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浅谈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对待金钱的态度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的具体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如何进行取舍成为人们思想境界提升的一个重要判断标准。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文章主要对当代女大学生的金钱观做出一定的分析,并对产生此类现象的原因做一定的诠释,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标签:女大学生 金钱观 现状 原因及对策
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女大学生的性格比较开放,相比之下对待社会事务更加缺乏防备心理,女大学生不喜欢委曲求全、喜欢自我塑造,让社会上的人充分的认识自己。这样的心理势必会导致女大学生心理膨胀比较频繁,而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一旦人的心理开始膨胀,也就有了一定的心理需求,利用这种需求实现自己的虚荣心,最终在观念上彻底社会化,因此,研究女大学生的金钱观念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一、当代女大学生的金钱观的特点
金钱观可以分为金钱本质观、金钱价值观、金钱行为观三部分,金钱本质观主要是存在的目的和手段工具,就是人要生存,就必须金钱满足物质需要,而金钱价值观包括生存性价值、关系性价值以及发展性价值,在本质观的基础上实现价值观需求;而金钱行为观则是一种获取的手段和支配方式,实现了价值观,形成了本质观,最终目的是要对一定的行为需要奠定基础,可以说,本质观、价值观、行为观三种是递进关系,逐层深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构建女大学生的金钱观,在分析女大学生省的金钱观特点的问题上同样需要对这几种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对当代女大学生金钱观的基本理论和构建模式的分析,可以说女大学生的金钱观具有较大的动性,因此,对于女大学生金钱观的特点的分析也具有一定变动性。对此问题,笔者层做过一定的访谈和问卷分析,虽然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代女大学生的金钱观的特点。
首先,当代女大学生的金钱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以年级为自变量,大学生金钱观诸因素、金钱价值观、金钱行为观及总问卷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在总的金钱观上,大三与大二、大一,大四与大二、大一差异显著,表现为大三>大二>大一,大四>大二>大一。在金钱价值观和金钱行为观上年级差异也非常显著。其中在金钱价值观上,表现为大三>大二>大一、大四>大一;金钱行为观上,表现为大四>大一、大三>大一。这说明在
所有年级的大学生中,大三学生最看重金钱对于自身各个方面的价值,而大四学生在金钱的行为上功利性最强。另一方面,大四学生对金钱的占有欲望最强烈,大三、大四学生在金钱的获取手段上最倾向于激进冒险,大一学生在金钱的支配方式上最为传统节俭,大三学生支配金钱比大一学生更有利己傾向。
其次,女大学生的金钱观在不同的专业表现的变量较大。整体上,大学生金钱观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表现为文科>理科>艺术。在金钱价值观上也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表现为文科>理科>艺术。但金钱行为观上专业差异不显著。这说明文科大学生最看重金钱对于自身各个方面的价值,理科大学生次之,艺术类大学生最不看重金钱对于自身的价值。从诸因素的检验结果来看,不同专业大学生在大多数因素上呈现出显著性差异。事后比较显示,这种显著性差异表现在文科专业大学生与其他专业大学生之间。在金钱价值观诸因素上,生存性价值和享乐性价值文理科差异显著,均表现为文科>理科。说明文科大学生比理科大学生更看重金钱在生存和享乐上的价值。金钱行为观上虽然专业差异不显著,但支配方式因素上文科与理科和艺术大学生差异显著,表现为文科>理科>艺术。这说明文科大学生最注重现代消费。
再次,家庭因素对女大学生的金钱观有着一定的影响。在对家庭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的情况
下,要有一定的观念上的差别,家庭经济情况以及是否是独生子女成为两个讨论的焦点问题。通过问卷和访谈可以知道,75%以上的独生子女家庭的女大学生的金钱观比较高,较为华丽,也就是说独生子女的心理优势为其金钱观的成立增加了一定的筹码。而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女大学生,金钱观扭曲的较多,这说明,家庭环境对女大学生的影响是较大的,同时也是利弊俱在的,要注意积极引导家庭因素所引发的正能量,让家庭成为女大学生树立良好金钱观的保障性因素。
大学文科专业介绍二、促进女大学生金钱观的正确树立
要实现对女大学生的金钱观的正确树立的引导,必须要对多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理论基础,有效指导实践需要。
首先,社会要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大环境的好与坏,是影响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对社会风气进行有效的过滤,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女大学生金钱观的有力指引,只有这样才能让女大学生在形成金钱观的理论上有所依靠。
其次,学校教育不可缺少。学校是学生成才的重要保障性因素,老师也成为学生的终身导师,
因此,老师要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女大学生的思想工作,树立良好的金钱观,并且一直保证这种正确的观念能够发展下去。
最后,实现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长是学生的第一导师,要在女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积极引导、循序渐进的疏导思想,在金钱观的树立上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要绝对加强家庭金钱环境的培养,让女大学生对此环境有一定的适应。
结束语
通过一定的调研数据来分析女大学生的金钱观,对其中的理论构建、基本特点以及如何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进行体系化的分析,希望这样的研究能够促进理论界以及实务界对该问题的重视,共同致力于这一社会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张传龄.后现代思潮对大学生的冲击[J]..当代青年研究,2007(5):50,51.
[2]吕延勤,杨培强.制约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因素与对策[J]. 中国高教研究,2009 年.
[3]温波,王建润.论差异性社会的文化矛盾与文化整合[J].江海学刊,2011 年.
[4]葛雷.“80 后”女大学生性别意识与心理社会化问题探析[J].理论界,2009 年.
[5]陈庆挺.社会转型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3 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