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景观在乡村旅游中的运用研究——以大理市喜洲古镇为例
昆明城市学院 云南昆明 650032
摘要:田园景观的开发利用是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喜洲古镇田园景观的实地调研,分析与研究其开发模式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当地带来的积极效益,同时为田园景观的发展与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田园景观、乡村旅游、乡村振兴
1、研究背景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村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的一种旅游模式[1]。而田园景观的打造是依托于乡村旅游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打造优美的田园景观,以吸引城市人回归田园生活,以城市人气带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消费,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自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三产深度融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主要抓手之一[2]。故此各地也纷纷开始进行田园综合体的打造,如广西省南宁市西乡塘区“美丽南方”田园综合体,是我国第一批建设的
田园综合体项目,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展现出显著的成效。而随着各省市田园综合体的建设,田园景观的塑造与运用也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2、区位
喜洲古镇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北部,西倚苍山,东临洱海,距机场和高铁站约1小时车程,与旅游热点大理古城仅相隔18公里,有着较好的交通和区位条件。
3、资源禀赋
3.1旅游资源
大理市喜洲古镇是大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云南省著名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并于2016年10月被评选为首批国家级特小镇,2017年又被选入云南省创建全国一流特小镇名单,2020年被省文旅厅认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3],2021年COP15法国大使到访喜洲时,也对其独特的风光赞誉有加。
喜洲古镇旅游资源禀赋 | ||
资源类型 | 资源特点 | 开发潜力 |
历史文化 | 喜洲古镇是有着一千多年白族历史的文化名镇;南诏时期“十睑”之一。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市场被古镇其特有的魅力所吸引,古镇旅游开发也成为了旅游发展的新方向。 |
民族风情 | 喜洲古镇是传统的白族聚居地;有“三道茶、扎染、绕三灵、洞经古乐、民族传统服饰“等多种民族传统文化。 | 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传承,使喜洲古镇在民族文化层面有着很好的旅游开发资源。 |
建筑风貌 | 具有代表性的白族传统民居建筑类型;独特的构建技法以及“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独特院落形式。 | 一系列的建筑文化经过漫长的岁月一直延续至今,尽显古镇“白族建筑文化底蕴”,为古镇的旅游开发提供了富有历史特的物质空间。 |
图旅游资源禀赋统计图(此图为自行绘制)
3.2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
大理市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首批十大魅力城市之首,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而喜洲古镇作为大理市的旅游热点之一,无疑也深受其影响。综合近五年大理市接待的游客人数以及旅游业收入来看(如图、图所示),自2020年受疫情影响以来,连续两年
2018-2022年大理市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 | ||
年份 | 接待人数(万人) | 收入(亿元) |
2018年 | 1845.28 | 356.35 |
2019年(疫情前) | 2062.20 | 401.34 |
2020年 | 1431.61 | 242.10 |
2021年 | 1389.52 | 184.37 |
2022年(1-8月) | 2779.34 | 373.86 |
图 数据来源于大理市统计局
图 根据上表数据自行整理大理古城旅游
大理市的旅游业可谓是呈现出断崖式的下跌,直至2022年在保证疫情防控的必要前提下,大理市的旅游业才呈现出明显的回升态势。而面对大理市旅游业逐步回暖的趋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喜洲的旅游业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4、发展趋势
4.1经济发展
田园景观的经济价值很大程度在于其生产性价值。我国幅员辽阔有着很大存量的耕地,具有
显著的农业生产作用,且我国人口众多,粮食安全关乎着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产业还是以农业为主,田园景观的经济价值在于其既保留了农业的价值,还依靠独特的乡村景观特征而引起的旅游等一系列新的经济收入。喜洲古镇作为一个有着成熟旅游体系的景区,旅游对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如今将田园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对当地政府和人民的经济增长也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5]
4.2生态发展
田园景观的开发与利用对生态发展与保护具有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喜洲毗邻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何在保护中发展成为了喜洲首要问题。田园景观的打造一方面能提高村庄的生态环境质量对当地的局部气候产生较好的调控;另一方面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生态修复效应,田园景观中的作物可对土壤和水源进行贮藏和净化,对当地生态保护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5、喜洲古镇田园景观的实际运用及效益
5.1多方参与携手共建
政府方面:2014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经营的意见》,文件要求在五年内完成承包经营权确权,2017年开始在政府的牵头下,大理旅游古镇开发有限公司在喜洲镇流转了3300多亩土地[4]。
企业方面:大理旅游古镇开发有限公司根据不同的季节特点将油菜花与水稻交替种植,营造出“贰月春光染花黄,拾月秋风吟稻香”独特景观。打造田园景观的同时企业又聘请当地村民来进行耕种,每天固定用工100人左右,农忙时甚至可以达到400人,而每年的用工达到了大约2万人,企业支付农民工工资200多万元。
村民方面:当地村名积极响应政策并投身其中,为企业提供了土地资源与种植技术支持,村民通过流转的土地每亩每年可以获得2000元的租金 ,且随着出租年限的增加租金也将按每年15%的比例递增。
政府、企业与当地村民三方携手共建出的这一独特的生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劳动力输出造成的农田闲置、农民收入低、发展空间受限等一系列曾经制约当地发展的问题。
图 共建模式图(图片为自行绘制)
5.2产业深化
近年来,在党中央提出以田园综合体为重要抓手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背景下,大理市政府也积极推动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并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正式启动大理市洱海洱西乡村振兴示范园(喜洲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同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使农业生产方式进行调整和转型升级。喜洲古镇相关开发单位将流转过来的土地,运用古法的耕种模式种植有机水稻、绿水稻、油菜花,还将每年种植的农作物进行加工并产出了“喜油”“喜米”“喜酒”(如图所示)等一系列具有地域文化的农副产品,而产品绿生态的定位迎合了当今的市场需求,使生产职能得到了高效的经济利益转化。
5.3产业耦合共建共享
5.3.1田园景观与旅游业的耦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