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中国与南越西沙海战美舰队袖手旁观
1974年中国与南越西沙海战美舰队袖⼿旁观
1974年1⽉,农历虎年来临前⼣,在中国南海西沙岛,中国海军和南越海军爆发“西沙海战”;
这是新中国海军进⾏的第⼀次反侵略战争,也有⼈认为是我国海军迈向“蓝海”的第⼀步……
1.南越频频侵犯中国领海
这场海战,是在永乐岛海域进⾏的。永乐岛是西沙岛的⼀部分,由珊瑚、⽢泉、⾦银、琛航等岛礁组成,乃中国固有领⼟。从19世纪起,部分岛屿被在东南亚殖民的法国占领,1954年法国败⾛之后,珊瑚岛落⼊受美国⽀持的南越之⼿。
1973年初,美国决定从越战泥潭中抽⾝,将⼤量的舰艇交给南越。南越阮⽂绍政权⾃认为海军⼒量已经跻⾝世界前⼗。从这年的8⽉开始,南越军舰频频侵犯中国领海。
1974年1⽉11⽇,南越更是把西沙岛划到⾃⼰的版图内。南越军舰在西沙永乐岛海域活动更加频繁,并将登岛部队北调岘港,欲侵占整个西沙岛。15⽇,南越海军“李常杰”号和“陈平重”号两艘驱逐舰与中国渔船对峙,并炮击⽢泉岛上的中国国旗。17⽇,南越军队登陆⾦银岛,⼜强占⽢泉岛。
⾯对南越的⼊侵,中国海军南海舰队奉命派魏鸣森和王克强,率领由两艘猎潜艇271号和274号组成的271
编队,于18⽇晚上赶到永乐岛,进⾏护渔和补给,并将海南军区4个武装民兵排送上晋卿、琛航、⼴⾦三岛。
2.两军对峙,敌强我弱
17⽇,南越增派“陈庆瑜”号驱逐舰抵达这⼀海域。18⽇上午,“陈庆瑜”号和“李常杰”号再次武⼒威胁中国渔船,在中国271编队赶到后才挂上了“本舰操舵失灵”的旗号,离开现场。
也是这个上午,由中国海军389和396两艘扫雷艇组成的396编队与271编队在永乐岛海域汇合。
当晚,“陈平重”号在“怒涛”号护卫舰的陪同下重抵这⼀海域,⼤校何⽂锷乘坐“陈平重”号抵达,他是南越海军在战场的最⾼指挥。⾄此,双⽅对峙的舰艇的数量为4对4,不过,南越海军在装备上占有压倒性的优势。
南越这⼏艘军舰都是美国制造,曾在美国海军服役。“李常杰”号在南越很有名,曾在海战中击沉14艘北越的军舰。1975年,越共领导的北越击败南越统⼀越南后,“李常杰”号还装载⼤量难民逃到菲律宾,后来转给菲律宾海军直⾄退役———这是后话。
相⽐之下,中国这4艘舰艇的总吨位,还不及对⽅的1艘,⽽且对⽅普遍装备⽕控系统,中国舰艇则基本上还是⼈⼒操作。双⽅实⼒对⽐之悬殊,是显⽽易见的。
3.南越“打响了第⼀”
据当时“陈庆瑜”号的舰长武友⼭(⾳译)多年后在美国回忆,由于兵⼒占据优势,南越海军想采⽤“速战速决”的策略结束
据当时“陈庆瑜”号的舰长武友⼭(⾳译)多年后在美国回忆,由于兵⼒占据优势,南越海军想采⽤“速战速决”的策略结束战⽃。武友⼭还确认,是南越海军“打响了第⼀”。
事实的确如此。当时南越海军发现中国只有4条⼩艇,⽴即兵分两路占据有利的外线,展开战⽃队形。
据当时中国海军南海舰队司令部译电员李兆新后来撰⽂回忆,1974年1⽉19⽇5时47分,“陈平重”号率领“陈庆瑜”号由⾦银岛、羚⽺礁以南的外海向琛航、⼴⾦两岛接近;接着“怒涛”号和“李常杰”号由⼴⾦岛西北向中国舰艇接近。
中国南海舰队司令张元培⽴即命令:396、389两艘扫雷舰进⾄⼴⾦岛西北海⾯,拦截敌“李常杰”号和“怒涛”号舰;271、274艇编队进⾄⼴⾦岛东南海⾯,监视“陈庆瑜”号、“陈平重”号。
清晨,数⼗名南越军⼈在⼴⾦岛抢滩登陆,向岛上中国军民开射击。守岛中国军民奋起还击,迫使他们撤回舰上。岛上登陆失败后,“舰坚炮⼤”的南越海军,便转⽽进攻中国舰艇。
“李常杰”号开⾜马⼒,径直冲向中国396编队。张元培要求前线:⼀定要坚持先礼后兵,后发制⼈,我全体官兵在任何情况下决不先开第⼀炮。
4.击沉“怒涛”号
10时23分,“陈平重”号⾼速冲向中国274号猎潜艇。何⽂锷接到南越指挥部命令,率先对274号舰艇驾驶台开炮,中国舰艇开炮还击。海战正式开始。
这场海战基本上是2对2。中国的271、274艇分别攻击“陈庆瑜”号和“陈平重”号,396、389舰则攻击“李常杰”号和“怒
涛”号。⾯对这种架势,南越军舰试图拉开距离,以发挥其远程⽕炮的威⼒。但中国海军舰艇紧紧咬住敌舰不放,开⾜马⼒,穷追不舍。
中国军舰上射速极快的⼩⼝径⽕炮⼀阵齐射。据李兆新回忆,⼀等功荣⽴者、274艇装填⼿李如意战后在南海舰队司令部介绍,战⽃中他⼀⼝⽓连续装填了180发炮弹,超过了平时训练的最⾼纪录,双⼿磨烂了都不知道,后来发现他装填的许多弹壳上都有⾎迹。
战⽃中,271艇利⽤敌“陈庆瑜”舰的⽕⼒死⾓进⾏了集中攻击,造成敌舰通讯中断,军旗落⼊海中,迫使其拖着浓烟逃逸;396、389号军舰则贴近“李常杰”号进⾏集中近射,“李常杰”号甲板上多处起⽕。
中国海军舰艇大全
此时,“怒涛”号趁机向我389舰偷袭。紧急时刻,271编队两艘猎潜艇向“怒涛”号右舷⼀阵急射,敌舰中弹起⽕。11时49分,中国海军猎潜艇第74⼤队(有281和282号两艘,18⽇抵达西沙岛宣德岛的永兴岛附近待命)⽕速赶来,进⼊战场。
南越舰队以为是⼤部队,12时,他们仓皇掉头撤离。“怒涛”号本⾝航速慢,加上受创,⽆法跟上逃离的同伴。12时12分,第74⼤队接到了攻击命令,281艇全速上前,向“怒涛”号猛烈射击,于14时52分在将其击沉。
5.“直接通过台湾海峡”
第⼆天,也就是1⽉20⽇,9时35分,中国军队发起收复三岛的登陆战。失去海军⽀援的岛上南越军队,实际上已成为瓮中之鳖。经过约4个⼩时的战⽃,五星红旗就再次插在了珊瑚、⽢泉、⾦银三岛上。
战事结束后,南越⼀度摆出报复的姿态,派出6艘军舰从岘港向驶向西沙岛,⼜派两艘驱逐舰增援岘港,并下令该地区的海、陆、空三军全部参战,同时请求美国第七舰队援助。
对此,中国的中央军委和海军批准张元培司令的请求,“调东海舰队3艘导弹护卫舰紧急南下,⽀援南海舰队”。以往,由于台海关系紧张,中国海军舰艇从东海到南海,都需绕道⼊太平洋,过巴⼠海峡。⽽这⼀次在⽑泽东主席“直接通过台湾海峡”的要求下,三艘导弹护卫舰有惊⽆险地通过海峡。
南越当局看到局势发展对⾃⼰不利,于是做出了“应避免下⼀步同中国作战”的决定。西沙海战结束。
6.周总理召开紧急会议
这场战⽃,中国四艘舰艇受伤,18⼈牺牲,67⼈负伤;南越损失更⼤,除“怒涛”号被击沉,阵亡53⼈,包括“怒涛”号舰
这场战⽃,中国四艘舰艇受伤,18⼈牺牲,67⼈负伤;南越损失更⼤,除“怒涛”号被击沉,阵亡53⼈,包括“怒涛”号舰长阮⽂达(⾳译),16⼈负伤,48⼈被俘。
何以出现这样的结果?从中国⽅⾯的回忆材料看,中国从上到下都有维护领⼟主权的坚定决⼼和信念。李兆新在《回顾西沙⾃卫反击战》⼀⽂中有个细节,说到1974年1⽉18⽇晚9时许,“勤务团截获了极为重要的情报”后的情况:
这⼀情报⾮常紧急,莫海燕参谋拿着刚刚译出的情报去了指挥厅。此后,我们⽴即向总参谋部、海军司令部和⼴州军区司令部作了报告。很快,张司令、段政委等舰队⾸长、司政后主要负责同志都来到指挥厅,研究部署紧急作战⽅案。
有关电报很快传到党中央,经⽑主席同意,周总理连夜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决定,既要⼨⼟必争,⼜要后发制⼈。中央还决定,由主持军委⼯作的叶剑英副主席、邓⼩平总参谋长、海军苏振华政委等六⼈组
成领导⼩组,代表党中央指挥作战。
坊间曾活灵活现地传⾔蒋介⽯当时配合默契,⼀句意味深长的“西沙战事紧啊”,让国民党军队放⾏东海舰队的舰只。但李兆新回忆说,真相并⾮如此。三艘导弹护卫舰穿越台湾海峡时,虽然有惊⽆险,但也惊⼼动魄,毫⽆默契可⾔。
7.台湾当局“南沙守备区”
不过,台湾当局在南沙岛和西沙岛领⼟归属问题上,却从来都是毫不含糊地宣称是“中华民国”领⼟的⼀部分。
⼆战结束后,国民政府派出“中业”号、“永兴”号、“太平”号、“中建”号四艘军舰,由指挥官林遵(林则徐侄孙,后投诚,成为中国⼈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第⼀副司令)、姚汝钰率领前往西沙、南沙接收被⽇本和法国占领的岛。
西沙岛的“永兴岛”,就是以接收舰“永兴”号命名的,南沙岛中的“太平岛”亦是如此。此后,国民政府开始对西沙和南沙实⾏有效管理,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后,驻守南沙及西沙的国军也在1950年撤离。
1956年,“中华民国”军队再次巡察南沙岛,并在太平岛、南威岛、西⽉岛重竖⽯碑、举⾏升旗礼,并将其改编为“南沙守备区”,改派海军陆战队守备太平岛。
1974年1⽉19⽇,中越西沙海战爆发前后,台北当局曾于1974年1⽉18⽇郑重声明:“中华民国”是南沙、西沙等岛的唯⼀享有合法主权的“国家”,其主权不容置疑。此后,国民党党报《中央⽇报》连续报道了“中共与越军西沙岛发⽣海陆战⽃”的战况,报道⼀改过去攻击“共匪”的基调,⼤概也是表明⽴场吧。
8.“海军强国”那份⼼虚
1975年南北越统⼀后,参加西沙海战的不少南越军官去了美国,他们著书撰⽂,对这场战事进⾏回忆。武友⼭在1998年回忆:“24年前,在越南的美国海军军官就认为,南越海军应该悄悄撤退。美军不仅明确表⽰不会卷⼊争端,⽽且撤⾛了舰队。”
⽽时任南越海军作战副参谋长、在西贡指挥整个战事的杜剑(⾳译)回忆说,在美国签署《巴黎和约》(1973年)决定从越南撤军后,美国只留下少量的“观察员”,之前他能直接和美国第七舰队联系,后来只能和美国使馆下属的防务联络办公室联系。
西沙海战中,杜剑多次通过这个办公室,请求第七舰队⽀援,但都没有回⾳,他说,“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有把我的请求告诉第七舰队”。武友⼭和杜剑都提到,战事结束后,他们请求美国第七舰队帮忙打捞⽣还者,遭到了拒绝。⽽且美国⼈给他们提供的错误情报说,中国有⼤量的舰队和导弹驱逐舰正在增援,以⾄于南越军队仓皇逃离。
这些回忆⽂章的字⾥⾏间,都充满了对美国“袖⼿旁观”的抱怨。从中也可见⾃诩为“海军强国”的南越政权⼼虚。杜剑还描述了南越军队配合之糟糕:请求空军⽀援时,飞⾏员说因为“飞得太快”,没有发现⽬标;战事即将发⽣时,⼀些⾼级指挥官不知所踪。
9.阮⽂绍“态度⼏近轻浮”
还有⼀个有意思的细节,武友⼭曾夸耀当时南越海军的“⼠⽓”,但杜剑则称,当何⽂锷临时决定登“陈平重”号时,他在后⽅能感觉到这位前线指挥官在舰上“感到紧张”。
“怒涛”号受到重创时,“李常杰”号舰长要回去救援,他的副⼿却劝他快跑,说“怒涛”号凭⾃⼰的⼀只引擎能回到岘港。
“怒涛”号受到重创时,“李常杰”号舰长要回去救援,他的副⼿却劝他快跑,说“怒涛”号凭⾃⼰的⼀只引擎能回到岘港。
南越逃⽣的⼠兵,⼀部分是次⽇被⼀艘荷兰油轮救起;“怒涛”号的逃⽣者,则是⼏天后被越南渔民救起。那时,南越才知道,“怒涛”号舰长阮⽂达已经阵亡。
杜剑抱怨阮⽂绍没有决⼼,开始指望“和中国海军商谈”,到18⽇才开始授令开⽕。战事结束后,杜剑飞抵藩朗向正在度假的阮⽂绍汇报,他没敢说当时不到⼀些⾼级指挥官,但却说了空军没有⽀援。
阮⽂绍却没事似地说:“不⽤担⼼,剑⼤校(越南习惯以名字最后⼀个字来称呼⼈),我会给你再补⼀艘舰艇。”“态度⼏近轻浮”。汇报是在度假区的⼀个露台上进⾏的,和总统⼀起度假的阮家⼈不断进进出出,寻⽑⼱或⾹烟。
这些当事⼈的回忆也许有“曲笔”,但从另⼀个⾓度看,这未必不是给这场战事做了⼀个注解。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