倡议,并在停战协议书上签了字。1938年春,红二十八军正式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皖东,成为一支抗日的主力军。这就是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队伍图。
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的成立,是国共合作抗日在安徽省的具体体现。这位是第五战区委员会主任李宗仁。
富金山阻击战、鹿吐石铺阻击围歼战、寿州保卫战都是国民党将士在皖西写下的可歌可泣的抗日篇章。
这一部分是千里跃进,也是整个革命斗争史的最后一个部分。经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