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黄帝》“孔子观于吕梁,悬水三十仞”文言文阅读
《列子—黄帝》“孔子观于吕梁,悬水三十仞”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孔子观于吕梁,悬水三十仞,流沫三十里,鼋鼍鱼鳖之不能游也。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者也,使弟子傍流而之。丈夫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孔子从而问之,曰:“悬水三十仞,流沫三十里,鼋鼍鱼鳖所不能游,向吾见子蹈之,以为有苦而欲死者,使弟子傍流将承子。子出而被发行歌,吾以子为鬼也。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有道乎?”曰:“吾无道。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与赍①俱入,与汩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此吾所以蹈之也。”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也?”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仲尼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也,若橛株拘;吾执臂若槁木之枝。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拟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丈人曰:“汝逢衣②徒也,亦何知问是乎?修汝所以,而后载言其上。”
赵襄子率徒十万狩于中山,藉芿燔林,煽赫百里。有一人从石壁中出随烟烬上下众谓鬼物火过徐行而出若无所经涉者。襄子怪而留之。徐而察之:形七窍,人也;气息音声,人也。问:“奚道而处石?奚道而入火?”其人曰:“奚物而谓石?奚物而谓火?”襄子曰:“而向之所出者,石也;而向之所涉者,火也。”其人曰:“不知也。”魏文侯闻之,问子夏③曰:“彼何人哉?”子夏曰:“以商所闻夫子之言,和者大同于物,物无得伤阂者,游金石,蹈水火,皆可也。”文侯曰:“吾子奚不为之?”子夏曰:“刳心去智,商未之能;虽然,试语之有暇矣。”
       (节选自《列子·黄帝》,有删改)
【注】①赍:漩涡。②逢衣:儒生所穿的衣服。③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弟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一丈夫游之                           丈夫:古时称成年的男子
B.使弟子傍流而                    承:通“拯”,救
C.仲尼                                 适:游学
D.则失者锱铢                           锱铢:很小的重量单位,此处指很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鼋鼍鱼鳖之不能游也             失其与,不知
B.从水之道而不为私             积土成山,风雨兴
C.长于水而安                    州司临门,急星火
D.天地之大                           苟非吾之所有,一毫而莫取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一人从/石壁中出随烟烬/上下众谓鬼物/火过/徐行而出/若无所经涉者
B.有一人从/石壁中出随烟烬/上下众谓鬼物/火过徐/行而出/若无所经涉者
C.有一人从石壁中出/随烟烬上下/众谓鬼物/火过/徐行而出/若无所经涉者
D.有一人从石壁中出/随烟烬上下/众谓鬼物/火过徐/行而出/若无所经涉者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梁丈夫之所以能在水中畅游无碍,是因为他顺而不逆,达到了“不知所以然而然”的境界。
B.佝偻丈人认为循序渐进是能够轻松粘到蝉的关键,而孔子则从他身上看到了专心致志的重要作用。
C.“处石人火”的人堪称“和者”,他能做到物我一体,与外物高度融合而不为外物所伤害和阻碍。
D.本文通过有趣的故事、采用对话的形式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对我们有启发意义的抽象道理。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出而被发行歌,吾以子为鬼也。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有道乎?
(2)用志不分,乃拟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答案】
1.C
2.A
3.C
4.B
5.(1)你出来后披散着头发,边走边唱,我以为你是鬼怪,但仔细观察你,却是人。请问有什么技巧吗?
(2)因为心志专一而不分散,就会达到像神一样的境界。大概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
徐喷以烟的以是什么意思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C选项“适:游学”错误,适:到。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根据上下文语意的联系,确定这个词在几个句子中的词性不同,那么其用法也就肯定不同了。A选项,两个“所”,都与后面的动词构成“所”字结构。B选项第一个焉:语气助词;第二个焉:兼词,于此。C选项第一个于:介词,在;第二个于:介词,比。D选项第一个虽:表转折,虽然;第二个虽:表假设,即使。故选A。
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
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徐,修饰“行”,副词,慢慢地,所以“徐”前断句,排除选项BD。从……中出来,所以“从”和“出”之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A,故选C。
句子翻译:有个人从石壁中走出来,跟随着烟火忽上忽下,大家以为他是鬼。火势过去以后,他慢慢地走出来,像什么也没有经历过一样。
4.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出选项的干扰之处。B选项“佝偻丈人认为循序渐进是能够轻松粘到蝉的关键”错,原文“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文中佝偻丈人认为能轻松粘到蝉的关键是专心致志。故选B。
5.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的赋分点:(1)被:披散。以:以为。察:观察。道:技巧。 (2)用:因为。志:心志。乃:就。其:大概。丈人:老人。
译文:
 孔子在吕梁山游览,看见瀑布几十丈高,流水喷吐的泡沫溅出三十里,是鼋鼍鱼鳖也不能随意游动的地方,却看见一个男人在那里游泳,孔子以为这个男子是因痛苦而想自杀,便叫弟子沿水边去救。谁知这个人游了几百步又从水里出来,披散着头发边走边唱。孔子跟上去问他:“吕梁瀑布几十丈高,流水的泡沫溅出三十里,鼋鼍鱼鳖也不能在此游动,刚才我看见你在水里面游,以为是有痛苦而想自杀,便叫弟子沿水边去救你。你出来后披散着头发,边走边唱歌,我又以为你是鬼怪。但仔细观察你,却是人。请问你在游泳方面有什么高明的技巧吗?”那人说:“没有,我没有什么技巧。我从这里的条件起步,顺着水的本性成长,自然而然间也就成功了。我与漩涡一起进入水流的中心,和涌出的流水一起浮出水面,顺从水的流动方向而不按自己的想法乱来,这就是我游泳的方法啊。”孔子问:“什么叫从这里的条件起步,顺着水的本性成长,自然而然就成功了呢?”那人说:“我生在山区就安心住在山上,这就是从这里的条件起步;长在水边就安心住在水边,这就是顺着水的本性成长;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成功却成功了,这就是自然而然的成功。”
孔子到楚国去,经过一片树林,看见一位驼背老人在粘树上的蝉,就像(从地上)捡东西一样容易。孔子问:“您真灵巧啊!有技巧吗?”那人答道:“我有技巧。经过五六个月的训练,我把二个泥丸摞在竹竿头上而不会掉下来,粘蝉失手的次数就很少了;摞三个而不会掉下来,
粘蝉失手的次数只有十分之一;摞五个而不会掉下来,粘蝉就像(从地上)捡东西一样轻松了。我站立时,身体像竖立的树桩一样,纹丝不动;胳膊伸出去,像枯树干一样,不晃不颤。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很多,而我只知道蝉的翅膀。我从不左顾右盼,绝不因万物纷繁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力,为什么会粘不到呢?”孔子回头对弟子说:“因为心志专一而不分散,就会达到像神一样的境界。大概说的就是这位驼背老人吧!”老人说:“你这个穿儒服的学者,怎么想起来问这件事呢?好好研究你的学问,然后把它们记载下来吧。”
赵襄子率领仆从十万人在中山打猎,践踏杂草,烧毁树林,烈焰绵延,烧及百里之远。有个人从石壁中走出来,跟随着烟火忽上忽下,大家以为他是鬼。火势过去以后,他慢慢地走出来,像什么也没有经历过一样。赵襄子感到奇怪,便留住他。慢慢地观察他,看他的形貌、肤与七窍是人,气息声音也是人,于是问他:“什么方法使你能住在石壁中?什么方法使你能进入火焰中?”那人说:“什么东西叫做石壁?什么东西叫做火焰?”赵襄子说:“你刚才出来的地方就是石壁,你刚才所踩过的东西就是火焰。”那人说:“我不知道。”魏文侯听说后,问子夏说:“那是个什么样的人?”子夏说:“以我从孔子那里听来的话说,所谓‘和者’与万物完全混同,因而万物不能伤害与阻碍他,在金石中游玩,在水火中行走,都是可以的。”魏文侯又问:“你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子夏说:“挖掉心肺,抛弃思虑,我不能办到。虽然这样,姑
且说一说还是挺轻松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