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小学年级语文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7月第一版《小学语文二年级语文上册》
授课教师:张秀兰  朱瑞娟  潘克芳  李建玲
授课对象:郑州市郑东新区豫兴小学二年级学生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全册由24篇课文组成7个阅读单元,由4篇识字课组成1个识字单元。每个单元由3-4篇课文(包括课后思考练习题)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语文园地编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等栏目,其中“写话”“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在各单元语文园地中穿插安排。
“口语交际”穿插编排在语文园地之前,共编排4次。从本册开始编排“写话”栏目,穿插安排在语文园地中,共编排3次。承接一年级教材的编排体例,“快乐读书吧”编排在第一单元的后面。
本册课文(除两篇特殊课文)全文注音,有些字根据普通话在语流中的读音,标注为轻声或变调。课文外的其他生字一律按字注音(注:题干不注音),如“蘑菇”的“菇”,在语文园地四“我爱阅读”《画家乡》中按照注音体例,标注的是本音gū。
要求认识的字标注在课后识字条中,已经认识的多音字,它的第二个读音在文中第一次出现的时候,这个多音字也标注在识字条中,用蓝标识。要求会写的字标注在田字格中,并附描红字,方便学生练习书写。
教材最后有3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词语表,分别是本册要求认识的450个生字,要求会写的250个字,及本册要求会写的词语。
二、教材分析:
教材将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
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每个单元的练习系统之中,成为语文学习的要素。每个单元,既有较为宽泛的人文主题,又有非常明确的语文学习的要素,这种双线组织的单元结构,使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更加清晰,使教学更加有章可循。
二年级上册的7个阅读单元,大体围绕“大自然的秘密”“儿童生活”“家乡”“思维方法”“伟人”“想象”“相处”等人文主题编排,随单元安排的语文要素有:“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阅读课文,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自主识字,自主阅读;借助提示,复述课文”。
三、课程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字,会写2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的识字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制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语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四、课程内容:
黄山奇石图片及名称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第1组:“大自然的奥秘”《小蝌蚪妈妈》2课时;《我是什么》2课时;《植物妈妈有办法》2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语文园地(一)》3课时。
    第2组:“快乐识字”《场景歌》2课时 ;《树之歌》2课时;《拍手歌》2课时 ;《田家四季歌》 2课时 ;语文园地二3课时。
    第3组:“可爱的儿童” 《曹冲称象》2课时;《玲玲的画》2课时;《一封信》2课时;《妈妈睡了》2课时;语文园地三 3课时。
    第4组: “祖国风光” 《古诗两首》2课时;《黄山奇石》2课时;《日月潭》2课时 ;《葡萄沟》2课时;语文园地四3课时。
第5组:“魅力老故事” 《坐井观天》2课时;《寒号鸟》2课时;《我要的是葫芦》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语文园地五  3课时。
第6组:“名人的故事” 《大禹治水》2课时;《朱德的扁担》2课时;《难忘的泼水节》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语文园地六3课时。
第7组:“神奇的气象”  《古诗两首》2课时;《雾在哪里》2课时;《雪孩子》2课时;语文园地七 3课时。
第8组:“相处之道”《狐假虎威》2课时;《狐狸分奶酪》2课时;《纸船和风筝》2课时;《风娃娃》2课时;语文园地八3课时。
五、课程实施:
(一)教学方式。
    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采用直观演示、启发讲解、师生互动交流、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
(二)学习方式。
    利用导学案,通过自主、小组交流、班级展示、运用操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三)实施对策。
1、识字词和写字方面: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偏旁部件记认字形;相信学生能够独立识字,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复习、巩固生字,提倡在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进行。
2、阅读方面: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进行阅读教学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口语交际方面: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和点拨引导,放手让学生交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口语交际,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4、实践活动: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要有教材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大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5、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提高教学的效率。
6、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别辅导。
六、课程评价: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更应该注重过程评价。并且要注重评价的有效性。
(一)学习过程的评价。
1、过程定性评价:①课堂学习状态(倾听、表达、合作);②预习情况;③课内外作业(课堂听写、抄写生字,组词造句)情况;④朗读背诵情况(以老师签字为准);⑤课外实践活动(阅读、写作)情况。
2、利用信息交流平台(家校通、博客等)针对学生的特性与家长定期进行交流。
(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1、分四阶段(1-2单元,3-4单元,5-6单元,,7 -8单元)开展识字、写字大王比赛。
识字大王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检查同学识字组词掌握情况。掌握(不认识的字不超过三个)发奖。
    写字大王比赛:以全班集中分阶段听写的形式,合格者(错字不超过三个)评奖。
识字、写字比赛不合格者,将与家长取得联系,在一周后,另行评比,直至合格。
2、开展“查字典”速度比赛。
    平日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一起查,掌握好方法。然后随机开展查字比赛,根据课时的安排,可开展两、三字的比赛。教师注意给学生报时间,让学生掌握自己的速度。
    在8单元教学结束后,可以在全班开展一次查字典比赛。印发10个生字,15分钟内完成即合格,按学生查字速度和质量评奖。没按时完成的学生要跟踪检验,调查是方法问题还是速度问题。帮助每个学生达到合格。
3、开展“创作之星”评比。
    每周,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命题写话(可以是最近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可以是听了故
事后的感想,可以是书中语文园地中的看图写话。)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