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省略句
68 个初中文言文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肯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句子成分的省略,是古今汉语都有的现象,只是文言文省略的情况更加普遍。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
有以下几种形式: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省略。对于原文中省略的成分,翻译时一般应将其补充出来,需要做到字字对比,句句明其意。以下整理出的是初中课内文言文里全部的省略句。
七年级〔上〕
《童趣》
1.夏蚊成雷,〔我〕私拟作鹤舞于空中〔省略主语“我〞〕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的蚊子〕,果然〔成了〕鹤也〔省略主语中心语“蚊子〞和谓语“成了〞)
3.〔我〕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之〕以烟〔省略主语“我〞和宾语“之〞〕
4.一日,〔我〕见二虫斗〔于〕草间〔省略主语“我〞和介词“于〞〕
5.〔我〕神定,捉虾蟆,鞭〔之〕数十,驱之别院〔省略主语“我〞;省略宾语“之〞,“之〞指代“癞蛤蟆〞
《<;论语>十二章》
6.温故而知新,可以〔之〕为师矣〔省略介词宾语“之〞,“之〞指代“温故而知新的人〞〕
7.由,〔我〕诲女知之乎〔省略主语“我〞〕
8.人不知〔之〕而不愠〔省略宾语“之〞,指代自己〕
9.〔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了动词“择〞〕
《山市》
10.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于〕楼上〔省略介词“于〞〕
11.〔他们〕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省略主语“他们〞〕
《<;世说新语>两则》
12.〔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省略主语〕
13.元方时年七岁,〔于〕门外戏〔省略介词“于〞〕
14.〔家君〕待君久不至,〔家君〕已去〔省略主语〕
《河中石兽》15.一讲学家设帐〔于〕寺中(省略介词“于〞,相当于“在〞〕
16.求之〔于〕地中〔省略介词“于〞,相当于“向〞〕
17.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省略宾语“之〞〕
七年级〔下〕
《伤仲永》
18.不使〔之〕学/令〔其〕作诗〔均省略宾语〕
《木兰诗》
19.愿为〔此〕市鞍马〔省略介词宾语〕
《孙权劝学》
徐喷以烟的以是什么意思
20.肃遂拜〔于〕蒙母〔省略介词“于〞〕
《狼》
21.场主积薪“于〞其中〔省略介词“于〞〕
22.盖以〔之)诱敌〔省略介词宾语〕
23.投〔之〕以骨〔省略宾语〕
八年级〔上〕
《桃花源记》
24.(桃源人)见渔人,〔桃源人〕乃大惊,〔桃源人〕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
〔桃源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省略主语、宾语)
《核舟记》
25.佛印卧右膝,诎右臂支船〔省略主语〕
26.各隐〔于〕卷底衣褶中〔省略介词“于〞〕
《答谢中书书》
27.沉鳞竞跃〔于水面〕〔省略状语“于水面〞〕
《记承天寺夜游》
28.〔吾〕解衣欲睡〔省略主语“吾〞〕
《观潮》
29.饮食百物皆倍穹〔于〕常时〔省略介词“于〞〕
《湖心亭看雪》
30.客〔于〕此〔省略介词“于〞〕
八年级〔下)
《与朱元思书》
31.〔小船〕从流漂浮,任意东西〔省略主语〕
32.急湍甚〔于〕箭〔省略介词“于〞〕
《五柳先生传》
33.因以〔之〕为号焉〔省略介词宾语〕
《送东阳马生序》
34.〔余〕又患无硕师名人与〔之〕游〔省略主语“余〞和宾语“之〞〕
35.寓〔于〕逆旅〔省略介词“于〞〕
《小石潭记》
36.〔溪水〕斗折蛇行〔省略主语“溪水〞〕
37.〔余〕以其境过清〔省略主语“余〞〕
38.坐〔于〕潭上〔省略介词“于〞〕
《岳阳楼记》
39.〔其〕衔远山,吞长江〔省略主语“其〞,指洞庭湖〕
40.或异〔于〕二者之为〔省略介词“于〞〕
《醉翁亭记》
41.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省略介词“于〞〕
《满井游记》
42.〔吾/余〕偕数友出东直〔省略主语〕
43.柔梢披〔于〕风〔省略介词“于〞〕
九年级〔上〕
《陈涉世家》
44.〔起义军〕乃入据陈〔省略主语〕
45.吴广以〔之〕为然〔省略介词宾语〕
46.士卒多为〔之〕用者〔省略介词宾语〕
47.然足下卜之〔于〕鬼乎〔省略介词“于〞〕
《唐雎不辱使命》
48.〔唐睢〕挺剑而起〔省略主语〕《隆中对》
49.君与〔之〕俱来〔省略主语〕
50.此诚不可与〔之〕争锋〔省略介词宾语〕
51.此可以〔之〕为援而不可图也〔省略介词宾语〕
《出师表》
52.〔陛下)诚宜开张圣听(省略主语)
53.(臣)受命以来〔省略主语〕
九年级〔下〕
《惠子相梁》
54.搜〔庄子〕于国中三日三夜〔省略宾语〕
55.〔鸱〕仰而视之〔省略主语〕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56.〔子〕安知鱼之乐〔省略主语〕
57.我知之〔于〕濠上也〔省略介词〕
《曹刿论战》
58.〔曹刿〕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省略主语〕
59.〔曹刿〕下视其辙,曹刿登轼而望之〔省略主语〕
60.必以〔之〕分〔于〕人〔省略介词宾语和介词〕
61.可以〔之〕一战〔省略介词宾语〕
62.乃入见〔庄公〕〔省略宾语〕
63.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省略谓语〕《邹忌讽齐王纳谏》
64.〔邹忌〕与〔客人〕坐谈〔省略主语〕
《愚公移山》
65.〔愚公〕聚室而谋曰〔省略主语〕
66.〔二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省略主语〕
67..帝感〔于〕其诚〔省略介词〕
68.一厝〔于〕朔东,一厝〔于〕雍南〔省略介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