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电子书
儿童心理学
《儿童心理学》1993年修订版说明
《儿童心理学》是1961年初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会议指定朱智贤教授编写的。1962年初版,1979年再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贯彻马克思主义观点、吸收国内外科学成就、联系我国实际、能够体现我国当前学术水平的综合大学和高等师范院校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曾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对培养我国心理学、教育学的专业人才和科学研究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1987年,此书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
80年代末,朱智贤教授根据各地教学的需求和适应国内外儿童心理学进展的需要,决定第二次修订《儿童心理学》。此时,他正领导和主持着跨“六五”“七五”规划的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儿童(含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由于全国二百余位心理学家的艰苦研究,朱老已收集了大量的国内的第一手资料。因朱老年事已高,所以命我协助他制订修改方案,并请我所讲师李虹做具体工作。
不幸的是这位杰出的心理学大师和教育家于1991年3月5日离我们而去。朱智贤教授的逝世,
是中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界的一个重大损失,使我们失去一位卓著的学者和导师。朱老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其中包括修订他的传世著作《儿童心理学》。为了努力完成朱老未竟的事业,为了使他的学术思想更好地在读者中间传播,作为他的忠诚的及门弟子,我不顾自己学识的谫陋,担起了这个扛鼎式的严峻任务,按照朱老生前的要求,我从1991年暑假开始修订起他的《儿童心理学》。
在修订过程中,我注意突出朱老的学术思想。
其一,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探讨儿童心理发展中关于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年龄特征与个别特点的关系,并以这四个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赛如一条主线,贯穿于全书的始终。
其二,以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为叙述体系;每一个年龄阶段,又从一般特征、神经系统(或生理特征)发展、动作或活动发展、言语发展、心理发展等方面来展开,构成全书的框架。
其三,尽可能引用中国近年研究材料。在应用实际资料中,除保留极少数经典性的老的实例
之外,基本上换上了近年来国内外的新的研究资料。为了贯彻朱老生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的思想,我们尽可能使用我国心理学家自己近年来的研究材料,特别是他领衔的“中国儿童(含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课题的研究成果。
总之,三版的《儿童心理学》反映着朱智贤教授原著的结构、观点、体例和风格。
修订的过程中,朱师母杨敏老师给予我极大的支持和关怀;李虹、庞丽娟、王耘、雷雳、申继亮等做了大量的工作,给予我多方面的帮助,使我感激之至。
我用三版《儿童心理学》寄托我对老师的悼念和哀思,体现了我们师生的真挚情感:
师如父胜于父传道终生精心栽培沐春雨
恩如山高于山流芳千古遗志继承慰英灵
恳切地希望心理学界和教育界的前辈和同仁们批评指正。
林崇德
1993年3月5日(朱老逝世两周年)
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儿童心理学》内容提要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贯彻马克思主义观点,吸收国内外科学成就,联系我国实际,能够体现我国学术水平的高等学校儿童心理学教科书。
全书有三个特点:
一是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探讨儿童心理发展中关于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年龄特征与个别特点的关系;
二是以儿童发展的年龄阶段为叙述体系,分别从一般特征、生理特征发展、动作或活动发展、言语发展、心理发展等方面,系统阐述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趋势;
三是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
(曾红梅)
《儿童心理学》目录
第一章 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第一节 儿童心理学的对象
  第二节 儿童心理学的任务
  第三节 儿童心理学的方法
第二章 儿童心理学发展简史
  第一节 近代儿童心理学的产生
  第二节 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
  第三节 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新进展
  第四节 苏联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第五节 我国儿童心理学发展概况有什么好看的电子书
第三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第二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 教育和发展的辩证关系
  第四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性
第四章 乳儿期儿童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儿童出生前的发展
  第二节 新生儿及其心理的发生
  第三节 乳儿的一般特征
  第四节 乳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第五节 乳儿动作的发展
  第六节 乳儿言语的发生
  第七节 乳儿心理过程的发展
  第八节 乳儿的气质差异及社会性的发展
第五章 婴儿期儿童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婴儿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婴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第三节 婴儿动作和活动的发展
  第四节 婴儿言语的发展
  第五节 婴儿心理过程的发展
  第六节 婴儿社会性的发展
  第七节 婴儿个性特征的萌芽表现
第六章 学前期儿童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
  第三节 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游戏
  第五节 学前儿童的学习和劳动
  第六节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第七节 学前儿童心理过程的发展
  第八节 学前儿童个性的初步形成
第七章 学龄初期儿童心理的发展(上) ──学龄初期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第一节 学龄初期儿童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学龄初期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
  第三节 学龄初期儿童的学习
  第四节 学龄初期儿童的劳动和游戏
  第五节 学龄初期儿童言语的发展
第八章 学龄初期儿童心理的发展(中) ──学龄初期儿童心理过程的发展
  第一节 学龄初期儿童感觉的发展
  第二节 学龄初期儿童知觉的发展
  第三节 学龄初期儿童注意的发展
  第四节 学龄初期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五节 学龄初期儿童思维的发展
  第六节 学龄初期儿童想象的发展
第九章 学龄初期儿童心理的发展(下) ──学龄初期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一节 学校集体是学龄儿童个性发展的主要条件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三节 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发展
  第四节 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
第十章 少年期学生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少年期学生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少年期学生学习活动和认识过程的发展
  第三节 少年期学生社会化和个性的发展
第十一章 青年初期学生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青年初期学生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青年初期学生学习活动和认识过程的发展
  第三节 青年初期学生社会化和个性的发展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第一节 儿童心理学的对象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每一门科学都以客观存在的一定领域内的事物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在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特定领域内去发现这一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从而以这些规律来为社会实践服务。
儿童心理学是一门科学。那么,儿童心理学这门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呢?概括说来,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的科学。
关于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各点。
(1)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它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发展的具体规律。
(2)儿童心理发展首先是一种心理现象。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心理的理解是唯一正确的理解。
(3)在心理科学中,关于心理发展的研究,一般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心理的种系发展和心理的个体发展。
(4)儿童心理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部分。它的主要问题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心理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软弱无能的新生儿的心理经过一定阶段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能够独立参加社会生活的社会成员的心理的?
儿童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一个分支。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最一般的心理规律: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的一般规律。儿童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依据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进行专门的研究。同时,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也能丰富普通心理学的内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