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知识梳理
一、提问方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35字以内)
二、答题思路
1.要素串联法
写人、写事的文章通常都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抓住这些要素,就可以提取一些关键信息。因此,概括这些文章的主要内容时,我们只要把这几个要素
弄清楚了,并合理组织它们,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这就是“要素串联法”。有的文章会写不止一件事,但它一定是围绕一个主线写的,那么我们把每件事分开,分别要素,最后紧紧围绕主线串联即可。
★备注:如果时间、地点不重要可以省略,但是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必须要有。
2.段意串联法
首先分段,然后把每段的段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概括段意的方法:
①关键语句法:筛选语段中的关键句——总结句、中心句、过渡句。
②结构层次法:任何语段都有一定的思路层次。
♥并列式语段,关键词常散布在各层次中。
♥递进式语段,关键词常出现在最后层次中。
♥转折式语段,关键词常出现在转折句中。
♥总分式语段,关键词常出现在总起句中。
③核心话题法:即抓取语段中表现核心话题的词语。
♥以记叙为主的语段——叙述的对象(人、事)
♥以描写为主的语段——描写对象(景、物)
♥以抒情为主的语段——情感倾向的词
玉树地震时间★注意:1.在各段段意之间,要适当加上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连贯。
2.要注意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详略得当。
3.文题扩展法(适用于以人物、事件、地点作为标题的文章)
如:《尼尔斯骑鹅旅行》《汤姆索亚历险记》《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等
4.摘句法
有的文章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或过渡句,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摘录这些概括性的语句,稍加改动,就可以成为全文大意。
★要点归纳★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一般有固定的格式:
◆写人记事类文章:什么人+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情+结果如何;
◆写景状物类文章:什么景物+景物的特点;
◆寓言童话类文章:什么事+揭示什么道理。
精选练习
一、(2021春·安徽芜湖·六年级统考期末)现代文阅读:
雪中小卓玛
玉树大地震之后的第七个早晨,我从震中的结古镇,驱车赶往西宁。忽然发现前面路边悄然站立着一个藏族小姑娘,双手棒着一个奖状大小的纸板,上面歪歪扭扭却又清清楚楚地写着两个殷红似火的大字:“谢谢!”
四周是茫茫的雪山,根本看不到村庄的影子,她是从哪里来的呢?
停下车,我走过去,拉住她的手,轻轻掸去她头上的一层雪花。这个在风雪中瑟瑟发抖的小姑娘,约有五六岁的样子,蓬乱的头发,瘦瘦的小脸上是典型的高原红,额头上还凸起一道长长的已经结痂的伤痕。“你是哪个村庄的?”“谢谢!”“上学了没有?”“谢谢!”“你叫什么名字?”“谢谢!”
我有些纳闷了,又问她这次地震中家里的情况。她似乎没有听懂,圆睁着大大的眼睛,迷惑
地看着我,嘴里仍只是在重复着那两个字。我猛然明白,这里是纯粹的藏族牧区,她还没有上学,自然听不懂汉语。
这么冷的天,是谁让她来的呢?震中心周围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了,伤亡惨重。她的家中,她的小村灾情如何呢。这个小姑娘,是不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希求援助呢?
但我马上否定了自己。地震之后,灾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都得到了政府救济,逝者安葬,伤者就医,失居者也都有了帐篷,有了粮食,有了饮水。正是因为这些,灾区才下来。
况且看看她额头上的伤口,早已经过医生处理,且已经结痂了。身上的衣服虽然破旧,却也算干净整齐。再看她的神情,更像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我决定把车上的食品,送给她一些,还有她的家人。那是从城市里买来的一些奶制品和肉制品,花花绿绿,包装精致。她的眼光一亮,旋即又摇了摇头。不仅摇头,红红的小手也在摇动着,像风中的枫叶。
我坚持着,有些强行地塞给她。她迟疑了一下,只得从其中拿了一块造型别致的巧克力,揣在怀里。接着,恭恭敬敬地冲着我,鞠了一个躬,再次清晰地说出了那两个字“谢谢!”之后,
她细心地把巧克力塞进贴身的兜兜里。
做完这一切,她又用双手托起了那个宝贝纸板,高高地抱在胸前,遮住了自己的半张脸,只露出两只大大的眼睛,像青海湖一般澄澈和镇静。虽然我不知道在这个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灾难已经过去,作为一个小小的亲历者,她只是要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一种心底里难以言说的感激。
这个青藏高原上的楚楚可怜的藏族小姑娘,她才五六岁,孩子,我不知道你的名字,权且按藏族人通常的习俗,称呼你小卓玛吧。我也不了解发生在你身上的故事,但我理解和明白你的心思。不过,今天太冷了,雪太大了,你还是回家去吧,那怕只是一顶简陋的帐篷。
我再三地劝她。这个小姑娘,这个小卓玛,却像巴颜喀拉山一样坚定和倔强,她虽然明白了我的好意,但再一次摇了摇头,用手指了指纸板上的那两个字,指了指远方,又指了指自己的心窝。
哦,可爱的孩子,可爱的小卓玛,我的眼中酸热热的,情不自禁地双手抱拳,面对她的痴情,面对她的坚定,深鞠一躬,并模仿着她的语气,说了一声:“谢谢!”车走远了,雪中小卓玛的身影,像一簇猩红的篝火。在我的心底燃烧着。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0字以内)
2.读完整篇文章,我发现文中对小姑娘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言行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藏族孩子。
3.联系上下文品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请根据这句话的具体语境,揣摩此时小卓玛的心理活动,写下来。
4.读完这篇文章,请分析文章结尾段“车走远了,雪中小卓玛的身影,像一簇猩红的篝火,在我的心底燃烧着”的表达方法,并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
【答案】
1.一个藏族小姑娘,风雪中站在路边,捧着写有“谢谢”两个大字的纸板,表达心底的感激。
2.外貌 动作 有感恩之心 懂事
3.花花绿绿,包装精致的食品让小卓玛心生惊喜,一瞬间,她想接受“我”的馈送,但转念之间想到还有人比她更需要这些食品,马上就拒绝了。
4.这句话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风雪中的“小卓玛”比喻为熊熊燃烧的“篝火”,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卓玛高大的形象对我的感染,表达了我内心充满了温暖的情感,同时也看到玉树灾后重建的信心。
【分析】
1.本题考查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要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要太具体,要抓住文章的主要任务、主要事件或叙述的几个要点简明的写出来。
文章记叙了“我”在驱车赶往西宁的路上,碰到一个藏族姑娘,风雪中站在路边,捧着写有“谢谢”两个大字的纸板,“我”开始以为小女孩是希望得到救援,将车上的食品塞给女孩,被女孩拒绝,女孩只得从其中拿了一块造型别致的巧克力,并且一直对“我”说谢谢,“我”明白了小女孩只是要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一种心底里难以言说的感激。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出什么人干什么事即可。
2.本题考查课文理解与人物形象的分析。
文章中“蓬乱的头发,瘦瘦的小脸上是典型的高原红,额头上还凸起一道长长的已经结痂的伤
痕”是对女孩的外貌描写;“双手棒着一个奖状大小的纸板”“不仅摇头,红红的小手也在摇动着,像风中的枫叶”“恭恭敬敬地冲着我,鞠了一个躬”“她又用双手托起了那个宝贝纸板,高高地抱在胸前”是对女孩的动作描写;女孩一直对“我”说着“谢谢”两个字,是对女孩的语言描写。
文章写了小女孩坚定地托着写了“谢谢”这两个字的纸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一种心底里难以言说的感激。面对“我”的帮助,女孩恭恭敬敬地冲着“我”,鞠了一个躬。因为天气寒冷,“我”劝说小女孩回家,女孩却像巴颜喀拉山一样坚定和倔强,再一次摇了摇头,用手指了指纸板上的那两个字,指了指远方,又指了指自己的心窝。表现出小女孩是一个有感恩之心,坚定和倔强,懂事,镇静和成熟的藏族孩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