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研究认知与解读丨2020-6
文化自信传承创新
——央视栏目《经典咏流传》“古诗词歌曲”的审美
无锡太湖学院艺术学院/彭青黄金勇张秀杰
摘要:央视栏目《经典咏流传》大型古诗词音乐节目为研究目标,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为指导,阐述优秀古诗词歌曲的艺术特和审美,进一步明确古诗词音乐审美实践活动的内涵与功能,为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提供相关的借鉴。
关键词:音乐审美德育文化
大型央视栏目《经典咏流传》自开播以来受到全国观众的热烈追捧和热爱,节目以“大型古诗词”赏析为定位,以现代歌曲重新编配、创作等多种手法对我国优秀传统古诗词文化进行"二度创作”(咏唱),歌曲优美动听,栏目独特新颖,在全国人民心中立刻掀起对古诗词热爱的高潮。古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留下了经典佳句,影响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有责任、有担当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弘扬。《经典咏流传》栏目以继承传统文化为核心理念,对我国优秀传统古诗词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谱写优美动听的旋律为蓝
本,以知名歌手进行现场表演诠释为亮点,让我们再次重温这些曾留给我们中华儿女的那些宝贵的灿烂文化,让我们从这些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中,不断守望初心,秉持"文化自信”的坚定立场,激励华夏儿女为全面复兴伟大的“中国梦”不断前行。
―、“文化自信”背景下《经典咏流传》栏目审美定位分析
2018年初,央视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重磅推出大型诗词音乐文化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好评如潮。该栏目节目突出''和诗以歌”、将古诗词、近代诗词以现代流行音乐等手法进行改编创作与演唱,在经典传唱人的演绎中让当代青年领略中国诗词之美以此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层文化价值。
央视栏目《经典咏流传》以“诗歌”为契合点,通过改编、创作将中国传统诗词以现代音乐的手段进行重新"诠释”,以此弘扬我国伟大的传统诗词文化,陶冶性情,达到升华人格品质的目的。《经典咏流传》栏目适应了现代人的音乐审美特点,以节目的趣味化、个性化吸引了青年学子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关注和热爱,在感受古诗词音乐带来美感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为我国全面复兴传统音乐文化注入了新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古诗改编的歌曲
二、《经典咏流传》“古诗词歌曲”艺术审美分析
1.古诗词的美感特性与审美特点
"美感”是专指审美感受,即人们在欣赏活动或创作活动中的—种特殊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是由客观的审美对象引起的感情上愉悦的心理状态,是包括感受、知觉、想象、情感、思维等心理功能在审美对象刺激下交织活动形成的心理状态。譹首先,中国古诗词给人民提供精神意识上的观念,通过文字的联想和想象塑造具有人物、事件、动作、心情的完整世界,转化为我们精神上的情感和观念,它不仅充满诗情,而且还具有鲜明的"画意”美感。通过诗词的朗诵,从文字进入画面,从画面进入音乐,把中国文字的经典意蕴转换为可闻性的声乐艺术,从而让观众看清、听懂、理解思想内涵,感受情感的熏陶。如《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根据北朝民歌改编、创作的诗词歌曲《木兰诗》,犹如一幅英雄驰骋战场的画面,观众仿佛被带入大漠边疆,眼前展现出驰骋战场的花木兰形象,栩栩如生,音乐荡气回肠,渲染出词中有画,画中有乐的境界。
其次,中国古诗词传达“韵律美”。中国诗词充分发挥了古代语言音韵美感的特点,要求合辙押韵,主要通过诗词韵位的疏密来表达出情绪和情感的变化,时而洪亮,时而安详,时而欢快,时而豪放,这种韵律是诗人直接抒发内心情感表达的强有力的艺术手段。如宋代的词原本就是入乐歌唱的,通过平韵格、仄韵格等产生抑扬顿挫的声音效果,显示出激越的艺术特。一言之,中国诗
66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