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报告
2023年伊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五菱宏光的“压路秀”变为比亚迪等“霸道展”,迫使特斯拉等巨头不惜采用价格战方式阻击,国际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骤然加剧。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甚至可能取代燃油动力进入汽车电动时代。从市场层面看,新能源市场巨头云集,似乎每个人都是主角,新能源汽车品牌光环下,映射的却不只是造车企业,整车零配件、车载芯片、智能操控系统等一长串的产业链“支流”必然构造或拓展市场“新大陆”。功夫下在平实,机遇就在当下,如何把握机遇,搭载新能源汽车的“陆地新宠”塑造商机,展望未来,考验的必将是投资者对新市场的洞察力、判断力和持久力。
一、市场发展情况
(一)市场认可度不断攀升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培育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
已经被多个省市纳入发展规划,充分体现了全行业对新能源市场预期的高度认可。
近年来,经过十几年的技术积淀,新能源动力技术迎来科技革命式的孕育发展,汽车产业的能源变革不断兴起,特别是2022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市场进入急剧成长、增长的时期,中国汽车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2022年,全年汽车销量2686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5.6%,连续8年居全球第一。截至2023年1月全国各地新能源汽车累计接入数量达到1250.8万辆,预计在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900万辆,甚至冲击千万辆目标。
很明显,新能源汽车正在加速侵占传统燃油车市场,产业发展可以说是“超预期”的,全球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和生态系统,同时拥有了极具活力的消费体。各机构、专家、企业家对于产销量的预判不断调整,且基本以上调为主,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进入规模化高速发展阶段,需求将持续释放。
(二)自主品牌持续火热
对中国的乘用车市场而言,2022年是极为特殊,甚至是值得载入史册的一年。国产品牌乘用
车市场份额达到50%,首次打破了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担任销量主力军的局面。其中比亚迪以180.4万辆的成绩力压一汽大众,斩获了2022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销售冠军。这是自从中国汽车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合资时代以来,自主品牌在长达30多年里首次问鼎中国乘用车市场的销售冠军。
2022年,国产品牌实现“换道超车”的预言终成现实。新能源汽车销售前15家的车企中,有11家是中国自主品牌。比亚迪、吉利、广汽埃安、奇瑞和长安年销量都在20万辆以上,同比增速均实现翻倍。剩余4家,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为合资车企,特斯拉为外商独资车企。除背靠大树的老牌车企,哪吒、理想等新能源品牌也实现快速崛起。2022年,哪吒汽车累计销量超过了15万辆,同比增长118%。理想全年累计交付新车13多万辆,同比增长47.2%。
(三)市场竞争优势初步显现
尽管受到俄乌冲突、芯片短缺、锂价飙升等事件的影响,但从过去一年的销量和发展趋势很容易看出——中国基本坐稳了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头把交椅。根据已公布的有关数据,在新能源领域,中国制造的新能源车型销量占到全球的40%,美国为30%,欧洲各国的总和约为20
%,作为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具备先发优势的日本,占比却还不到5%。
2022年,我国新能源是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自主品牌市占率近半、新能源车渗透率近三成等几项数据纷纷创造新高,多种迹象都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汽车工业在新能源赛道,夺走了合资乃至豪华品牌的传统老客户,实现了技术和品牌战略上的“换道超车”。比如,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实现突破,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竞争优势已难以撼动,宁德时代、比亚迪地占据的市场份额仍在持续扩大。如今,对于合资品牌的没落更具有直观体现的便是失去市场竞争力的车企默默离场。
现如今,汽车已从燃油时代加速跨向电动车时代,消费者愿意为合资品牌、外资品牌支付一定溢价的心态发生明显转变,已经有超过一半的消费者不认为需要为国际品牌支付更高的溢价。这与传统汽车行业缺乏创新,而新能源汽车概念、品控感、技术获得感都在消费者的心目呈现出科技时代的特性,特别是汽车智能化时代为过去发展了百年的燃油车时代划了明显的分割线。2022年,比亚迪、长安、吉利等自主品牌抢占到了超50%的市场份额,北汽极狐、广汽埃安等一众品牌蓄势待发、呈崛起之势。反观合资方面,广汽本田宣布于2023年起不再生产及销售广汽讴歌品牌的现有产品;年底,广汽菲克申请破产,大众旗下品牌斯柯达
被曝出将退出中国市场,雪铁龙降价10万清库存(也可能是营销策略);韩国现代、起亚等品牌彻底失去中国市场,德系、美系汽车只能依靠凯迪拉克、林肯、BBA等豪华标签赚取品牌溢价。造成市场风向突变的除了新能源汽车全链条的完善和成熟外,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变化是合资品牌变得“突然不吃香”的重要原因,国产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市场优势已初步显现。
二、行业发展新特点
(一)烧钱和亏钱成为新常态
北汽蓝谷是北汽集团的未来之光,而目前赔钱却是他的主基调。作为最早一批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北汽蓝谷,曾经也是新能源市场的“一哥”,“蔚小理”等新势力只能仰望它,但三年亏损近170亿元,从头部位置滑到了末尾,只有依然本部集团的传统业务资金流续命确是事实。有HUAWEI“智慧”加持的新能源汽车新势力赛力斯,2022年预计亏损35亿-39.5亿元,较2021年度亏损18.24亿元,亏损规模进一步扩大。
其他品牌也同样陷入烧和亏的境地,理想可能是实现盈利最快的车企,销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达到30万辆,但能否弥补前几年的研发和市场拓展消耗犹未可知;蔚来则希望在2024年实现盈亏平衡;小鹏汽车收支平衡的时间则可能需要到2025年。除此之外,包括海马汽车、众泰汽车等或利润下滑,或预计亏损,业绩状况都不太理想。在出现亏损的企业中,大部分都与销量下滑、投入过大等有关。
能实现盈利的车企当然也有,比如比亚迪、长安,去年的利润状况都呈现猛增的态势。其中,比亚迪的业绩最为惊人,其预计2022年全年营业收入突破420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60亿-170亿元,同比增长425.42%—458.26%。而能实现盈利最关键的原因还是体量大,长时间消耗积攒的客户和品牌溢价,哪怕面对“缺芯+原材料涨价”的挑战,依然能够通过降本增效实现盈利。
(二)“技术+营销”缺一不可
营销对汽车品牌的塑造和推广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营销模式似乎与手机行业的营销路径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便是借助新技术亮点推广新汽车品牌。比如,特斯拉最开始因强大的电池蓄能技术而闻名于世,比亚迪因全链条自主研发取得技术优势后实现成本自控而快速占领市场,北汽、赛里斯则是HUAWEI智能技术加持实现品牌营销策略。营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销方式基本大同小异,竞争的关键还在于技术实力是否强大。
从十年周期跨度上看,实现真正盈利的新能源车企可能只有特斯拉一家。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净利率的背后,包含了整车和锂电池两块业务,由于是关联交易的关系,其实赚的都是电池的钱,还是这几年才开始赚钱,之前研发烧的坑可能还未填上。为寻救命稻草,北汽蓝谷与HUAWEI合作开发推出了极狐品牌系列,正所谓是药就有几分毒,含华量越高,原品牌的影响力也就越低。可以说北汽极狐的溢价全部来自HUAWEI,其销售差价也几乎全部被HUAWEI赚走,说得直白的点,尽管极狐没有将灵魂卖给HUAWEI,却未能逃过为HUAWEI打工的事实,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困境。很显然依靠既有光环进行资源整合甚至单纯套牌组装销售的行业模式已经告一段落,新能源汽车的时代真正能赚钱的是技术、是科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