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用法的补充说明
标点符号用法的补充说明
1句号
2问号
2.1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等,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末尾不用问号。即有疑问词的短语在全句中只是充当一个成分。
正例①:他在仔细辨别这种声音是哪里传来的,那个黑暗是什么东西。
正例②:而我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
正例③:如何改善教学环境,需要研究一系列问题。
误例:关于什么是智力?国内外争论多年也没有定论。
2.2如果说话的语气缓慢,前一个句子带上语调独立成句, 在后面的句子中有 “这”等词语充当
主语,这时问句后就要用问号。如将例③改成“如何改善教学环境?这需要研究一系列问题。”
2.3肯定否定连用可以表示正反问,但这个短语不独立成句表示疑问语气,而是充当陈述句的一个部分,其后也不用问号。
正例:能不能拿到金牌,这将要看运动员的临场发挥了。
2.4区别选择问与连问。 对前者只要求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回答;而后者则要求对所有问题都作出回答。选择问,中间用逗号, 句末用问号;连问,各问句后均用问号。
正例①:小明今年初中毕业了,让他上高中,还是考中专呢?他爸爸问我。”
正例②:究竟是像雷锋那样活着, 做一个大公无私的高尚的共产主义者有价值有意义呢, 还是做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或者开一个“公私合营”的杂货铺,一年四季患得患失地度过一生有意义呢?
正例③:他愤懑地想:这到底是为什么?林彪不是死了吗? 难道又出了林彪这样的坏人?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正例④:这里的时间是怎样计算的?这里的效率用什么来衡量?亲爱的朋友,你能告诉我吗?
2.5选择问句中,一般是在最后一个选择项的后边用问号,其余的用逗号;但作者为了表达需要,强调每一个选择项的独立性时,也可以在每个选择项的后边用问号。
正例①:你这是征求我的意见,还是把你的决定通知我?
正例②:执行党纪国法,目前往往失之于软,失之于宽。为什么手软?是碍于情面呢?是惹不起呢?是被“关系网”缠住了呢?还是自身不干净呢?
3叹号
3.1陈述句的末尾停顿用句号,但是如果句子的感情十分强烈,末尾也可以用叹号。
正例:9月4日上午,河堤溃决,顷刻间数万亩良田成了一片汪洋!
3.2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用叹号。
正例①:你给我滚出去!
正例②:“救命啊!叔叔阿姨阿姨救命啊!”官厅水库拦河大坝施工砂场里,传来了孩子的惊恐呼救声。
正例③:“同志们,闪道,闪闪道!”
3.3反问句是一种特殊的疑问句,末尾一般用问号,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有时也用叹号。
正例: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3.4倒装句中,问号、叹号只能放在句末,不能放在句中。
正例①:“救救我吧,大夫!”
正例②:“你就去吗,小李的爹?”
3.5两个叹词连用,一般只在后一个叹词后用叹号。
正例:啊, 啊!又到了春天了。
4逗号
4.1主谓之间,一般是不用停顿的,但属于下列情况,主谓之间要用逗号:主语和谓语都比较长;主语虽短,但为了强调它;主语后面带有语气助词;谓语出现在主语前面。
正例①:为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90周年而拍摄的一部文献纪录片,已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
正例②:义理和考据,是属于文章内容方面的问题。
正例③:风,更猛了;雪,更大了。
正例④:病,居然奇迹般地好起来了。
正例⑤:他呀,早走啦!
正例⑥:你这个人啊,脾气就是倔。
正例⑦:出来吧,你们!
正例⑧:太不像话了,你!
正例⑨:面对这种情况,你能够不表示意见吗?
4.2宾语比较长,特别是当宾语为主谓短语、动词短语或复句时,动词的后边往往要用逗号。
正例①:统计数字表明,广东全省待业人员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
正例②:我想,这大约就是林莽先生说的“又一次的被了捕”的那一次了。
正例③:他们知道,只要掌握了土地的所有权, 就可以永无休止地榨取农民的血汗。
4.3句首状语、称呼语、应对语的后边,插入语的前后的停顿,要用逗号。
正例①:突然,海面上露出乳白的火箭箭头;接着巨大的火箭喷火拽浪,闪电般地跃出海面。
正例②:雷锋同志,春节还出差吗?
正例③:好吧,就这样吧。
正例④:有的手术,如焊接视网膜,甚至都不用麻醉。
4.4逗号与句号的配合,是最常见的配合,既要防止一逗到底,不敢用句号, 也要防止句号过多,把完整的据以句意割断。
误例①:最近,各报刊陆续刊登了他的英雄事迹, 本刊现转载如下,供同志们学习参考。
误例②:时光飞逝,东风驱走了严寒。 暖春回到了大地。
5顿号
5.1相邻的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中间没有停顿,不用顿号。
误例:图书馆两间大阅览室和七、八间工作室都座无虚席。
5.2相邻数字连用如果是数字略语,中间要用顿号。
正例:省委负责人向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介绍了近两年来我省工作所取得的成就。
5.3句中非并列词语间或没有停顿的并列词语间不用顿号。
误例①:宛南华侨新村位于徐汇区、中山南路与宛平路交汇处。
误例②:我的父、母亲都是日本留学生,母亲先学医,以后又攻读工艺美术。
误例③:这几年,报刊上报道的因主持正义、被顶头上司打击报复的人,也不是个别的。
5.4并列词语之间用了“和”“或”之类的连词,就不再使用顿号;“和”类连词一般用在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的中间。
正例: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等。
5.5多层次的并列词语间的停顿,多半第一层用逗号,第二层用顿号,第三层用“和”类连词;不能全部用顿号而使层次不清。
正例:与会专家认为目前知识分子工资偏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工资收入和非工资收入倒挂等问题十分严重。
5.6做定语和状语的并列词组中间通常用顿号,联合的谓语和补语中间一般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正例①:这里的高山、密林、城镇、村落, 哪里没有写过可歌可泣的故事呢?
正例②:留给我们多少一点困难,封锁、失业、灾荒、通货膨胀、 物价上升之类,确实是困难,但是比起过去三年来已经松了一口气了。
6分号
6.1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有时在非并列关系(主要是指转折关系和因果关系)的多重复句内也用分号。
正例①: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正例②: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情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正例③:1985年自己好像死过一回(从长时间的昏迷中抢救活了),对自然规律再也不抱可以超越的幻想;因此,这几年对自己朋友的死,不再像五六十年代那么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了。
7冒号
7.1用于动词和宾语之间,动词一般是“说”、“讲”、“想”、“知道”之类的词,提示下文的具体内容。
正例①:长江上的人知道:“泄滩青滩不算难,崆岭才是鬼门关。”
正例②:空军首长指示:全力支援,要办得又快又好!
7.2在复句中用于总括说明之前或之后。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示下文;此外,在总括性话语之前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正例①:总得说来,大致有三种可能:月球不是地球的妻子, 便是地球的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
正例②: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 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 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正例③:行动,要靠思想来指导;思想,要靠行动来证明:思想和行动是紧密相联的。
(注:被总括的话语里边如果只用逗号、顿号,而没有用分号,那么在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也可以用逗号。)
7.3用于带有复指成分的句中。
正例:然而这一带既无黄沙,亦无白草,只有肥沃的田野, 栽种着各种各样的庄稼:小麦、荞麦、高粱、山药、甜菜等等。
7.4冒号一般要管到句终,即如果提示性的内容只是句子的部分,不能用冒号;或者提示的内容过长,用了冒号,后面的停顿难以标点,也不用冒号。
误例:为了充分利用这仅有的一点业务时间,它暗下了决心:不看电视,不听音乐,不读小说,经过两个月的奋战,终于译完了这本书。
7.5冒号不能在句内没有停顿的地方使用,也不能用在非提示性话语的后边。
误例①:老师说了一声:“下课!”就走了。
误例②:我这位朋友平素和人甚少交往,它虽然住在闹市区,倒也称得上是:“结庐在人境,
耳无车马喧”了。
7.6“某某说”在引文的前边,它的后边常用冒号;“某某说”在引文的后边,它的后边要用句号;“某某说”插在引文的中间,它的前后是同一个人说的话,“某某说”的后边要用逗号。
正例①:焦裕禄笑了笑说:“我不是来休息的,是来工作的,咱们谈谈这里的情况吧。”
正例②:“大娘,您到哪儿去?”雷锋赶上前去问道。“俺从关内来,到抚顺去看看儿子。”老人喘着气说。
正例③:“不要怕。”他安慰我说,“这是个误会,不会把你怎样的。”
7.7在“说、想、是、证明、认为、宣布、指出、透露”等动词的后边,当这类动词用来提起较长的宾语时,后边往往有较大的停顿,以引起读者对下文的注意,书面上往往用冒号表示。
正例: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是:一、空气传播,二、水传播,三、饮食传播,四、接触传播,五、生物媒介传播。
8引号
8.1引号的作用:①引用②突出强调③特定含义④反语或讽刺⑤简称。
正例①:同志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一文中指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正例②: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没有“做”和“不做”的自由。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两种基本要求,叫作“有物有序”。 “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正例③:大家谈笑着,赞美着,都说今天的晚餐是一顿丰盛的“牙祭”。
        这种“文明的惩罚”,有时候会叫你继续到两小时以上。
正例④: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点好。
正例⑤:“七·七”事变后,他从上海来到了北京。
8.2使用引号时要注意:第一,引文中的标点一律不要改动。第二,引文最后的标点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⑴如引文属完整地引用别人的话,且独立运用时,那么为了保持引语的完整独立性,引文最后的标点不变,且要放在引号内。
正例:总之,在任何工作中,都要记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⑵如引文只作为作者讲话的一部分(如句子成分等),引文最后的点号要删去。
正例:我们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 这就是想和做联系起来的一条路。
⑶假如引文结束处正好要停顿,标点应在引号之外。(前引号处如果是冒号,后引号用在其他标点外面。否则,后引号用在其他标点前面。——前冒后内,前无后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