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语文作文节日
初二上册语文作文节日
  初二上册语文作文节日1
  每年五月初五,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
  每年端午节,我们家的人就会戴上香包,这样蚊子就不会叮我们了。我们家门口还会挂上艾草,这是用来辟邪的。妈妈还会给妹妹穿上虎头鞋,让每个人在身上抹一点雄黄酒,这是为了驱赶有毒的虫子,让它们不敢靠近我们。我们还会吃粽子、划龙舟。
  我问妈妈:“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妈妈告诉我,因为屈原跳的江叫汨罗江,而汨罗江里有很多鱼,为了不让鱼吃掉屈原的尸体,人们就把饭团扔进江里给鱼吃,为了让饭团不散,人们就拿一些叶子把饭团包起来。这就是粽子的由来。
  我又问奶奶:“屈原和端午节有什么关系呀?”奶奶说:“屈原是两千多年前楚国的爱国诗人。当时,楚国、齐国、秦国都是很厉害的国家,可是有一天,秦国变得更厉害了,所以齐国和楚国就联合起来对战秦国。为了打败楚国和齐国,秦国派了一位大臣告诉楚王,如果他放弃和齐国合作,就送楚国六百里地。楚王爽快地答应了。屈原说这是一个,劝楚王不要答应,可是
楚王不听。果然,最后楚王被骗了,楚国被秦国灭了,屈原就跳江自杀了。人们被屈原这种爱国精神感动了,就往江里丢粽子,不让鱼吃屈原的尸体。”
  请大家记住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这天,我们不仅要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还要把屈原这种爱国精神传承下去。
 
  初二上册语文作文节日2
  说到我最喜欢的节日那就是春节了。为什么呢?因为春节不但能放长假,还可以看舞狮、放烟花等等。但如果说我最喜欢的,那当然是放烟花了。
  我喜欢烟花绽放的时刻,五光十、绚丽多彩,那一瞬间让我觉得十分享受,好心情也随着绽放的烟花盛开。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  我最喜欢的烟花是蝴蝶王,喜欢它的原因是因为它绽放出来的火花就像美丽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当大人把烟花点燃后,我们随着翩翩起舞的“蝴蝶”大声的欢呼、拍手、叫喊,仿佛被点燃的不止是烟花,还有我们小孩兴奋的心情。
  其次我喜欢看舞狮,舞狮不仅仅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那些身披狮子饰品的叔叔们,把狮子给舞活了。随着民乐的响起,它们上窜下跳,一会儿跳跃,一会儿抢绣球。更让我觉得神奇的是,那些狮子的眼、耳、鼻、舌、嘴……居然像真的狮子一样可以活动的。每一次看到它们的表演我都觉得那一头头狮子就是活生生的动物。
  春节还有一个让我开心的事就是放长假,在那段时间里,王泽信弟弟会回来,我和妹妹还有王泽信就可以一起玩了,还可以和家人团聚,吃团圆饭。如果妈妈们同意的话,我们还可以让他们带我们去上海、北京……去玩。让我们三弟可以更亲近。
  我喜欢春节,喜欢它的热闹、喜庆、团聚。
 
  初二上册语文作文节日3
  农历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家团圆的日子,过年前几天,我和爸爸妈妈怀着激动的心情,一早起来收拾行李,准备出发回湖南奶奶家。我们自驾了整整二十四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第二天清晨,我被“噼哩啪啦的”的鞭炮声吵醒,我迫不及待地起床,看见家家户户都在为新年作准备,有的在门上挂福字,有的在摆桌椅,还有的在炒菜。奶奶家是土家族农村,跟其他地方有些不一样,还有杀年猪和打年糕。其中最有趣的当然是打年糕了。我走到爷爷面前对他说:“爷爷,我来帮你打年糕吧。”爷爷高兴地说:“好呀!”接着我帮着爷爷一锤一锤的打着。于是,我问爷爷:“这个年糕是怎么做的呢?”爷爷回答说:“先准备好糯米和我们吃饭的米蒸好后,再混在一起,放在打年糕的工具中,然后就像我们现在这样一锤锤打着,打到不软不硬就算完成了。”打了好久,终于打完了,累得我气喘吁吁。接着,我们把打好的糕全部摊在洗干净的木板上,再切成一条条,年糕就这样做成了,虽然没有超市卖的那么好看,但是比外面卖的更美味。奶奶还拿了一些糕做成了糍粑,里面放了红豆馅、豆沙馅,各种各样,糍粑要放到太阳底下晒干,这样可以保存得更久。如果想吃了,就取出来放在小火炉上烤,烤软后就能直接吃了。
  等我们打完年糕,年夜饭也准备好了,最中间的菜下面放了一个大火炉,里面就是刚刚杀的年猪,爸爸说这是土猪肉,非常甜非常新鲜。年夜饭还有腊肉、青菜、土鸡、土鸭等,大家最爱吃的是年糕,因为妈妈说吃年糕是个好彩头,年糕的意思是年年高,意味着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很快年糕都被吃完了,大家都夸我能干,我心里高兴极了。
  到了晚上就是看春节联欢晚会了,全家一起围坐在火炉边,一边吃着各种各样的好吃的,一边看晚会。到了12点家家户户都到外面放起了鞭炮,放完鞭炮,我就美美地进入了梦乡。
  这就是土家族的中国年,幸福又欢乐!
 
  初二上册语文作文节日4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传统节日正是它最好的载体。五千多年来,中华文化在年复一年的节日中传承,而每一个节日,都被烙下了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印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寄托着人们对团圆的渴望,令多少团圆之人兴奋不已;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七夕寄托着人们对爱情的向往,令多少青年如痴如醉;
  “重阳不敢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重阳节寄托着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令多少背井离乡之人感慨。
  但,我最喜欢的节日还是端午节,因为,它被寄予了爱国的情怀。
  端午节的****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古代五月称“午月”;五月初五就成了“端午”。这一天,阳气(龙气)旺盛,于是,崇拜龙的吴越之地便开始纪念这一天。后来,他们便开始做“角黍”,也就是用米作的“粽子”。渐渐的,这个节日就传开了……
  过了几百年,吴国出现了一个新的人物——伍子胥。他爱国为民,在世的时候,曾经率众兴修水利,东通太湖,西入长江;建苏州城、攻楚国,功勋累累,实在是令人可圈可点。据说他还曾以糯米筑城墙,灾民就以吃“墙砖”度过了饥荒。但在公元前484年,他却因为被吴王怀疑,赐剑自刎了。这一天,正值端午。“世之所谓忠臣者,莫若王子比干、伍子胥。”他的死,对当时的人们是一种多大的冲击!他这种爱国的情怀被深深地烙在了每个人的心上。为了纪念他,从此以后,角黍的原材料变成了糯米,它,便是我们所熟知的粽子。
  再过了一百四十多年,屈原降生了。他以他的无畏,以他的“举世皆浊我独清”,开创了浪漫主义诗的先河,成为了《离骚》这本与《史记》同一层次的名著的作者。《离骚》这篇*,正是他忠贞爱国的见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