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XXXX大学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XX-20XX)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及《XXXX大学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适应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强我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彰显办学特、提高办学水平和竞争能力,实现支柱性专业省内一流,标志性专业国内一流的目标,促进学校本科专业科学、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主线,以建设支柱性专业省内一流和标志性专业国内一流为目标,以提升专业内涵建设为根本,通过加强重点专业建设,拉动学校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实现学校专业建设科学、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原则。
主动适应国家和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及学科发展需要,特别要主动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辽宁工业产业集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主动适应东北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实施的需要,主动适应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的需要。
2.遵循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规律原则。
大学文科专业介绍
专业建设要遵循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树立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观念,注重专业内涵建设,前瞻性与可持续性相结合,力求达到人才需求现实性与人才培养科学性的统一。
3.统筹兼顾、重点突出、整体提升原则。
专业建设着眼学校发展整体战略目标,重点建设与发展体现学校办学特与优势的专业,并积极发挥其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促进全校各专业整体提升。
(三)总体思路
学校根据“适应需求、突出重点、强化优势、凸显特、全面提升”的思路进行专业建设与规划;专业建设强调“一专业一策”、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型建设,使各专业建设路线图明晰,时间、目标与任务相对接、任务和责任主体相对位;淘汰或改造部分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鼓励增设能够填补省内外空白、具有市场需求且符合社会未来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20XX年前,完成学校专业总体布局的调整,使专业数量、质量和结构进一步优化;建设一批优势明显,特鲜明,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的支柱性和标志性专业,并以此带动学校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开展面向区域发展和特人才培养为重点的专业建设工程。
(二)具体目标
1.专业布局方面。
20XX年前,学校的专业总数量稳定在60个左右,理工类专业调到占学校专业总数的30%;文科类专业保持占学校专业总数的30%;艺术类专业调到占学校专业总数的28%;其它类专业占学校专业总数的12%。其中师范类专业保持占学校专业总数的25%。
20XX年,停招2个专业,取消23个专业方向招生,取消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法学类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按类招生,警示并减招或隔年招3-5个专业;2015年—20XX年,以专业综合评价结果等为依据,分年度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每年将停招2-4个专业,警示并减招或隔年招3-5个专业。
2.专业发展方面。
积极开展校级重点专业的建设工作和省级以上重点专业、特专业的建设及培育工作,着力打造20个左右支柱性和标志性专业,获得新一批的国家级、省级专业建设平台。
支柱性、标志性专业以“卓越”为目标,争取国家级各类专业建设项目,达到全国同类专业的领先水平,进入省内专业评价排名最前列;校级其他重点专业以“优秀”为目标,争取省级以上各类专业建设项目,达到全省同类专业的领先水平,进入省内专业评价排名前列;校级非
重点专业以“优良”为目标,争取校级以上各类专业建设项目,达到全省同类专业的较好水平,进入省内专业评价排名的中上游。
3.专业建设方面。
按照关联性原则,统筹和整合资源,重点建设“教师教育类”、“应用类”和“艺术类”等三大特专业,提高建设效益,形成与辽宁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专业体系,在人才培养、社会建设与咨询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上发挥龙头、示范和辐射作用。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行目标管理
充分发挥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各学院教授委员会的作用,指导专业建设。明确专业建设的校院两级责任制,学校向相关学院下达支柱性和标志性专业建设任务书,进行阶段性考核验收,相关学院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照要求,确保建设目标的实现。各学院要制定完善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实施计划,将专业发展规划纳入学院发展规划中。建立专业建设负责人制度,将专业建设的责权利落实到人。
(二)实施分型建设,推动特发展
以促进所有专业都获得内涵提升为目的,在专业分类的基础上,引导专业准确定位价值取向,全校范围内,推动“行业紧密型”、“技能强化型”、“国际导向型”和“学术拔尖型”等四个类型的特专业建设,引导专业的特化发展。
(三)健全监控机制,实现常态管理
学校将每两年开展一次本科专业建设状态评价工作,通过常态化的专业建设状态评价,有助于学校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各专业发展的基本态势,有效监控专业建设的质量,并为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为专业的优势和特发展奠定基础。
建立专业退出机制和支柱性、标志性专业形成机制。以省和校内专业评价排名、近五年第一志愿报考率、近五年高质量就业率为主要依据,以省内高校专业设置率、是否国控和省控专业、是否一批B段招生、是否为国家级教学类平台、是否校级以上协同创新中心的直接相关专业、是否填补空白且校内专业评价排名为参考依据,确定支柱性和标志性专业,以及停招专业、预警(减招或隔年招)专业。
(四)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奖励机制
学校根据“一专业一策”的原则,根据支柱性和标志性专业的建设需求加大经费投入,重点支持实验室、师资队伍、课程和实习基地等建设。学校设立教学业绩津贴,用于表彰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每两年评一次“XXXX大学优秀教学工作业绩奖”,对获奖的专业和个人予以表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