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朝阳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2.11.15
∙【字 号】朝政办发[2012]44号
∙【施行日期】2012.11.15
天气预警级别∙【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
正文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朝阳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朝政办发〔2012〕44号)
各街道办事处、地区办事处(乡政府),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机构: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朝阳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一二年十一月十五日
朝阳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增强朝阳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切实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建立顺畅的预警信息发布与抗灾救灾机制,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有关工作的意见》(京政发〔2012〕9号),结合我区实际,现就有关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1、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防灾与抗灾并举、预防为主,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发布、分级负责,加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建设投入,全面推进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着力解决我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的瓶颈问题;优化政策环境,健全预警信息发布与抗灾救灾各环节的应急响应机制;加快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实现预警信息城乡全覆盖。努力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应对高效,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为推进“新四区”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2、工作目标
到2015年,建成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全区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和手段,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和快速响应能力;加快以预警信息接收和应急联动为主的街乡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加大气象科普宣传力度,推动气象防灾减灾等公共安全科普知识在机关、企业、社区、农村、学校等的宣传普及工作。
二、提高区域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1、加强区域气象灾害加密监测网建设
优化朝阳区气象综合观测网布局和结构,继续增加气象自动化观测点,实现对社会重点关注地区、气象灾害敏感地区、灾害易发地区的全天候、高分辨率、高精度的连续观测。大力推进朝阳区城市主要道路、积滞水易发点、农村低洼地区、气象灾害敏感地区、重点经济区和人密集区的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建设。按照法定标准制定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专项规划。
2、增强移动应急气象观测能力
加强大型活动现场和突发事件现场气象条件监测和应急服务能力,增加移动应急车及车载气象监测设备,开发移动应急气象预报服务综合分析平台,建立气象应急服务队伍,开展大型活动现场和突发事件现场气象条件移动应急观测和现场服务,保证大型活动现场和突发事件现场气象服务顺利进行。
3、提高精细化预测预报能力
完善朝阳区预报预警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高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精细化预报预警水平,强化突发性、局地性的灾害性天气预警发布时效,深化精细化预报服务能力。重点做好强降雨、暴雪、冰冻、大风、雷电、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服务。充分利用气象卫星、雷达、气象自动站等资料进行监测分析和实时预警。
4、开展气象灾害影响风险评估
气象部门协助机关、企业、社区、农村、学校等,要组织做好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工作,全面查清辖区内常见的灾害种类、频次、强度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筑物等抵御气象灾害能力调查,进行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并采取防御措施提高应对能力。
气象部门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爆炸危险环境等建设项目雷击风险评估,根据需要提供重大工程项目雷电防护的科学设计、灾害风险控制、经济投资和应急管理服务。规划、发展改革等部门在城乡规划编制和重大工程项目、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建设前,按照有关法律和规定,积极配合气象部门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避免、减轻气象灾害影响,确保公共安全。
三、提升区域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
1、成立朝阳区突发事件预警发布分中心
区气象部门组织建立朝阳区突发事件预警发布分中心,负责区突发事件预警发布工作。强化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制作及防灾减灾单位间资源共享、快速联动响应能力;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成员单位联席会商制度;推动突发事件预警综合管理能力建设。
2、加快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
区气象部门进一步完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制度,统筹规划建设朝阳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推进区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与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相衔接,形成市、区、街乡联系通畅、规范统一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系。
强化综合应急服务指挥能力和较强的数据共享能力,通过完成与朝阳区应急综合信息管理与决策系统的链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的权威性、规范性和时效性,保障信息发布安全,实现预警信息分灾种、分级别、分体、分时段发布。
3、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制度
区应急办会同气象部门及其他各相关部门,组织制定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健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完善不同级别预警信息的制作与发布权限、流程、渠道等管理机制。
4、加强预警信息发布规范管理
在“十二五”应急管理体系框架下,按照分类管理、各司其职、统一平台、规范发布的原则,完善预警信息分类研判、分别审批、集中发布的工作程序,做好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区应急办要会同有关部门,细化、完善本区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标准,分类别明确灾害预警级别、起止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等内容,不断提高预警信息的科学性。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由气象部门负责制作,地震、防汛、环保等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由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负责制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政府授权,按预警级别、职责范围进行分级发布,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自行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