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手抄报a4
五一劳动节手抄报a4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的概念,它即抽象又具体,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一切物的价值,尤其是创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值,使得劳动创造价值成为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石,说明了人们的社会活动无一不是围绕劳动而展开的。
五一劳动节手抄报篇一
诗二首
篇一
你走在上班的路上
看到休闲的人们
轻盈的歌舞
脸上洒满阳光般的写意
你眼的余光轻扫而过
没有太多时间去眷恋和遐想
便匆匆踩着固定的车痕走过
任风景别人享
自己转身在忙碌的汗水里
忘却了倦意
继续着生活的节拍
没有埋怨
心里只有一丝淡淡的遗憾和愧疚
那是对孩子的失诺
和家人的期盼
心里默许
来年
来年说什么也要
好好陪陪她(他)们
一起放歌心情
可是
来年
来年涛声依旧
篇二
站在红五月首端
深入劳动者中间
感悟阳光里那跳跃的音符
一不小心
滴落下来五一手抄报内容写什么
打动了无声的果林
沉寂的大地上
顿时
响起劳动的那支劲歌
回荡在亿万劳动者心中
回荡在蓝天白云之间
震落满树鸟声
铺红挂彩的早晨
阳光
雨露
春风
催开着城市的文明之花
催长着乡村的劳动之果
满眼的美景
在飘飞的音符下
欢快传唱着劳动之歌
劳动之歌
带来春播的佳音
捎去夏耘的希冀
令大地充满诗情
任金秋点染画意
劳动之歌
永唱不衰
音符般自地底不断拱出
丰硕的果实
味美
香甜
春风春雨把原野拂过,
惊起一层漫漫绿。
高高铁塔、层层配电网络上,
悬挂着一幅幅检修线路工人忙碌的景。
风,用温情的手在电线上弹奏着
欢快的乐章,在寂寥中
为茫茫沙海里的工人们唱响一首伴奏曲,
荒芜人烟的戈壁
因他们的存在而顿增生机勃勃的昂扬气。
为了让沙漠边的小城能有不夜的亮光,
为了千万劳动者能安全连续地运用电能
去建设祖国,
我们的电业工人
起五更归月战沙暴,
巡线,检修,消缺
从不毛之野到喧嚣的街头闹市,
从架空线到地缆的'每个角落,
细心检查,
不让每一个隐患从眼前滑过……
这就是光明使者
为自己劳动者的节日献上的
最真的赞歌
五一劳动节手抄报篇二
中国各年代劳模的代表
王进喜
50年代劳模代表——“铁人”王进喜
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建国后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中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上一面火红的旗帜。王进喜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油田铁人。
时传祥
甘当人民勤务员的掏粪工人——时传祥
时传祥,是一位“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的掏粪工人,山东省齐河人,中共党员,曾在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工作。时传祥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14岁时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受生活所迫当了掏粪工。他用一颗朴实的心记住了一个通俗的道理:掏粪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部分。他把掏粪当成十分光荣的劳动,以身作则,以苦为乐,不分分内分外,任劳任怨,满腔热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张秉贵
50年代到70年代的劳模代表——张秉贵
20世纪70年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所以,在这个年代中,能成为全国劳模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非常值得骄傲的。1957年,“一抓准”张秉贵已是北京市的劳动模范了,但1979年国务院授予他的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才是让他这一辈子感到最骄傲的事情。物资匮乏的年代,买什么都要排队,张师傅所在的糖果柜台也不例外。一次,有两个女顾客悄悄评价他“服务态度还行,就是动作太慢”。于是,他下决心苦练售货技术和心算法,终于练就了“一抓准”和“一口清”的过硬本领。
李素丽
90年代的劳动模范:一心为乘客——李素丽
李素丽,北京市人,1981年参加工作,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第一客运分公司60路、21路任售票员,1998年到总公司及“李素丽热线”工作。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李素丽同志在近20年的售票工作中,岗位作奉献,真情为他人,用真情架起了一座与乘客相
互理解的桥梁,把微笑送给四面八方,被广大众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众的贴心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