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民事诉讼法 辨认 名词解释
1.民事纠纷,又称民事冲突或者民事争议,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
2.民事诉讼指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诉讼案件过程中所进行的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3.民事诉之指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向法院提出的保护其实体权益的请求。
4.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指受民事诉讼法调整的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存在的。以诉讼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具体社会关系。
郴州旅游景点5.民事诉讼法狭义上指国家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的专门性法律 或法典。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广义上指除了民事诉讼法典外、还包括宪法和其他实体法、程序法有关民事诉讼的规定,以及最高 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民事诉讼的规定。其性质是公法、程序法。
食品安全管理员6.诉权是当事人基于民事纠纷的发生、请求法院行使审判权解决民事纠纷或保护民事权益的
权利。包括实体上保护民事权益或解决民事纠纷的请求和程序上请求法院行使审判权的权利。
7.诉讼契约是当事人间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以现在或将来发生诉讼法上一定法律效果为目的而成立的法律行为。又称为诉讼上合意。
8.合议制指由审判员或审判员与陪审员组成的审判集体对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
电脑怎么设置密码9.合议制度是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理民事、经济纠纷案件的制度。合议制度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人民法院审判活动中的具体运用、体现了我国法制的民主原则和我国审判制度中集体负责的精神。实行合议制,由审判人员集体组成法庭审理案件,能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弥补人知识上的缺陷与认识上的不足。保证正确处理案件、提高办案质量。
10.独任制是由一名审判员代表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只适用于第- -审人民法院。即只有基础人民法院和派出的法庭按简易程序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才适用。
11.两审两终制度指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后即终结的制度。当事人不服- -审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所做的判决、裁定的可以上诉至第二审人民法院。第二审所做的判决、裁定就
是终审的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进一步提起上诉。但人民法院依照特别程序、督促程一序、公告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所审理的案件及作为一审法院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
1尺9是多少厘米12.回避制度是为了保证案件公正审理而设立的一项审判制度。人民法院审判某件民事、经济案件。执行审判任务的审判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与案件有-定利害关系,遇有法律规定的一定情形。应当主动退出本案的审理。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也有权请求更,换审判人员。法律规定适用回避的对象包括审判员、陪审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音乐艺术
13.公开审判制度指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除法律规定的情况外。审理过程应当向众公开。向社会公开。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也应当公开宣判。夏季节气
14.管辖恒定指确定案件的管辖权,以起诉时为标准、起诉时对案件享有管辖权的法院,不因确定管辖的事实在诉讼过程中发生变化而影响其管辖权。包括级别管辖恒定和地域管辖恒定。级别管辖恒定主要指起诉时标的额确定后,管辖权不因诉讼过程中标的额的增加或减少而变动。地域管辖恒定主要指不因诉讼过程中确定地域管辖因素的变动受到影响。
15.“原告就被告”原则即以被告所在地作为确定管辖的标准。实行该原则--方面在于抑制原告滥用起诉权。使被告免受不当诉讼的侵扰、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法院传唤被告参加诉讼、对标的物进行保全或勘验、有利于判决的执行。
16.法院的民事审判权指受理民事案件并作出审判的权力。在民事诉讼中,法院的民事审判权具体表现为立案的决定权、诉讼指挥权、调查取证权、主持调解权、裁判权、强制执行权。
17.合并管辖亦称牵连管辖。指对某一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因另一案件与该案件存在着牵连关系,而对两个案件一并管辖和审理。适用情形是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