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音乐课堂中“古诗新唱”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设计与论证活...
设计与论证活页
课题名称:  音乐课堂中“古诗新唱”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设计与论证报告(不得出现学校和课题相关人员名字)
主要包含有以下内容: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我国教育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孔子,孟子,老子,朱熹等等这些古代的学者被越来越多的学生们熟知。古代诗歌犹如一颗闪亮的明珠,短小精悍,字字珠玑,以音乐教学为载体来学习古诗,使“古诗音乐化”,这不仅能够实现教导学生学习古诗的目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在“古诗新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我们的音乐课本上也有一些由古诗词为歌词的歌曲,不乏一些非常好的作品。作为音乐老师,我们看到了这些信息,思考着我们的音乐课堂如何能够更好的融合传承和发扬“古诗新唱”?希望能为音乐课堂发现一些闪光点。
在这个教学课堂形式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音乐课堂的教学形式更是丰富多彩。让诗歌走进音乐课堂,成为学生音乐学习中的一部分,让学生在“古诗新唱”中真正感受学习古诗的独特乐趣,领略古诗的美感,对于音乐教学和语文教学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创收。如何更好的将古诗词这个传统文化融合进音乐课堂?“古诗新唱”如何更好的被学生接纳?小小的音乐教师,小小的音乐课堂也想为传承祖国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研究古诗新唱的课题琳琅满目,数量众多,比如江苏南京市葛塘中心小学的王江红在教师新概念·教书育人中发表《“古诗新唱”--让诗歌插上音乐的翅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的雷天胜在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发表《古诗新唱 唱古颂今--音乐课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的实践探索》,河南省新乡市第三十二中学的耿俊玲课改聚焦中发表《轻吟浅唱古诗词--中学音乐课堂中的古诗新唱》, 陕西省西安师范附属小学的张贝妮在探索篇誗课改论坛中发表《诗韵悠悠 乐意浓浓--“古诗新唱”走进小学音乐课堂之初探》,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来安小学的刘莉在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中发表《浅吟低诵 高歌深咏--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古诗新唱”》等。我们认真研读了这些论文,他们研究的方向是古诗词与音乐的融合、古诗的韵律和音乐的融合以及古诗词与传统文化融入音乐的重要性,还有古诗词与合唱的相关研究等。但是国内学术界对古诗新唱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并不多,且多侧重于理论阐释,案例分析较少,针对这一现象的课题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这样就为我的课题研究留下了空间,所以确定这一课题的研究希望能在教学方法方面做一个补充。我们在搜集材料过程中暂时没有发现外国对我国古诗新唱教学法方面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核心概念的界定、内容、目标、创新点:
1.概念的界定:
“古诗新唱”是利用现代音乐语言,为古诗词配乐并得以传唱。而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目的,是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的运用。在音乐校本课程的实践中,探索“古诗新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及能否促进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体验性和创造性,突出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多种形式、不同渠道的渗透,让学生感受音乐和古诗词的艺术魅力,提高音乐和文学的审美能力,营造诗意的文化氛围,构建诗意的校园,积极参与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充分培养和发展每个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研究内容:
(1)编辑“古诗新唱”校本教材
广泛搜集古诗新唱歌曲,选出适合学生传唱的作品编辑成册,让学生在有声世界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古典艺术熏陶,感受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诗性美。
(2)探索“古诗新唱”在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
在进行“古诗新唱”教学的实践中,要保持学生的求知欲,我们就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立足课堂,实践探索出“古诗新唱”的音乐课堂的各种教学模式。
3.研究目标:
(1)激发“古诗新唱”学习兴趣。结合课堂的歌唱和欣赏音乐的内容,让“古诗新唱”成为连接音乐与传统文化的桥梁。
(2立足课堂教学,使教研与教学达到一致。通过实践研究出“古诗新唱”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4.创新点:
(1)“古诗新唱”是融合音乐课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实践,开展“古诗新唱”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既是提升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需要,又是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需要。
(2)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需要新理念,“古诗新唱”的歌词是古代诗歌,因此教学需要新设计。
四、研究思路、方法、步骤:
1.研究思路:
在“古诗新唱”教学时,教师教授学生韵律,并引导学生将古诗词套入韵律中进行“吟唱”,基于古诗词本身具有韵脚,其以吟唱形式体现出来。教师通过学习古诗词歌曲,探索“古诗新唱”的系统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创造,突出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熏陶学生的情操,让每一位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充分培养与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艺术素质。学生也会在吟唱歌曲中得到民族精神的培育、人文素养的提升以及音乐能力的提高。
2.研究方法:
(1)整理归纳法:课题组成员根据选材的要求,要广泛收集“古诗新唱”的歌曲,在收集的过程中要考虑难易程度和审美价值,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文献研究法:组织实验教师积极参阅教育文献,了解最新教育动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古诗新唱”为核心词,广泛查阅文献,深入调研,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筛选、吸收、运用,结合本课题加以创新,应用到教学中。
(3)教学实践法:在“古诗新唱”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实践和改进,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把教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强调教研与教学紧密结合。
(4)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研究过程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提高相应的理性认识,形成相关的课堂教学范例、教学模式和研究经验。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的实践措施,总结得失,及时调控。并根据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撰写阶段性研究总结。
3.研究步骤:
古诗改编的歌曲
序号
研究步骤
内容安排
负责人
1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确定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
课题负责人
2
第二阶段:搜集整理阶段
广泛搜集古诗新唱歌曲,选出适合学生传唱的作品编辑成册
课题负责人
核心成员1
核心成员2
3
第三阶段:实验阶段
按照研究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开展实验
课题负责人
核心成员1
核心成员2
4
第四阶段:中期报告阶段
通过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撰写中期报告
课题负责人
核心成员1
核心成员2
5
第五阶段:结题阶段
汇总研究材料,分析综合,写出研究报告,并结题。
课题负责人
五、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名称、形式、完成时间):
时间
成果名称
形式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23.9)
理论文献资料收集笔记
理论指导研讨笔记
集体研讨
第二阶段:搜集整理阶段(2023.10至2023.12)
校本教材歌曲集
各研究成员阶段总结
搜集整理
第三阶段:实验阶段
(2024.1至2024.8)
教学案例集
开课研讨
第四阶段:中期报告阶段(2024.9)
中期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中期报告
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
第五阶段:结题阶段
(2024.10至2025.6)
结题报告,教学方法总结结论
论文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本课题研究内容与课题组内成员日常工作没有冲突,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时间保障。
2.学校计划提供经费支持,可以满足课题组成员调研、学习、会议、汇编等工作的需要。
3.课题组将广泛开展研讨活动,加强经验交流,反思课堂教学,完善教学手段,提升课堂实效;定期举行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各课题组成员根据阶段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反思、交流,形成反思材料。
4.课题组成员将齐心协力共同为完成这一课题做出应有的努力。课题研究要把握尺度、注意深度、力求创新,注重课题与活动、课堂、问题相结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