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实习报告三篇
【导语】通过⼼理医⽣实习,的收获是能沉浸在⼀种⼼理学和精神健康维护的氛围当中,认真思考很多原来没有想清楚的问题,如家庭对⼀个⼈⼼智成长的影响,⼈保持⼼理平衡的各种防御机制对⼼理健康的影响等等。为⼤家整理的《⼼理医⽣实习报告三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篇⼀
  这次实习似乎在强化我的⼀个观念,即对"⼼理学"和"应⽤⼼理学"两个概念的理解。关于它们的区分我⼀直⽐较坚定,⼼理学是以学科建设为核⼼,是形⽽上的、⽅法论的;应⽤⼼理学是以⼈⽂关怀为核⼼,是形⽽下的、实践的。所以应⽤⼼理学的终极⽬标应该是艺术地倡导⼀种精神健康的⽣活⽅式,其内容应该是临床性的,⼼理咨询、⽣涯辅导等等。
  从这点出发,我也开始质疑⼼理学的学术创作,前⾔、⽅法、结果、讨论、结论的研究范式,讨论和结论的简单化,量化分析的潜规则似乎正在将应⽤⼼理学最本质最需要的的⽂本的感染⼒排除在游戏规则之外。看以前的很多经典著作,弗洛姆的《逃避⾃由》、罗洛·梅的《爱与意志》、马斯洛的《动机与⼈格》等等,总能获得⼀种⽣活的激情,他们隐去了数据,似乎都致⼒于让⼈能看懂并获得某种⼼理学意义上的⾃由,⼼理学著作也因⽽才有可能成为畅销书,健康⼈格才有可能成为普遍的意识。这次实习强化了我的这种感悟,临床不仅仅是数据,重点是从获得的数据中建⽴对健康⼈格的理性探讨。医⽣们的⼯作对象是⼼理疾病患者,他们也⽤药,也做量表、做统计,但⼏乎没有⼈怀疑他们真正的"读者"是普通⼈,是像我
们这样不完美的、亚健康的⼈。在某种程度上说,我是带着这种困惑进⾏实习的,当然更多的是好奇、想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理。
  我们是在⼴西壮族⾃治区⼈民医院⼀分院⼼理康复中⼼实习,实习时间是两个礼拜,从20xx年x⽉x⽇到x⽉x⽇,吃住也都在医院。⼼理康复中⼼分两个病区,精神科和⼼理科,精神科是封闭式的,属于重症病区;⼼理科则是开放病区,主管病情稍轻的病⼈,如睡眠障碍、神经症、轻度精神分裂等病⼈。我们实习⼀个星期在精神科,⼀个星期在⼼理科,实习的主要内容是和病⼈⼀起娱乐、交谈,跟随医⽣查房,看病历。实习安排中还有每个⼈⼤概⼀天半的⼼理门诊出诊机会,每个礼拜两次讲座、⼀次病历讨论,还有⼀次⼩组讨论。实习内容⽐较丰富。
  我实习的第⼀个礼拜是在精神科,这是我第⼀次近距离地接触精神病⼈,⾸先冲击头脑的是精神病⼈和想象中的不同。在想象当中和精神病⼈交往会存在很⼤的障碍,⽼师在教授《变态⼼理学》时候也说,和某些病⼈交际会让⼈有受挫感,我们也可能⽆意夸⼤了这种受挫感;另外,理论在告诉我们精神分裂症的病⼈没有⾃知⼒、存在妄想、幻觉等,但这些并没有具体到真实的个体,很多我们不能从外表上看出他们的病症。
  第⼀次进去,当铁门打开的那⼀瞬间我确实感觉到了强烈的焦虑感,后来才慢慢适应。我们在精神科和病⼈的交往很浅,主要是和他们⼀起做操、唱歌、打球,进⾏简单的交谈,如问问他们的睡眠、吃住
情况,很多东西是通过看病历、听医⽣讲解才了解到的。但这些似乎是和他们交流最恰当的⽅式,在活动中建⽴简单的关系,能调动起他们参加活动的热情,这就够了,实习之前⽼师和医⽣有过这样的告诫,我们实习不应该对病⼈构成⼲扰。在精神科,我们的收获就是学会如何辨别精神病⼈和普通的来访者,学会了⼀些引出幻听、妄想的⼀些提问⽅式,⽐如引出幻听可以这么说,"你会不会听到有⼈在你⽿边讲话?""说话的⼈是男的是⼥的?""你认识吗?""他们都说了些什么?""他们说话是针对你吗?"
  第⼆个礼拜是在⼼理科,在⼼理科稍微不适应⼀些。⼼理科的病⼈多半是有⾃知能⼒的,所以很多有⼀定的⼈际沟通能⼒,但其实很他们交往顾虑会相对多很多。⼀⽅⾯,和他们的很多交往属于正常的⼈际交往,有的⼈可以和他们建⽴很好的关系,但我在这⽅⾯本⾝是有缺陷的,很多时候我害怕和⼈交往,所以在⼼理科实际效果也不太理想。另⼀⽅⾯,这些病⼈是敏感的,要想和他们建⽴深层次的关系,很可能就会触及他们的痛处,这对于实习⽣来说是⼤忌。
  在⼼理科,我们每天的⼯作就是陪同医⽣进⾏查房,看医⽣怎么和病⼈交流,观察病⼈的⾔语表情。见得最多的是⼼理问题躯体化的病⼈,医⽣在和他们交流的时候,需要缓解他们的焦虑,通常会⾸先肯定病⼈不存在器质性的疾病,然后跟他们说明他们发病是由⼼理原因造成的,跟他们讲⼼理学的⼀些原理,讲⽤药状况等等。查完房后是⾃由活动,跟病友们交流、娱乐,看病历,但有时病友们不⽅便打扰,便显得有些⽆聊。在⼼理科,我们为病⼈做了⼀次SCL-90量表,有位病⼈做到最后⼏乎都要哭了,可能是内⼼冲击太⼤了,我们只能做⼀段休息⼀次,休息地时候安慰安慰她;还有⼀位病⼈做得很快,
不到⼗分钟就做完了,我在旁边不断地说"不急,慢慢来,你先理解⼀下题⽬和选项",说到我感觉他都听得厌倦了,后来主管医⽣告诉我们,其实你可以直接跟他说"你做得太快,会影响医⽣做出诊断的",我们似乎放⼼不下这么说。
  我们每个实习⽣还有⼀个全天和⼀个半天到区医院去出⼼理门诊的机会。出门诊其实就是旁听⼼理咨询,有时间的话做⼀些案例讨论。⼤多数时间来访者不会拒绝我们的旁听(但这时候语⾔关是⼀个很⼤的问题,很多来访者说的是⽅⾔,尽管我能听懂粤语,但南宁⽩话却⼤概只能听懂70%);也有⼀些来访者会拒绝,然后医⽣告诉我们像我们这个年龄段的⼈是最敏感的。第⼀次出诊医⽣和我们讨论了⼀个家庭的案例,也因⽽对家庭教育感触良多,其中医⽣提出有三个问题印象很深:第⼀,⽗母是否真正信任孩⼦,信任他能够⾃我完善;第⼆,⽗母是否能跟着孩⼦⼀起成长,⽽不是把孩⼦的形象定义在⾃⼰的想象中;第三,孩⼦的⼼理空间在哪⾥,选择的⾃由和能⼒⼜在哪⾥?在这样的时刻总是很佩服医⽣的洞察⼒。但案例分析的机会毕竟很少,我们很多时候只能着磨医⽣的提问存在的⼼理艺术性,⽽且很多时候也着磨不清楚。
  精神科、⼼理科、门诊、医⽣授课,使我更加坚定了原来的想法,即应⽤⼼理学真正是属于⼈的,它在某种程度上排斥数据的冷淡。这次实习,虽然时间不长,但我们亲⾝接触和识别了很多⼼理病症,使得以前接受的理论知识更真实化了。然⽽,更⼤的收获是能沉浸在⼀种⼼理学和精神健康维护的氛围当中,认真思考很多原来没有想清楚的问题,如家庭对⼀个⼈⼼智成长的影响,⼈保持⼼理平衡的各种防
御机制对⼼理健康的影响等等,对⾃我也有了更理性的探索和认识。
  实习期间我觉得⾃⼰⼼理上⽐原来健康了很多,这可能是⼀种临时的感觉,和这⾥有规律、相对轻松的⽣活有关;⽽主要是对⾃⼰独特个性的认识和接受,慢慢接受了⾃⼰的内向、敏感和⼈际交往上的缺陷:⾃我认识正是⼼理健康重要的标准,能意识到并且预测⾃⼰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反应,才能不⾄于逃避现实,才能做出理性的选择,也就能够为⾃⼰创造⼼理的⾃由空间;在这⾥也学会了⼼理释放,记得⾃⼰在⼩组体验时说⾃⼰最常⽤的防御机制是压抑和投射,把⾃⼰的想法给压抑下去了,⼜通过投射表现出来,这种模式得到了⼀定程度的改变,那就是表达⾃⼰,通过各种⽅式,如运动、谈⼼、写⽇记(在实习期间我⼏乎每天都记⽇记,这种⽅式对认识⾃⼰有很⼤帮助)。当然实习不可能把以前未认识的不健康的⾃⼰都看到,但"认识⾃⼰"和精神卫⽣的意识却深深留在了⼼⾥。
篇⼆
  从20xx年x⽉x⽇-20xx年x⽉x⽇,我利⽤课余时间和学校安排的正式实习时间,在青海省⼼理咨询研究中⼼圆满完成了各项实习任务,得到实习单位的充分肯定,得到了指导⽼师祁乐平主任等⼈的⼤⼒帮助和有效指导。在⼼理咨询技能和职业素养等⽅⾯,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和成长。在实习结束之际,特从以下⽅⾯做总结。
  ⼀、实习单位概况
  青海省⼼理咨询研究中⼼成⽴于2010年10⽉,致⼒于整合与推动青海全省⼼理咨询事业的发展,由青海省民政厅备案。其理事单位为青海乐平⼼理卫⽣咨询中⼼,是省内⾸家专业⼼理健康卫⽣服务机构。现拥有在册⼼理咨询师⼆百余名,属省内⼤的⼼理咨询师团队。
  青海乐平⼼理卫⽣咨询中⼼为民建青海省委理事组织、青海省中华职教社会员单位、中华⼼理咨询师国际协会青海志愿者⼤队点。
  中⼼的⼼理咨询理念是“真正的爱应该超越⽣命的长度,⼼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服务于⼼理咨询师培训与督导、企业⼈⼒资源开发、⼼理咨询(婚姻家庭、亲⼦关系、家庭教育、学⽣⼼理、职业⽣涯规划)、⼼理危机⼲预、⼼理公益关爱⾏动。
  多年来,已先后为偏远⼭区的留守⼉童、孤⼉及残障⼈⼠、孤寡⽼⼈等社会弱势体提供了多次⼼理援助服务。尤其是在汶川512⼤地震和⽟树414⼤地震的系列⼼理援助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得到了青海省委、省政府、民建青海省委的⾼度赞扬,先后获得“优秀社会团体”、“国际莫妮卡⼈道主义奖”等荣誉。
  ⼆、结识实习单位
  20xx年的盛夏是炎热的,伴随⽟树414⼤地震伤痛的阴霾散开,青海省西宁市迎来了省内外诸多⼼理学
专家和学者的讲学。当时,我于“五⼀”长假期间,在青海省西宁市第⼀⼈民医院做⼼理志愿者,⼀个很巧合的机会认识了青海乐平⼼理卫⽣咨询中⼼的⼯作⼈员,她很关⼼我这个⼼理学新⼈在成长中的各种困惑,并我参加中⼼开展的各类社会公益服务活动。20xx年x ⽉x⽇,中德⼼理⼤学(⾹港)校长徐清照教授在青海师范⼤学学术报告厅,讲授临床⼼理学的实务操作技能——催眠,之后徐教授勉励我利⽤⼀切条件,采取就近原则取得的学习。于是在这以后的⽇⼦⾥,我很有幸参加了中⼼在每个周六举办的⼼理沙龙活动,也时时利⽤空闲时间到中⼼见习。
  三、实习任务和成果
  在实习的两个多⽉的时间⾥,经中⼼主任祁乐平⽼师的耐⼼指导,和个⼈潜⼼钻研,先后完成了如下实习任务:
  (⼀)、协助西宁市劳动路⼩学、西宁市⽟井巷⼩学、西宁市⼤同街⼩学三处⼼理辅导站建⽴师⽣⼼理健康档案,并负责学校⼼理健康教育⼯作。
  (⼆)、参加中⼼组织开展的各类社会公益服务活动,包括对⽟树籍学⽣进⾏的PTSD灾后⼼理⼲预⼯作,并做好新闻宣传和报道⼯作。
  (三)、学习个案处理和团体⼼理咨询技能。
  (四)、及时补充⼼理咨询应⽤知识,通过⼼理沙龙和⼼理学书籍及影⽚的学习,提⾼⼼理咨询实务技能。
  (五)、办公室常规⽂案的写作与处理及其他。
  在认真完成实习任务后,取得了如下的实习成果:
  (⼀)、建⽴了三处⼼理辅导站的师⽣⼼理健康档案,成功组织了⼀次⼼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赢得了校⽅和师⽣的⼀直好评。在西宁市教育局等部门开展的年度⼼理健康⼯作检查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建⽴了青海乐平⼼理卫⽣咨询中⼼,并不断填充博客内容。策划了青海省⼼理咨询研究中⼼站建设⼯作,并协助建⽴了站。从⽽,扩⼤了实习单位在络的知晓程度,拓宽其社会宣传渠道。
  (三)、负责处理了部分办公⽂书,其中包括撰写了21篇活动通讯,并上报有关单位和发布在所在博客及页。
  (四)、参加了四次社会公益服务活动。在西宁市古城敬⽼院开展三次⽼⼈⼼理疏导,在海北州职业技术学校开展⼀次灾区学⽣PTSD⼼理疏导,在海南州职业结束学校开展⼀次灾区学⽣PTSD⼼理疏导。
  (五)、主编与出品⼀期⼼理健康服务报《劲松⽂报·⼩学版》(纸质版和电⼦版),由实习单位和⼼理辅导站西宁市劳动路⼩学合办。
  (六)、参加了⼋次⼼理沙龙,⾃学了三部华夏⼼理培训教材《⼼理咨询师基本功训练》、《叙事⼼理疗法》、《焦点法解决短期⼼理咨询》,观看了四部⼼理学电影《盗梦空间》、《⼼灵捕⼿》、《肖申克的救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并撰写了观后感。
  (七)、初步熟练了个案处理的技巧。
  四、实习⼼得
  在这样⼀个集体⾥,⼤家共同做着同⼀件事,⼀切为了他⼈⽣活的更加快乐!
  如今仍记得重阳节那天去敬⽼院的经历。我们早早地为⽼⼈们准备礼品。来到敬⽼院⾥,⽼⼈们很我们这些客⼈。在团体⼼理辅导活动中,虽然因为各种原因⽼⼈们响应的程度不够理想。但⼼理咨询师们却却没有丝毫的懈怠。通过⼀项项活动,让⽼⼈通过表演节⽬等⽅式表达⾃⼰的⼼声。在随后开展的进宿舍慰问中,⼼理咨询师们亲切地和⽼⼈们拉家常,⼀⼀握住他们的⼿,⽼⼈们⼀脸的微笑。在当天的活动结束时,⽼⼈们在门⼝与我们道别。
  我深刻地觉得,作为⼀名⼼理⼯不仅需要熟练各种⼼理学的原理和⽅法,更需要我们保持耐⼼和与⼈交⼼,保持对天下⼈⼀视同仁的优秀品质。
  在学校做⼼理健康档案的⽇⼦⾥。当⾛进班级⾥,孩⼦们很好奇地看着我们。并较有热情地做着⼼理
健康测试。带队的⽼师是位要求有点苛刻的⼈,实际上我们明⽩她是很认真负责的。她要求我们在做档案的每⼀细则都要确保准确和完善。
  在随后进⾏的测试分析时,⽼师向我们分享很多的经验。我体会到⼼理咨询需要全⾝⼼的投⼊。对于⼼理档案中涉及到的每⼀个细节,都必须要做到严谨再严谨,这样做既是对职业的忠诚,也是对⼼理求助者的负责。
  对于未来⼼理⼯的⾃⼰,必须要保持住对⽣活的细⼼,也要⼒求对⽣活的⾼度负责。
  每⼀个⽉中⼼都在每个周六的时间定期举⾏“⼼理咨询师沙龙”,在⼼理沙龙活动中,彼此交流在⼼理学学习⽅⾯的困惑,和分享⼼理咨询⼯作⽅⾯的所感所获。在关于留守⼉童的教育上,⼤家认为要做到以关爱和⽀持为主,启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对⽣活的希望。在学校⼼理健康教育⼯作中应有区别地对待留守⼉童,采取不同的教育⽅法进⾏⼼理疏导。这类学⽣⼼理教育⼯作的难度较⼤,⼼理疏导的时间较长,⼼理教育⼯务必保持耐⼼,在教育中不断通过测评以检验⼼理⼯作的实效。
  每次的⼼理沙龙⼤家都互相勉励,永远做⼀个忠于职业的⼈,不断学习与更新知识,在⼼理咨询的实践中要随时归纳与总结,定期参加⼼理督导,以促进个⼈⼼灵的成长,不断提⾼⼼理咨询的技能。但愿⾃⼰可以也长期长期如此。
  五、后记
  在实习单位⼯作和学习的⽇⼦很快就结束了,忘不了祁乐平⽼师对职业的崇⾼信仰,忘不了黄青⽼师关于⼈⽣的谆谆教诲,忘不了侯永晶⽼师的对⼯作的严格要求……忘不了的⼈还有很多。
  这段在离开⼤学之前的美好⽇⼦,⼀定会令我难忘和铭记,这势必会成为我⼈⽣经历的重要财富。
  最后,向实习单位表⽰最衷⼼的感谢,向实习单位的所有⼈致敬!
篇三
  实习要告⼀段落了,总结⼀下⾃⼰的所学所得。⼀家之⾔,仅供各位参考。
  我觉得通过这些⽇⼦的实习,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明⽩了很多的道理。这些是我在学校怎么都不会学到的。
  (⼀)我⼈⽣的⽅向将会改变。在去这家公司实习之前,我就已经在上海**实习过了,实习了⼀个⽉。再在三才的这段⽇⼦⾥,我真的觉得现在做⼼理咨询这⾏,我们不太合适。原因有以下⼏个:
  ⾸先,我觉得中国⼈接受⼼理咨询还需要⼀个很长的时间,虽然我⾝处在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但是经济的发达并不⼀定代表着思想的⾼度开放。都说上海⼈开放,其实不是的。⽼板以前是做北⽅这⼀块的销售的,他说其实东北这块地⽅的⼈,⽐上海更能接受⼼理咨询,姑且听之,以后再求证;
  第⼆,我觉得我们还很年轻,不适合做⼼理咨询师。都说年轻是资本,但是也要看,在什么地⽅,年轻才是资本。⼼理咨询师,好听点就是⽣活的艺术师,难听⼀点就是别⼈的垃圾桶,精神垃圾。这就需要⼼理咨询师本⾝有很好的消化能⼒,别的同学,我不敢说,但是我发现⾃⼰可能还要再经历过磨练才⾏。在整理⼼理咨询个案的时候,才发现这个世界的⿊暗那⼀⾯。⼤千世界,⽆其不有。有时候吧,有意的,⽆意的,你就会发现,这些东西在⼲扰你的⽣活。呵呵,还要修炼啊,哎。
  另外要说的,百分之⼋⼗五都是关于婚姻和感情的,这显然对于我们来说,做不到这点,因此我们这⼀辈就失去了最⼴⼤的客源;
  第三,还是我们太年轻,来访者不相信你,他们宁愿与年长的咨询师沟通。⼈都是这个样⼦,我也是吧。再者,活跃在⼼理咨询岗位上的都是我们爷爷奶奶、⼤叔婶婶这⼀辈的,好像已经没有我们的位置了;
  第四,我觉得这个市场有点乱,我所了解的咨询师没有⼀个⼼理咨询本科出来的,学什么的都有,什么化学的,数学的,企业管理的等等,真是莫⼤的讽刺啊。没有门槛,没有标准。这么下去,良莠不齐的咨询质量,终将危害市场的形成。
  (⼆)⾓⾊的转变
玉树地震时间
  在开始的时候,我还是和平时上学⼀样,没有意识到⾃⼰已经⾛上了社会的岗位。在我的潜意识⾥,我就是⼀个学⽣。在学校,喜欢和同学们聊天,在公司⾥,⾃然⽽然的,和坐我旁边的咨询师们聊天了,⼀个咨询师⼀周来⼀次,所以我认识很多的⼈。在公司上班其实学到的东西不是很多,但是我感觉和他们聊天,听他们讲⾃⼰的故事和经历,倒是学到了很多。有⼀天,⽼板我,跟我说,现在你已经是⼀名员⼯了,⼯作和聊天不可兼得啊。我⼀下⼦就明⽩了。
  (三)是⽼板,都⼀样的。
  两家公司都相似,都是⼼理咨询的,私⼈开的。第⼀家公司,⼀天发20快,⽆车贴和饭贴。第⼆家,开始说的很好,⼀天30,车贴和饭贴都有。哈哈,还开⼼了。结果是,发实习津贴的时候,只有⼀天三⼗的,不过绝⼤部分饭是⼀起吃的,⽼板付了⼀部分,⽥⽼师付了⼀部分。⾃⼰掏过⼀两次。
  现在体会到,同学说的,⽼板都⼀样的,不管⽼板怎么答应你,最终要看发⼯资的时候。的确啊,
  还有很多的事情。
  认识了很多的⼈,交了不少的朋友,明⽩了很多的事理,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摸清了⼼理咨询的现状。这些就是我实习所得到的。
  结束后的第⼀天,我来到医院进⾏实习。由于我们的实习指导医⽣临时出诊,于是给我们分配的
任务是分类总结《精神病学》的精神障碍的症状。在此期间,另外⼀个医⽣让我们先在医⽣办公室见习了⼀个病历。
  某患者主诉睡眠不好,烦躁、焦虑,有家族⼼脏病史,⾼⾎压,曾有过⾃杀经历。对⼥⼉很溺爱,但认为⼥⼉总是不听话,⼼⾥觉得别扭、压抑,感到后悔、⾃责,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对⼥⼉的事感到⾃卑;由于提前⼀年退休,因⽽没有升上⼲部,少拿退休⾦,所以感到⾮常后悔,看到别⼈上班拿钱多眼红。在⼯作⽅⾯,语⾔表达能⼒⽐较差,⼈际关系⼀般。
  患者承认⾃⼰有⾃⾔⾃语的情况,但强调与⼯作和孩⼦有关,否认幻听、被监视等精神病性症状。但丈夫称其有幻听情况,患者原先称当她想起⼥⼉时,会跟⼥⼉说话(“假性幻视”),现在患者却否认。
  患者认为为⼯作产⽣的⼼理不平衡⽽⾃杀是合理的。但称⾃杀时没有勇⽓、怕死。称对现在的⽣存状态感到满意,到了医院就不想⾃杀了,说在医院不让她⼲活,没⼈说她(有敷衍、讨好的嫌疑)。⽆意中称原来有⼈要杀她,但现在没有了。觉得⾃⼰⼼灵很肮脏,总是想不好的事。
  我觉得该患者意识清晰,思维连贯,交谈顺利,思维逻辑合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