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两次战争
学 案
学习目标
1.分析战争的背景,认识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2.梳理两次战争的过程,分析理解两次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归纳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分析理解其影响。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战争前的世界形势、《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的不平等性质、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2.难点:战争的性质。
探学新知
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世界 | 中国 | |
社会形态 | 资本主义社会 | 封建社会 |
政治 |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 顽固的君主专制统治 |
经济 |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主导地位,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生产方式 |
军事abcc式的词语有哪些 | ,战斗力强 | 八旗和绿营作战能力低下,以冷兵器为主要武器 |
足球中场休息多少分钟? 外交 | 主要殖民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趋激烈,英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霸权 | 闭关自守,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 |
社会矛盾 | — | 阶级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
股票买入卖出二、两次战争
1.战争
(1)导火线——虎门销烟
①原因:外国商人对华走私,导致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了政治腐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加重了劳动人民负担。
②概况:道光皇帝特命湖广总督林则徐到广州禁烟,林则徐将英美商人呈缴的走私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
③赛尔号哈克萨斯刷什么影响: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禁烟的决心;英国政府借此宣布对华发动战争。
(2)经过: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开进广州海口,发动侵略战争,清政府虽然组织了抵抗,但仍以失败告终。
(3)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等大量不平等条约。
条约 | 时间 | 签约国家 | 内容 |
《南京条约》 | 1842年8月 | 中英 | 割让香港岛、赔款2 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 |
《虎门条约》 | 1843年 | 中英 | 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 |
《望厦条约》 | 1844年 | 中美 | |
《黄埔条约》 | 1844年 | 中法 | |
【资料补充】
领事裁判权
领事裁判权也被称为“治外法权”,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1843年英国通过《五口通商章程》首先在中国攫取到该项非法特权,据此特权,英国在华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约束和法院审判,在中国犯了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只受英国领事依照英国法律审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随后,美、法、俄等国也取得了此种特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及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这种待遇一般是相互给予的,其享受范围可由缔约国双方协议确定。这是发展国际间正常贸易和消除贸易歧视的一种手段。但战争后中国与外国所订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外国才享有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并无对等权利,故称“片面最惠国待遇”。(利益均沾)
(4)影响:《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战争由此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问题与思考】问什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社会性质: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由主权完整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经济结构:中国的自然经济由于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开始解体;
思想领域: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开始出现。
【资料补充】手机内存卡修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能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都有体现。“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经
济的附庸。“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2.第二次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②直接原因:英国等侵略者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③重要原因:未能达到贸易合法化的目的。
④借口:“亚罗号”事件。
(2)经过
①1856年,英、法两国发动了第二次战争,美、俄两国以调停人面目出现。
②1859年,英法联军进攻大沽炮台。
③1860年8月,英法联军占领天津。
④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焚毁圆明园后,进入北京城。
(3)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条约 | 时间 | 影响 |
中英、中法、中俄、中美《天津条约》 | 1858年 | 英、法获得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内河航行权等权益 以“洋药”名义纳税进口,实现贸易合法化 |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 1860年 | |
中俄《瑷珲条约》 | 1858年 | 俄国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还把俄方提出的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为此后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制造根据 |
中俄《北京条约》 | 1860年 | |
3.影响: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开眼看世界
1.背景:《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统治阶级高层仍然封闭、愚昧与腐朽。
2.表现
(1)林则徐:在广州开办译馆,罗致译员,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汇译成《四洲志》等书稿,供对外交涉时参考。
(2)魏源:编成了《海国图志》,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3)徐继畬:撰成《瀛寰志略》一书,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3.影响: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
深化探究
一、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1.外部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战争时,英国已基本完成工业革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取得胜利实属必然。
2.内部原因:清王朝腐朽落后。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长期闭关锁国,不了解西方世界,对战争没有丝毫准备。清朝统治集团内部战和不定、作战指挥不力;未能发动人民,虽有爱国官兵奋力抵抗,但终不能挽回败局。
3.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发展的资本主义。
二、两次战争对比
分类 | 战争 | 第二次战争 | |
根本原因 |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 ||
战争性质 | 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 ||
战争 过程 | 侵略力量 | 英国 | 英法两国为主,美俄帮凶 |
侵略时间 | 2年 | 4年 | |
侵略范围 | 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 | 从沿海深入到内地 | |
战 商业地产广告争 影 响 | 开放口岸和割地 | 开放五口、割香港岛 | 增开十一口;英割九龙,俄割10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
主权遭到破坏 | 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 | 主权进一步丧失,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 |
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