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次战争看中国社会的变化
从两次战争看中国社会的变化
                        定西市区中寺小学  代红梅
内容提要中国社会在战争之后,进入了近代化的进程,并且中国社会随之发生了众多的变化。两次战争之后,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世界上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经历了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他们对中国侵入的不断加剧及深化,几近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中国权利的不断扩大,带给了古老中国无休止的战火。第一次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最强烈的愿望,仍是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权益。第二次战争历时四年多,从1856年10月到1860年11月。中国人民和爱国官兵保家卫国,英勇抗敌,给予侵略者沉重的打击。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战争中,英法联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中华民族再次蒙受沉重灾难。这次战争严重的打击了清朝统治阶级的心理。两场久远的战争,中国耻辱的近代史序幕就在一阵阵炮声,一声声呐喊声中拉开了。此后西方殖民主义者,带着资本主义的各类成果来到了中国,从各个方面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1海关行政管理制度及政策变化,2、清政府的自强运,3、西方资本主义冲击下的自然经济,4其他方面 ,如:在洋务运动创办近代
情人节唱什么歌企业的同时,中国社会还出现了一批商办企业;另一方面近代工业在中国的出现,使得中国产生了第一批近代产业工人,他们形成了早期的中国无产阶级;另外在战争后,地主阶级改革派效法和学习西方以抵御侵略的思想,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后逐步发展为维新思潮,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
关键词:战争、第二次战争、自然经济、洋务运动、海关
一、 两次战争,一种命运
战争前,清政府在对外关系方面采取闭关政策,把对外贸易的城市限制于广州一口(广州十三行),并对这种贸易严加控制,规定外国商人销售商品和购买土货必须通过少数特许的公行商人之手。当时,世界上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经历了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英国是当时最先进的工业国。法国自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后,工业生产也有较快增长,成为仅次于英国的资本主义强国。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远较英、法两国落后,其南部各州奴隶制还居于统治地位,但其商业资本也极力谋求向海外扩张势力。沙俄是欧洲的封建帝国。17世纪中叶,曾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1689年、1727年,中俄双方先后签订《尼布楚条约》和《布连斯奇条约》,划定中俄东段和中段边界。沙俄掠夺中国领
侵占公司财产罪土的阴谋暂时未能得逞,但仍野心勃勃,伺机而动。当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中国仍停滞在封建社会阶段,处于清王朝的统治之下。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主要地位。资本主义萌芽虽然已经出现,但发展缓慢。这种闭关政策引起了希望打开中国市场的西方国家资产阶级的不满。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急于开拓中国市场,但它们的工业品很难获得广泛的销路。中国出口的茶、丝,远远超过英国输入的工业品。于是,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发展对中国的贸易,利用作为打开中国大门的手段。自19世纪初,开始大量输入中国。外国贩子不顾清政府多次颁布禁止入口的法令,贿赂清朝官吏,勾结中国私贩。肆无忌惮地进行走私活动。由于输入激增,中英贸易发生了显著变化,英国由入超变为出超。英国每年从中国掠走白银达数百万两。18世纪下半叶开始,清王朝的腐朽日益暴露出来。第一次战争前的走私贸易,让接连遭受1825年和1837年经济危机的大英帝国尝到了不小的甜头,源源不断地白银流入大英帝国的国库,正如梭伦所说:“财富催生饱腻,饱腻催生暴行”,大英帝国迫不及待的将侵略的坐标插入了中国的版图之上。与此同时,国库的亏空严重地影响了大清帝国的收入,军备海防废弛,政治腐败,清廷不止一次的下令查禁,但英殖民主义者任意破坏禁令,利用行贿和走私等手段,继续罪恶的贸易,正如马克
思所指出的:“中国人的道义抵制的直接后果就是,帝国当局、海关官员和所有官吏都被英国人弄得道德堕落。侵蚀到天朝官僚体系之心脏,摧毁了宗法制度之堡垒的腐败作用,就是同烟箱一起从停泊在黄埔的英国趸船上被偷偷带进这个帝国。”[1]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英国开始把大量输入中国。到了十九世纪,输入额逐年增多。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抵销英中贸易方面的入超现象,大力发展毒害中国人民的贸易,以达到开辟中国市场的目的。十九世纪初输入中国的为4000多箱,到1839年就猛增到40000多箱。英国资产阶级从这项可耻的贸易中大发横财。由于输入猛增,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并使吸食的人在精神上和生理上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如不采取制止措施,将要造成国家财源枯竭和军队瓦解。于是,清政府决定严禁入口。
18393月,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通知外国商人在三天内将所存烟土全部缴出,听候处理,并宣布:若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克服了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不法烟商的阻挠、破坏,共缴获各国(主要是英国)商人烟土237万多斤,从 183963日至21日,钦差大臣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英、 美等商人呈缴的21298[2]18406月,侵华英军总司令懿律率舰只40
余艘、士兵4000多名,陆续到达中国南海海面。628日英舰封锁珠江海口,第一次战争正式爆发,英国侵略中国的战争正式开始。7月初,英军侵占浙江定海,8月初到达天津大沽口外,直逼京畿。道光皇帝害怕了,连忙撤去林则徐的职务,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年底,琦善在广州与英国侵略者谈判。
赚钱行业是第一次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最强烈的愿望,仍是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权益。清廷的腐朽衰落在此展露无疑,统治阶级中的妥协派占据了主导,林则徐、邓廷桢被革职查办;沙角、大角、虎门炮台相继失守,定海、宁波、镇海相继被攻陷,跋涉重洋的侵略者让战火在古老的东方国度持续燃烧了两年零两个月,最终于1842829日,以中方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而结束。1851年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后,列强各国认为这是加紧侵略中国的极好时机,英、法、美三国在1854年和1856年两次提出修约要求,俄国也会同响应。四国的修约要求,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允许,于是,他们决心抓住一个机会作为借口,挑起战争。英、法两国以1856年亚罗号划艇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作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自此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开始转化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109年水深火热的日子!当中国国内太平天国起义达到高潮的时候,英法两国在美俄的支持下,对中国发动了新一轮的侵略战争,并以此来扩大战争中所获得的利益,
EDG为什么叫国电史称第二次战争。
第二次战争历时四年多,从1856年10月到1860年11月。中国人民和爱国官兵保家卫国,英勇抗敌,给予侵略者沉重的打击。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战争中,英法联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中华民族再次蒙受沉重灾难。这次战争严重的打击了清朝统治阶级的心理。侵略者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你想象不到这座宫殿有多么华美壮丽,更不能设想法军、英军把这个地方蹂躏成什么样子”。……难道法国公使留驻伦敦的权利就能赋予他率领一支法国武装远征队强行驶入泰晤士河的权利吗?……就算是中国人必须接纳英国的和平公使入京,他们抵抗英国人的武装远征队也是完全有理的。中国人这样,并不是违背条约,而是挫败入侵。”[3]
186010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人性的贪念让他们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并放火焚烧。如果说第一次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第二次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咸丰帝车驾北狩,圆明园在烈火中化为灰烬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将“万园之园”化为一堆堆败瓦颓垣。参与焚烧的英国殖民主义者戈登承认:“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4]
186010月,无力抵抗的清廷由奕 出面与英法侵略者被迫签《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至此第二次战争结束,两次战争,古老的东方国度——中国,在清朝统治者的带领下,驶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千万万中国人民都面临着一种命运——用炮和鲜血来换取国家的主权独立与民族自由!
二、两次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第二次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和加深第一次战争所取得的侵略权益,性质与第一次战争相同,也可以说它是第一次战争的继续和扩大,这次战争的结果是中国战败,使中国丧失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中国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两场久远的战争,中国耻辱的近代史序幕就在一阵阵炮声,一声声呐喊声中拉开了。此后西方殖民主义者,带着资本主义的各类成果来到了中国,从各个方面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一)、海关行政管理制度及政策变化
战争是资本主义的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场侵略战争。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野蛮、屈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两次战争用武力叩开了中国的国门,在此便不得不先谈一下清代海关的变化。
1.进出口税限于值百抽五,且中国不能自行修改。《南京条约》规定:进出口货物纳税“均宜秉公议定则例”。《望厦条约》进一步规定:修改税则须得到“领事等官议允”。一八四三年税则已将进出口货物税率定为5%左右。一八五八年税则更规定,除丝、茶、3种外,所有进出口货物一律值百抽五。以“洋药”之名,允许合法进口,每百斤收税银30两(约为值百抽八)。丝、茶两种主要出口货仍维持一八四三年税率,分别为4%和12%。许多商品包括食品、西药、纸张、钟表甚至化妆品和烟酒,凡外国人“自用”者均可免税进口。
  2.减轻吨税。一八四三年《通商章程》规定:外商船舶改按吨位交纳吨税,每吨交税银5钱(150吨以下的船每吨1钱)。《天津条约》更将吨税减为每吨4钱。
  3.内地税也受条约限制。《南京条约》作了原则限制:“每两加税不过某分”。《天津条约》
更具体规定:凡洋货进口后运往内地,及土货由内地出口(限洋商承运者),除交纳值百抽五的进出口税外,可向海关再纳一“子口半税”(2.5%)即可“遍运天下”,不再交纳常关税和厘金等内地税。而华商、国货则须“逢关纳税,遇卡抽厘”。
清政府对西方各国基本上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严格控制对外贸易。当英皇派遣使团出使中国,试图与清政府建立相对开放自由的贸易关系是,当时执政的乾隆皇帝一口回绝,理由倒也简单:“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恩体恤。”[5]
可是现在,西方殖民主义者不仅用武力口开中国国门,而且用凶残的暴力将中国的海关自主权硬生生地剥离,更有一些殖民主义者敏锐地察觉到“在中国这样一个列强共同争夺的国家中建立一个完全殖民地性质的海关机构,事实上是很难行得通的。”[6]咸丰九年(1859),在海关司税李泰国的紧逼下,清廷将总税务司升格为中国海关行政的最高首脑,并委任李泰国为近代中国海关第一任总税务司,这位大英帝国的海关代表,不仅“霸占”了中国海关的最大权利,还在其任期内将司税改为税务司,税务司的实际地位就相当于各地海关行政之最高长官。此外清廷的海关系统还包括:海政局、同文馆和邮政局。
西方殖民主义者利用武力、利诱官员等手段进一步控制了清廷海关大权,为其倾销工业产品,掠夺原材料及初级产品提供了便利。
 丧失关税自主权带来了严重的恶果。十九世纪中叶,许多国家纷纷建立关税壁垒,对进口货物征收重税,以保护本国经济。而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却被西方侵略者夺去,不仅进口税限为5%什么轿车性价比高,成为世界上最低的进口税率,而且出口税、内地税、吨税的税率也受条约限制,均不能自行调整。关税自主权的丧失,使海关关税失去保护本国工农商业发展的作用,其结果,一方面便利了外国商品的倾销,加强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封建经济所起的分解作用;而另一方面却使中国农业、工商业受到严重的摧残,导致一些手工工业急剧萎缩,对外贸易长期巨额入超。
()、清政府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开始,以英国为首的侵略势力在北京直接控制了中国封建政权。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国家,中国是从19世纪中叶的自强运动开始步入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现代化进程的。英、美、俄、法等国的公使联合干涉中国的内政和外交,此时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速相适应是封建政权的显著地买办化。从清朝封建统治集团本身
的变化上说,一批主张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并与外国侵略势力关系更密切的买办化官僚产生了,即所谓的洋务派。他们为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扩大本集团的势力,开展各种洋务活动。
前期,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官僚军阀,在六七十年代先后建立了一批新式的军事工业,所谓的“自强新政”。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建立“安庆内军械所”;1862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上海洋炮局”;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高昌设立江南制造总局;同年,李鸿章在南京设立由因国人马格里督办的金陵制造局。但这些企业大都工作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低劣。在兴办军事工业的同时,还训练新式陆军和建立新式海军(即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水师)。
后期,从70年代初期开始,洋务派从军事工业转而举办一系列民用企业,以供应军用工业所需要的原料、燃料和运输、以“求富”。其中规模较大的有:1872年在上海创立的轮船招商局,1876年筹办的开平矿务局,电报总局、汉阳铁厂、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洋务派所办新式企业均为官僚商办企业,也是北洋系买办官僚所凭借的经济体系。洋务派兴办这些企业的目的是企图借用西方资本主义的一些东西来维护封建统治,并增强本集团的实力和财
富。这些资本主义企业实际上就包含着官僚资本主义的最初形式。”[7]安装itudou中国的资本主义在这些企业中缓慢的成长。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