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产减值理论分析及预期损失模型最新进展_中国农业银行预期...
FINANCIAL  ACCOUNTING 金融资产减值理论分析
及预期损失模型最新进展
中国农业银行预期损失模型课题组*
一、 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的回顾与解析
(一)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的回顾
国外对金融资产减值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FASB于1975年发布的SFAS5《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和SFAS12《某些可流通证券的会计处理》,1993年发布的SFAS《债权人贷款减值的会计处理》,IASB于1998年发布的IAS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相关准则都对金融资产减值进行了若干规定。从相关准则的变化过程来看,金融工具计量的复杂性决定了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的多变性,关于金融资产减值的理论和方法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处于争论和不断完善过程之中,除最简单的比例计提法外,出现了已发生损失模型、公允价值模型、经济周期动态减值模型、信用风险减值模型、预期损失模型等多类减值计提的思路和方法。
1、已发生损失模型
该模型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目前所使用的方法。该方法要求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是指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后实际发生的、对该金融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影响,且企业能够对该影响进行可靠计量的事项,客观证据是已发生损失模型的基础。由于以客观证据为基础,除减值迹象和历
[摘 要]金融资产减值是金融资产后续计量的重要一环,其核心内容在于准确计量金融资产价值的减少,进而客观反映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价值。为解决已发生损失模型减值计提过迟、过少的问题,IASB提出预期损失模型,为便于各企业理解运营预期损失模型,本文在深入比较现行各金融资产减值模型优劣基础上,详细介绍预期损失模型基本原理、理论模型及实际应用,并着重介绍预期损失模型的最新理论进展。
[关键词]金融资产减值;预期损失模型
*本课题为中国金融会计学会2011-2012年重点研究课题中国农业银行查余额
课题主持人:姚明德
课题组成员:刘颖娟 王丹芳 张林 兰嘉庆 郭晓娟 陈强 刘雅苹 徐芳
史数据的选择等少数方面以外,整体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顺周期性。
2、公允价值模型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SFAS157)一贯推崇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根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确认减值损失。公允价值计量的目标是考虑持有资产或承担负债的市场参与者前提下,确定计量日出售资产时可能收到的或转让负债时可能支付的价格,即脱手价。而减值一般情况下只是运用现值技术进行计算,与公允价值不属于同一计量范畴。因此,公允价值模型在计量属性上与一般减值模型具有实质性差异,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估计时所倾向的视角以及由此产生的估价假设不同,公允价值计量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估计,而减值则主要从会计主体自身的角度估计。一旦用公允价值模型代替传统意义上的减值模型,则是对传统减值会计的巨大冲击,意味着公允价值计量范围的扩大。公允价值模型与传统减值模型之间不是改进或融合的关系,而是相互替代的关系,由于公允价值计算的复杂性、主观性以及明显的顺周期性,极大的限制了这一方法的运用。
3、经济周期动态减值模型
动态减值的概念首先由英格兰银行于2002年提出,但至今仍未有非常严格的定义。动态减值模型采用了预期损失观,要求按照较长时期(如宏观经济周期)来确定金融资产减值和计提相应的准备,并随时做出动态调整,而预计损失的周期经常会长于贷款寿命周期。这一方法要求银行以历史数据为基础估计长
期平均损失率,并适时做出动态调整。在现有准备体系情况较好时,可以增加动态减值准备的计提,而在情况较差时则可以动用部分减值准备以弥补损失。显然,该方法考虑了较长周期内各种因素的影响,使银行管理层在经济环境较好时趋于更加审慎,为防范意外损失计提较为充足的准备,而在经济环境较差时又可以根据需要用已计提准备弥补损失,具有明显的损益平滑效果,能够较好地消除顺周期性。但是,预测未来经济周期内所有风险的难度和难以避免的偏差,也使这一方法存在更大的主观性和操作困难,而且在依赖管理层判断的情况下,各期间所估计的长期损失率可能显著不同,这无疑会降低不同主体之间的可比性。此外,利润平滑可能破坏银行经营状况与其损益之间的联系,从而降低有关信息的透明度和可理解性。
4、信用风险减值模型
信用风险减值模型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和各国银行监管机构使用的方法,出于保证银行资本充足的需要,是从监管者的角度对减值的计量,而不是基于会计准则角度。2004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供了两种可选择的方法:标准法(SA)和内部评级法(IRB),银行利用这两种方法对贷款进行评价,确定资本需求。标准法根据专项准备同贷款余额的比来计算风险资产的权重。标准法仍然延续了1988年的资本定义,并未建立衡量贷款专项准备充足性的客观标准;内部评级法需要银行根据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违约时的风险暴露(EAD)以及有限期限(M)来计算贷款的预期损失,并要求银行提取充足的贷款减值准备抵御预期损
失。该模型主要考虑未来一年内的短期信用风险,也就是以12个月内的违约可能性为基础估计贷款减值损失和调整监管资本,在可操作性和准确性上相对于长期预测更具有
FINANCIAL  ACCOUNTING
金融资产减值实质上是解决如何确定资产价值的问题。在财务会计中存在多种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金融资产减值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减值后金融资产按何种计量属性进行计量。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传统减值模型大多基于现值计量,而公允价值模型则基于公允价值计量。
2、损失时间分布
从图1银行损失分布图可以得知,银行的损失可分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
优势,但是只能部分解决顺周期性。
5、预期损失模型
这一模型试图消除延迟确认损失的弊端和会计信息的“顺周期”效应,因此采用了预期损失的观念。该方法以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为基础,在初始确认时即预计金融资产整个寿命周期内可能发生的所有未来损失,基于初始账面价值和经过预期未来信用损失调整后的现金流计算实际利率,并持续性的修正以初始实际利率折现的现金流,通过重新估计未来现金流进行减值的确认。预期损失模型目前只处于征求意见阶段,模型的具体运用方法尚未最终确定。从该模型的理念来看,与“已发生损失模型”相比,能有效消除延迟确认损失的弊端,但是否能解决“顺周期”效应还有待进一
步观察。
(二)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的比较分析从上述五大类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各类减值模型之间的差异集中体现在资产计量属性、损失时间分布、监管与会计关系等三个方面。
1、
资产计量属性
损失规模
图1  银行损失分布图
其中:
预期损失是指在给定时间段内可预计的任何一种风险或一系列风险损失的平均水平,即风险概率分布的平均值,是“最频繁的损失”,预期损失只是在可预期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损失,并不是真正发生的损失。
非预期损失是指除预期损失之外的具有波
动性资产价值的潜在损失,即超出预期损失的部分。一般会基于一定的数学方法根据银行设置的置信度(如99.9%)来计算一定程度上的非预期损失规模。
极端损失是指战争、重大灾难等异常情况导致的,一般无法预见的损失,其发生的概率极低,但损失可能非常巨大。
经济周期动态减值模型、信用风险减值模型、预期损失模型都是对预期损失进行计量,而已发生损失模型则是对已发生损失进行计量。如前所述,预期损失只是在可预期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损失,并不是真正发生的损失,而已发生损失则是有客观证据的真正发生的损失。
3、监管与会计关系
从金融资产减值发展的历史来看,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与银行业监管机构之间经历了分分合合的复杂变迁,可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过去数十年的发展历程最终以二者分离趋势占据主流,尤其是美国在2006年12月13日,五家银行监管机构发布新的《关于贷款及租赁损失准备的联合政策公告》则再一次实现了会计与监管的分离,有效解决了提升会计信息透明度和强化审慎监管要求的问题,这一客观事实是美国会计界对会计透明度长达8年坚持的结果,更是金融资产减值未来发展趋势的体现。因此,本着监管与会计相互分离的基本前提,信用风险减值模型与已发生损失模型或未来的预期损失模型会出现长期并存的局面,二者分别服务于银行监管机构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
(三)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的未来发展趋势
1、摊余成本及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共存及共同发展
现行的计量理论及模型主要分为摊余成本计量及公允价值计量两种模式。国际会计准则下的已发生损失模型及预期损失模型采用摊余成本计量模式,美国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模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摊余成本计量模式更多的基于过去的交易价格来确定金融资产的价值,当金融资产的未来现金流出现变动时,采用预计现金流来对这一历史成本进行一定的修正。该模式下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当前价值,相关性较差。但是由于过去的交易价格比公允价值更容易取得,故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而且,摊余成本计量规避了公允价值估计带来的主观性,可靠性较好。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基于市场价格来确定金融资产的价值。市场价格是金融资产价值及当前供求关系的反映,如公允价值计算正确,则能准确的反映金融资产的当前价值,其相关性较好。但由于公允价值的计算包含了一定程度的主观判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故在实际应用时可靠性较差。
两种计量模式包含了对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的不同权衡及侧重。根据自身金融市场的状况,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做出了各自的选择。美国金融市场规模广大,金融产品丰富,金融产品层次深厚,金融资产的市场交易价格易于取得,使得美国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算的主观判断较少,以公允价值计量在保证相关性的同时还能兼顾可靠性,故美国会计准则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欧洲金融市场则在规模、产品、层次方面远不如美国市场,使得金融资产交易价格的可获得性不及美国,若用公允价值计量,则在计算公允价值时要依靠较多的
FINANCIAL  ACCOUNTING
主观判断,可靠性远不及美国,故国际会计准则采用摊余成本计量模式。
由于各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平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两种计量模式必然长期共存,根据其所处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在充分权衡相关性和可靠性后选择适用于自身的计量模式。
2、会计减值模型与监管损失模型的协调发展
会计目标是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以满足投资者等决策需要。企业根据会计准则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真实、公允、可靠、可信,秉承客观中立、不偏不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引导投资决策,优化资源配置,避免决策失误和资源浪费。会计目标强调投资者利益保护至上,会计信息真实公允、客观公正。
金融监管目标尽管也考虑保护投资者利益,但与会计目标并不一致。金融监管目标主要是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与稳定。根据这一目标,在具体监管政策取向上,当投资者利益与存款人等利益发生冲突时,金融监管要求保护存款人利益优先;当公平与效率发生冲突时,金融监管要求以效率优先;当公允与审慎发生冲突时,金融监管要求以审慎优先。总而言之,金融监管的重要特征是审慎监管,其目的强调存款人利益保护至上,把保障金融机构稳健经营、金融体系安全稳定作为其监管的基本要求。
会计目标与金融监管目标之间存在的差异造成了会计减值计量模型与监管损失模型的不同,尽管预期损失模型与巴塞尔协议中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规范的均为预期损失,对预期损失进行计量是二者共同的目标,但是由于风险分池理念的不同,导致了会计准则与巴塞尔协议关于预期损失计量模型在内涵上的根
本区别,会计准则所提出的预期损失模型不可能也不会等同于巴塞尔协议信用风险计量的相关模型。但信用风险减值模型建立起了一套逻辑严密、操作性极强的预期损失的估计方法,这一方法对预期损失模型中的预期损失估计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日常工作,商业银行需要运用信用风险减值模型进行预期损失的估计,如将其估值结果经过一定的修正后应用于预期损失模型,则能实现风险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有益结合,降低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实施成本,进而实现会计减值模型与监管损失模型的协调发展。
二、预期损失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一)预期损失模型的基本原理
预期损失模型以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为基础,在初始确认时即预计金融资产整个寿命周期内可能发生的所有未来损失,基于初始账面价值和经过预期未来信用损失调整后的现金流计算实际利率,并持续性的修正以初始实际利率折现的现金流,通过重新估计未来现金流进行减值的确认。其基本原理如下:
1、对金融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前不再要求减值触发事件的发生
已发生损失模型计量的是在报告日主体已承担的实际信用损失。主体在报告日,将交易对手面临破产等客观事件作为减值触发事件,仅当这些事件发生时,主体才对这些交易对手涉及的金融资产进行减值测
试,预计未来现金流并折现计算出减值。这就造成了减值确认的滞后,仅当客观事件存在时才计提减值,减值的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