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授课内容是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第一课时“外流区为主”。
本节课知识体系明显,主要由两部分,为此我采用了这样的知识框架。
我利用当前正在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进行导课,并利用两首诗提出两个问题,从而引出中国河流的学习。
一、主要河流及水文特征:
1、主要河流:
(大屏幕)你认识这些河流吗?说说它们的名字,并说出它们分别注入哪个大洋?
先同学说出河流名字,再说注入的大洋。
教师板书:
师:这些河流无论注入哪个大洋,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注入了海洋。像这种最终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板书。
自然界中,还有一些河流,它们不能注入海洋,有的在中途消失,有的注入内陆湖泊。这样的河流叫做内流河。板书。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大屏幕)出示塔里木河。
看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水量比较,外流河和内流河哪一个水量大呢?
大家看课本,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径流量各占全国的比例是多少?
2、河流的水文特征:
学习河流,不仅要知道这些河流,还要知道他们的水文特征。
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呢?
教师逐个解析。
首先看外河流的水文特征(大屏幕)
外流河的河水主要来源是什么?河流汛期出现在什么时候?为什么?
不同地区的外流河,其水文特征也有差异。
再看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大屏幕)
我国的内流河主要分布在哪里?河水的主要来源是什么?河流汛期出现在什么时候?为什么?
我国的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汛期都在夏季,原因是否相同?
3、塔里木河: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自学“塔里木河”,完成大屏幕上的三个问题。(大屏幕)
二、内、外流区的划分:
好,了解了内流河与外流河。与内流河和外流河相对应的两个概念还有内流区和外流区。
(大屏幕)那么,什么是外流区?什么是内流区?
看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分布图,内、外流区的分界线大体经过哪些山脉?
该界线与前面所学的哪一界线基本一致?
辨析: 我国的东南部全部是外流区,西北部全部是内流区。对吗?
中国最长河流是什么河师讲:内流区中有外流区,外流区中也有内流区。
那么,我国以外流区为主还是以内流区为主?
看课本,内外流区的面积各是多少?它们各占全国的比例是多少?
三、京杭运河:
无论是外流河还是内流河,都是自然界本身具有的河流,这类河流我们叫做天然河。
还有一类河流不是自然界本身具有的,如: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他们都是人工开凿的。这类河流我们称之为人工河。板书。
我国也有一条人工河就是京杭运河,它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大屏幕)同学们自学“京杭运河”,完成大屏幕上的三个问题。
四、我国的湖泊:
我国除了有众多的河流外,还有许多湖泊。
请大家自学“我国的湖泊”,完成大屏幕上的三个问题。(大屏幕)
回答第一个问题后,老师问:自然界中为什么有咸水湖和淡水湖,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呢?
(大屏幕)请同学们观察图,分析说明。
一次回答下四个问题。
请同学们在图中出青海湖、鄱阳湖,看它们分别在哪个省区?(大屏幕)
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复习巩固:在图中指出主要河流、湖泊名称。
学情分析
我校该年级共有5个教学班,230名同学。从学生的成绩来看,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特强,一点就知,而有的学生理解力较差,一个问题讲多遍,仍理解不了。同时,学生的记忆力差别也很大。有的学生上课听一遍就能记住了,而有的学生几个问题背了很长时间还不能记住。有时勉强记住了,一到考试又忘了。我觉得这些差别实际上是学习习惯的差别。因此,我在每堂课上都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使许多差生的成绩也有所提高,逐步增强了信心。同时,针对学生的差异,也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并课上课下相结合。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地形、气候等内容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中国地理自然环境的一节内容。在前面的的学习中,学生掌握的并不很好。相对于世界地理来讲,中国地理虽然难点的内容较少了,但知识点多、记忆量大、知识点细,仍是学习记忆的难点。
而且,本学期时间短、任务重。更加重了教学的负担。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立足学生的实际,立足基础知识,多讲方法,对于基本点知识点,要少讲多练,其次增强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