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专业
Software Engineering
一、培养方案
(一)本科学制
基本学制四年
(二)学位授予
工学学士学位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软件设计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软件的设计、开发和工程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系统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能适应软件研究、设计、开发、应用、运行管理和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四)培养规格(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素养。
2.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3.掌握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4.掌握软件项目开发技术与管理方法、软件测试技术,并掌握软件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使学生具有研究开发软件系统的基本能力。
5.具有软件工程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软件工程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了解与软件及计算机有关的法规。
6.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专业定位与特
主要培养软件项目的管理与测试,软件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运行管理和维护,可服务于全社会的各个部门。本专业紧跟软件工程的发展趋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个性发展。
(六)主干学科及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干课程:离散数学、计算机组织与结构、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C++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软件体系结构、软件项目开发与管理等。
(七)学位课程
序号 | 课程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分 | 学时 | 学期 |
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48 | Ⅱ | |
2 | 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6 | 96 | Ⅲ | |
3 | 大学英语读写译(A)Ⅰ-Ⅳ | 8 | 128 | Ⅰ-Ⅳ | |
4 | 高等数学(A)Ⅰ-Ⅱ | 11 | 176 | Ⅰ-Ⅱ | |
5 | 大学物理(A)Ⅰ-Ⅱ | 7.5 | 120 | Ⅱ-Ⅲ | |
6 | 离散数学(A) | 3 | 48 | Ⅲ | |
7 | C语言程序设计(A) | 3 | 48 | Ⅱ | |
8 | 数据结构(A) | 3 | 48 | Ⅳ | |
9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 4 | 64 | Ⅳ | |
10 | Java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3 | 48 | Ⅴ | |
11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3 | 48 | Ⅴ | |
软件开发与测试方向 | |||||
12 | 软件测试技术(B) | 2 | 32 | Ⅵ | |
13 | 软件项目开发与管理 | 3 | 48 | Ⅵ | |
嵌入式系统方向 | |||||
14 |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 3 | 48 | Ⅵ | |
15 |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 | 3 | 48 | Ⅵ | |
网络工程与数据安全方向 | |||||
16 | 数据加密与网络安全技术 | 3 | 48 | Ⅵ | |
17 | 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 | 3 | 48 | Ⅵ | |
计算机游戏设计方向 | |||||
18 | 游戏设计概论 | 2 | 32 | Ⅵ | |
19 | 计算机图形学 | 3 | 48 | Ⅵ | |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方向 | |||||
20 |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概论 | 4 | 64 | Ⅵ | |
21 | JSP基础与应用 | 3.5 | 56 | Ⅵ | |
合 计 | 65.5/66.5/66.5/65.5/68 67.5 | 1048/1064/1064/1048/1088 | |||
(八)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1.基本框架
2.框架的总体要求说明
性质 属性 | 必 修 | 限 选 | 任 选 | 合 计 | |||||||
学分 | 学时(周) | 学分 | 学时(周) | 学分 | 学时(周) | 学分 | 比例% | 学时(周) | |||
课程 教 学 | 通识 基础 | 人文社科 | 30 | 480 | 2 | 32 | 67.5 | 50 | 1080 | ||
自然科学 | 27.5 | 440 | |||||||||
文化素质综合 | 8 | 128 | |||||||||
学科 基础 | 学科专业基础 | 26.5 | 424 | 12 | 192 | 41.5 | 31 | 664 | |||
经济管理 | 3 | 48 | |||||||||
专业教育 | 5 | 80 | 20 | 240 | 25 | 19 | 320 | ||||
其中实验(上机)教学 | 52 | 52 | 134 | 100 | 104 | ||||||
占课程教学学分比例% | 66 | 28 | 6 | 100 | |||||||
课 程 教 学 小 计 | 89 | 1424 | 37 | 512 | 8 | 128 | 134 | 76 | 2064 | ||
实 践 教 学 小 计 | 37 | 37周 | 37 | 21 | 37 | ||||||
专 题 教 育 小 计 | 6 | 6 | 6 | 3 | 6 | ||||||
合 计 | 132 | 37 | 8 | 177 | 2107 | ||||||
注:1.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工程训练、数据库课程设计、Java课程设计、专业认证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2.主要专业实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C++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软件项目开发与管理、JSP基础与应用、软件测试技术等。
(九)课程配置流程示意图
(十)指导性学时安排计划
学 年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第四学年 | |||||
学 期 | Ⅰ | Ⅱ | Ⅲ | Ⅳ | Ⅴ | Ⅵ | Ⅶ | Ⅷ | |
教学周 | 19 | 20 |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20 | 20 | 20 | 20 | 20 | 17 | |
课 程 教学周 | 15 | 16 | 18 | 16 | 16 | 16 | 15 | - | |
实 践 教学周 | 2 | 2 | - | 2 | 2 | 2 | 3 | 17 | |
课程教学 | 理论 学时 | 248 | 350 | 336 | 276 | 288 | 240 | 240 | - |
实践 学时 | - | 34 | 38 | 28 | 16 | 32 | 16 | - | |
学 分 | 21 | 27.5 | 25 | 23 | 21 | 19.5 | 20.5 | 17 | |
周学时 | 17 | 24 | 21 | 19 | 32 | 17 | 17 | - | |
(十一)毕业标准及学位要求
1.毕业标准
(1)达到德育培养目标;
(2)修满本计划各项规定的学分,总学分不少于178分;
(3)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2.学位要求
符合学校学籍、学位管理规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十二)辅修专业要求及其教学计划
1.辅修专业的要求
辅修专业的课程安排在第五学期至第八学期,开设的课程是本专业的主干和核心课程,共25.5学分。本辅修计划可适用于理工类专业本科学生。本专业学生可辅修测控技术与仪表、
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
2.辅修专业教学计划
课程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分 | 学时 | 学期 | 主要先修课程 |
0120508002 | 离散数学(A) | 3 | 48 | Ⅲ | |
0120508003 | 数据结构(A) | 3 | 64 | Ⅳ | C语言程序设计 |
0120908001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 4 | 64 | Ⅳ | |
0120508005 | Java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3 | 48 | Ⅴ | |
0120508008 | 操作系统(A) | 4 | 64 | Ⅶ | |
0120808003 | 软件工程(A) | 3 | 48 | Ⅶ | |
0120808012 | 软件项目开发与管理 | 3 | 48 | Ⅶ | |
合 计 | 23 | 368 | Ⅴ~Ⅶ |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