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主题报道新尝试一点一线两支撑——解读萧山日报社“两会”报道的...
28
2021第05期 / 总第411期
2
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两会”是当地政治生活中的重
大活动,如何精准报道地方“两会”?特别是面对地方“两会”缩短会期、加强防疫、全程封闭管理等情况,媒体该如何应对应变,确保报道品质不变?作为杭州市萧山区一家地方主流媒体,萧山日报社立足党媒属性、“两会”特性,紧扣“权威、深度、融媒”三大关键词,探索构建上下通力、前后协作、内外联动的报道机制,推出了一批丰富多样、生动鲜活的“两会”新闻产品,描绘了共建“亚运国际城·数智新萧山”的美好蓝图。
一、守“政”与创新:每日“云复盘”
每年地方“两会”都是地方媒体的一次大考,也是地方媒体展示实力的最佳窗口。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影响,2021年不少地方“两会”组织形式发生变化,集中体现在会议期间,代表委员实施统一进驻、集中“隔离”、封闭管理,不得随意离开驻地。面对这一特殊情况,如何确保新闻报道准确、及时、高质量?这对媒体记者采写能力、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形成了更大挑战。
萧山日报社主动适应新变化,在不影响会程的前提下,打破常规机制、重造采编流程,聚合精锐骨干奔赴一线、深入内部,采集第一手新闻素材,掌握现场最新动
态,创新搭建“一点一线两支撑”的组织架构。
“一点”即启用融媒体指挥中心这个点。结合“融媒体中央厨房”功能,萧山日报社为萧山“两会”量身定做统一策划、统一协调、统一发令平台,成立并启用由总编辑牵头,副总编辑、采编部门主任、编辑团队共同参与的融媒体指挥中心,探索更加灵活、更具弹性、即时响应、随时反馈的采编流程。
“一线”即创建“云复盘”这条线。除保持日常沟通外,萧山日报社还推出“云复盘”制度,把事前选题会改为事后“复盘会”、线下碰头改为视频连线,每天晚上由指挥中心组织召开报道团队、后方编辑共同参加的“云会议”,沟通现场新情况、协调解决新问题、研究布置新任务,较好发挥了串联上下的沟通作用,为报道顺利完成奠定了扎实基础。
“两支撑”即形成场内场外两大支撑。以文字、图片、视频、出镜记者为标配,抽调10名采编骨干分别组成人大组、政协组两个场内报道小组,并提前进驻“两会”驻地和相关会场,与代表委员同吃同住同行,全程接受集中式封闭管理。场外报道团队充当“外援”角,集中精力跟踪报道会场外新闻。
据统计,萧山区“两会”期间,《萧山日报》共刊发
姚潮龙
——解读萧山日报社“两会”报道的创新实践
重大主题报道新尝试:一点一线两支撑
【摘  要】2021年,不少地方“两会”实施全封闭管理,这成为地方媒体关于“两会”报道的新课题。面对这一特殊性,浙江萧山日报社大胆创新“两会”报道方式,探索推出“一点一线两支撑”机制,组织记者深入一线,做强做精内容生产,多元分发融媒产品,有力促进了“两个舆论场”的融合互动。
【关键词】萧山日报;封闭管理;地方“两会”
媒体融合
2021第05期 / 总第411期
29
图文稿件770多篇、专版72个;新媒体矩阵共推出3个专题,发布160多篇稿件、5个H5、55个海报制图、30多条视频、4个动画,各平台总阅读量超过100万。
二、深“读”与态度:传递“好声音”
“两会”是代表委员集中履职谋策的平台,其中既有思想观点的碰撞,也有民情民意的汇聚。代表委员思潮涌动、金句不断,极大地考验着媒体对海量信息的处理能力、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爆款产品的制作能力。
萧山日报社紧扣“两会”声音、深挖新闻价值,通过广泛采访、资源整合、数据分析,明确有思考、有态
度、有观点的报道主逻辑,并横跨会场内外两个场景,从代表委员、部门镇街、社会各界三个不同层面,解读三种语境下的“两会”语言,有力促进了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融合互动。
精炼会场“好声音”。面对建议提案、报告发言,萧山日报社记者精细采访、精准提炼、精心传播,致力于打造一批观点鲜明、内容翔实的新闻产品。如开设“‘两会’·建议提案”栏目,每天报道代表委员高质量建议提案,整理一批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对策和举措;又如,摘用人大报告中“在不可预测中预测、在难以掌控中掌控、在从未经历中经历”等关键句,并制作小视频进行推广,使之成为“两会”期间广为流传的金句名言之一。
对话部门“一把手”。高水平建设“亚运国际城·数智新萧山”征程上,“十四五”如何开好局、起好步?“两会”舞台上,部门镇街有想法、有话说。为此,围绕亚运兴城、经济转型、乡村振兴等焦点话题,萧山日报社推出4个“‘两会’·对话”专版,以一问一答、一文一图形式,采访24位部门、镇街“一把手”,请他们在全区人民面前谈目标、绘蓝图、讲举措、抓落实,这一栏目成为代表委员开展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新途径。
热议市民“关心事”。经过数据对比分析,民生类提案和建议占比遥遥领先,尤其是市民最关心最关注的垃圾分类、老旧小区改造等“关键小事”。对此,萧山日报社聚焦教育改革、医疗卫生等民生热点、难点问题,顺势推出“市民热议”栏目,以一天一报道频率,请普通市民谈期盼、说建议,其中《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 错过规定时间怎么办》一文各平台累计阅读量接近十万。
三、“智”融与引流:加码“移动端”
地方“两会”既是一场“新闻战役”,更是一场争夺用户关注度的“角力”。面对同城命题、同城竞争,萧山
日报社以产品化思维、销售员理念,持续加码“内容可视、移动优先、报纸进场”的媒体生产方式,力求在同质化上寻求差异化表达、在差异化中体现品质化输出。报道报到
视觉助力+图表解读。为更符合碎片化阅读习惯,萧山日报社大量采用视频、图表等表达形式,精心制作动画、Vlog等视频类产品。如“亚运国际城·数智新萧山——我们在奋进”融媒专题作品采用“画中画”视觉效果,通过画面层层推进,串联萧山发展的方方面面,以动画形式亮出萧山2020年的民生答卷;人代会开幕当天,前方记者现场连线,以“主播话民生”形式,第一时间介绍12件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又如,报纸用5个版面,以图表解读人大、政府、政协工作报告和民生实事。
移动优先+突出互动。从代表委员报到当天起,萧山日报社即推出了系列视频海报,打造“‘两会’好声音”等视频栏目,并通过移动端视频号得到快速传播;发布《点赞萧山》宣传片,解读“萧山精神”,展现城市发展成果;访谈代表委员,制作“金句名言”短视频。设置留言互动区,吸引上万人次参与讨论,并根据讨论热度寻新的新闻线索。如不少网友关心封闭管理时代表委员们的“夜生活”,记者连夜视频连线采访代表委员,制作出炉爆款Vlog产品——《晚上不回家的人大代表都在忙什么》。
报纸进场+相互推介。为让代表委员第一时间读到《萧山日报》,彰显报纸影响力,“两会”期间,萧山日报社将当天出版的报纸投递到各驻地、各代表委员房间,达到自我推销、自我营销的效果。为使传播更具实效,萧山日报社设置了报纸和新媒体互推功能,加强纸媒和新媒相互引流。如在报纸上重点推荐新媒体平台的“两会”专题,扫二维码即可查阅“两会”报道相关新媒体产品;在新媒体端,推出“聚焦‘两会’·读报时间”栏目,将每天“两会”报纸版面制作成H5
形式,让用户在新媒
体端能直接了解“两会”报纸版式特。
参考文献:
[1]赵剑波.防疫时间,省级党报全国“两会”报道观察——以《新华日报》为例[J].城市党报研究,2020(7).
[2]许应锋,王丙全,陈力峰.疫后重振 背景下党报如何传递“两会”最强音 [J].新闻前哨,2020(8).
[3]师喆.特殊之年 特殊呈现——《河南日报》2020 年全国“两会”报道观察 [J].决策探索,2020.12(下)
(作者为萧山日报社采访中心副主任)
编辑:田小春
媒体融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